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不等于愚孝,孝顺重点在孝,不在顺

中国自古注重孝道,从古人的“百善孝为先”再到儒家的《孝经》上所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孝顺不等于愚孝,孝顺重点在孝,不在顺

因此可见孝顺从古至今都是人人应遵守的责任,应该发扬光大的传统美德。由此也延伸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愚孝,它伴随着孝顺,从未停止过。例如古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定,不管父母说的是非多错都是命令,都必须无条件执行。

由于中国的传统孝顺美德源远流长,被后人们世代相传,影响力颇深。不孝顺的人就会被别人鄙视、被认为无耻、被道德绑架,被认为你就是白眼狼,畜生不如……

有些人分不清孝顺和愚孝,误把愚孝当孝顺 ,最终害人又害己,酿成了大错,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我们的婚姻家庭中因为一方的愚孝导致妻离子散的悲剧不在少数。

孝顺不等于愚孝,孝顺重点在孝,不在顺

堂哥常年在外打工,嫂子带着两个孩子在老家上学,她们自己修了房子,并没有和伯伯伯母住一起。但是伯母总喜欢在哥哥和嫂子中间插一杠,而哥哥又什么话都听从伯母的,十年的婚姻终于在今年结束了。

村里人都知道伯母平时基本不管哥哥的两孩子,孩子吃喝拉撒全靠嫂子一人担着。今年疫情期间哥哥不能回厂上班,就在家多住了一段时间,伯母每天大清早跑过来给哥哥一家做早餐,然后就给哥哥说嫂子有多么好吃懒做,孩子也不管,什么什么的,两人就吵了一架。

没过几天哥哥去县城办事,伯母又来家里了。吃饭的时候伯母端了一碗菜在厨房放在一张小凳子上吃,嫂子和两孩子在客厅大桌子上吃饭。恰好这个时候哥哥回来了,看到这一幕,哥哥二话没说,抓住嫂子的头发就给嫂子脸上两耳光。

类似的事情之前也有发生过,哥哥的意思是嫂子记恨伯母说她懒,所以不让伯母上桌吃饭,哥哥和伯母的行为令嫂子心灰意冷,最终他们离婚了,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

孝顺不等于愚孝,孝顺重点在孝,不在顺

婚姻家庭中愚孝的伴侣比比皆是,他们哪怕忤逆全世界,都不能让自己的父母有半点儿不高兴,有这样的孩子父母是高兴的,并且为之骄傲。

但是父母们是否想过?你的孩子不仅仅只是围着你生活,他还扮演着其他的角色,孩子的小家庭还要以他为中心。孩子的往后余生还需要和枕边人度过,父母们不能只顾满足了自己的欲望,把孩子的小家庭搞得一团糟,这样孩子往后的生活怎么过?

大家还记得《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吗?她就是中国式愚孝的典型代表人物。妈妈有着极强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哥哥嫂子好吃懒做,她的家人就像饥饿的吸血鬼一次又一次地扑向她,狠狠地咬了一口又一口,有种不榨干她最后一滴血绝不罢休的感觉。

即便是这样,她还是不忍心丢下病重瘫痪在床的老父亲。面对家人的亲情绑架,她一忍再忍,连自己的爱情都搞丢了。最后,她崩溃地哭喊:“你们就是把我当成卫生纸,不停地给我哥擦屁股”。

可是,不满的情绪发泄过后,她还是不忍拒绝家人的予取予求,无力冲破心中那个厚重的“孝顺”枷锁。最终,樊胜美成为了家庭的牺牲品,成为了“愚孝”的牺牲品。

她的那句“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让观众唏嘘不已又陷入深思。

孝顺不等于愚孝,孝顺重点在孝,不在顺

去年收视率极高的家庭剧《都挺好》中,愚孝的行为被苏大强的长子苏明哲诠释得淋漓尽致。全剧围绕着原生家庭衍生出的内在矛盾展开,随处可见一家人互撕的场面。苏家三个子女因为从小受到父母的区别对待,三个孩子对苏大强的孝顺展示出来的行为和想法截然不同。

小女苏明玉,事业型女强人,在母亲重男亲女思想的打压下,父亲无能保护,于18岁和家庭脱离关系,嘴上说苏家以后的事都与她无关,实际从苏母过逝后,苏家的大小事都是她料理的。

苏明玉了解苏大强是个什么样的人,因此在该花钱的时候她毫不犹豫,遇上老头子作的时候,她有自己的底线,钱再多也不会给苏大强一毛钱去浪费。

小儿子苏明成,啃老族、妈宝男,在大家眼中他就是生活在苏母温暖怀抱中的巨婴男。苏母走后他让父亲苏大强暂居家中,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关心父亲的一举一动。

在苏大强拿出账本之后,与老婆朱丽一起省吃俭用赚钱偿还自己从父母那里啃了的钱。苏明成有底线,他也尽可能满足父亲的要求,一旦父亲触及到他的底线,尤其是金钱方面,他就会爆发。

老大苏明哲,把孝顺诠释得最深刻,甚至达到畸形的地步。处处当老好人,打肿脸充胖子,忍气吞声得过且过,没大刀却偏偏要充当江湖大哥,没能力还想一统江湖,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做不成;老婆让他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还觉得有失高材生的面子,这就是在大家眼中的苏明哲。

苏明哲将“愚孝”的行为诠释得非常彻底。他有传统家庭那种长子的自觉,觉得我是大哥,我得表率,我得做好。由于种种原因,他总觉得自己对家里有亏欠,弥补这种亏欠的方式,就是承担起责任。

孝顺不等于愚孝,孝顺重点在孝,不在顺

自己能力不足,又好面子,自己经济实力不允许,却总要满足父亲提的各种要求,甚至没有考虑过老婆和孩子的处境,几度走到了离婚的边缘,还一昧地打肿脸充胖子。

子女孝顺父母天经地义,但要量力而行,量体裁衣,权衡轻重。现在实社会中有多少男人像极了苏明哲,爱面子,窝囊又没出息,即使成家了还是满脑子替父母着想,宁可抠搜自己老婆孩子也要在原生家庭里撑面子,这不就是彻底的“愚孝”吗?

把父亲当成比任何人和任何事都重要的存在。想必,苏明哲的命运应该难逃离婚的悲剧!孝顺的重点在孝,而不在顺,真正的孝顺应该是尊重父母的选择、尊重父母的生活,在他们需要时,尽力尽责地去奉养。但是,绝不包括把自己的一生都奉上。

听父母的话,本身是对的,我们要会辨别是非对错,对父母的话是听从而不是顺从盲从;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父母也不例外,我们要学会让父母认识自己的错误,做到帮理不帮亲。

愚孝的人都会以父母为中心,觉得父母所说的所做的都是圣旨,我们不要以父母的标准作为自己的边准来行事;婚姻家庭中,我们需要宽容父母,但是不能纵容父母一味不分是非黑白的索取。

愚孝是父母的枷锁,也是自己的刑具,作为孩子,我们要勇敢地拒绝做父母的附属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