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文 | 心有桃花源 圖:網絡

聲明 | 本文由“心有桃花源”原創,喜歡我,請點擊“關注”按鈕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圖源:網絡

在文殊院公眾號上看到有互動話題,寫下自己的思考。

問:“你怎麼理解'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答:”看各人的修為,修行的程度以及不辯的發心是什麼。 如果不辯是出於對涉及到是非的人事物的保護,出於更大視野或局面的維護和周全,個人的屈辱是小事。 但凡夫是很難做到的,利己不損人,更進一步利己達人者已是可貴,能做到損己但護他人周全的,鳳毛麟角矣。“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問:“遇到討厭的人,你能包容嗎?"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答:”以自己所經的有限的閱歷來談談: 萬事都有兩面性,有喜歡的人也被人喜歡,自然是會遇到討厭的人,也會被人討厭,平常心對待即可。 一切所遇之人為當經之人,所經之事為當經之事,遇到了,了了彼此的業力又離開,緣分深的,還會彼此糾纏下去。 善緣還好,惡緣,如果要讓它得到化解,不再糾纏,也許以德報怨,一笑置之,置之不理,好過以怨報怨,針鋒相對,糾纏不休。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想想,生命中曾遇到的不喜歡的難為自己的人,站在他的角度,都是有他的道理,當自我很小時,就被困在局面裡了;當跳出來看看,笑笑,不與爛人爛事糾纏,時隔多年,當時的過不去早已飄散如雲煙,討厭的人也消失在人海。 放過的哪裡是別人,而是自己。 寬容的哪裡是別人,寬容的是自己。“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問:”隨緣=隨便嗎?“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答:“很久以前和弟弟探討過此話題,我很欣賞他的回答,他說:“隨緣不等於隨便,而是不執著。”

我的回答是:”盡人事,聽天命。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有時看到身邊朋友說自己“佛系”什麼,看到對方對事情對生活所持的態度,是消極、悲觀的,好像對什麼都無所謂。以“佛系”作為藉口,來掩蓋自己的懶惰和不作為。

在我看來,佛門並不是讓人消極避世,躲進小樓成一統的。縱觀高僧大德的例子,可以發現,他們都是於國家於民族於社會有傑出貢獻的人,都是積極作為身體力行對佛教教義的踐行者,比如被魯迅先生評價為“民族脊樑”的玄奘法師,不顧性命,西行求法。比如寂然法師,也是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棲霞寺營救2.4萬名南京大屠殺倖存難民,而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法師們,也是個個有才有能、心繫教育、胸懷蒼生,積極作為的人。

學佛人不應以隨緣為藉口,遇事當積極作為,對結果保持一顆淡然的心。

同時,修行不一定要遠離世俗,躲到深山老林之類去,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以上內容為我7月、8月發在朋友圈的內容,設的私密,後發在同名為"心有桃花源”的微信公眾號上,取名《寬容的哪裡是別人,寬容的是自己》

今日重新發出,再補記兩則:

讀文殊院文章——宗性法師:不要沉迷於《麻將三昧》,文裡說不是看擁有多少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我的思考是:“ 不是看擁有多少。那是看啥?是看付出和貢獻了多少,就是給了多少。 有時候看看某一天,啥都沒給,沒貢獻出什麼,還製造了一堆糞。 想起了陶行知先生說的,(原話忘了)蠶吃桑葉,還知道吐絲,有的人呢,一天無所事事,只造糞了。 這個時候,只有慚愧二字,又多當了一天人,可惜沒把這多一天的價值給發揮好。 好,止語,做事情了。”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在文殊院的官網讀到以下“我見”後面這段文字,看到這些圖片,(文殊院開辦青年佛學會,法師們免費授課,資助失學兒童、關愛老人......做了很多弘法利生的好事)被暖到,又寫下這樣一段思考: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我見:“我們的師父是真正的教育者。他們不僅僅能夠身披法服,為眾生祈福;更能居於講臺,宣揚佛法,地湧金蓮。更重要的是,他們從未遠離人群,而事事以身作則,在最為平凡的事情中展現佛法的真諦。”(我見的文字和圖片皆源於文殊院公號)

我思:我們需要世間法,因為我們在人世間真實的生活著。我們也需要出世間法,因為還需要脫離六道輪迴。

我們需要教師師父,老師要帶領我們求學求知,為將來謀生等做儲備,(也需要各行各業的師傅,這些師傅叫我們技能,帶我們成長)我們需要法師師父,因為法師要帶領我們走一條去探求內在真我的光明大道,直至明心見性,心海澄清。

當下的人事物都是境界,人生時時處處皆修行

我思部分為自己的一點思考,歡迎探討!

那天在讀了索達吉堪布的《入行論》後,寫了一段話,其中有一句這麼說:”'法無定法,非法,非非法。'名為'世間法','出世間法',也只是名為,不執著於法即可。“

在這個當下,我想對自己說,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我認為,佛法也是生活。都需要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去感受、去領悟、去踐行。願自己不為“法”縛,多去思考、多去體會。

作者介紹:每個人心中都有桃花源!我是雲瀟,是一位喜歡童書的二寶媽媽,教育工作者,愛閱讀、愛寫作、愛教育,活著笑著愛著。謝謝我的孩子們,讓我不斷去成長,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轉發,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