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买房,几年后会不会“亏的一塌糊涂”?王健林两句话告诉你

01 3天内楼市迎来“3板斧”!央行、银保监会“一锤定音”,央媒回应

2020年的房地产市场,一定会铭记4月下旬这段时间。

4月20日,央行连续出手2次,既有货币政策,又有资金面调控。再加上4月17日银保监会的严厉惩罚措施,这一轮连续出手3次的“组合拳”,让市场深刻领教到了什么才叫“房住不炒”。

不同于平时的低调,央行在货币政策后面显得有点“温风细雨”,自从4月17日高层会议再次重申“房子是用来住的”这个基调之后,央行、银保监会出手便显得异常果断,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幸福策评:三大措施“一锤定音”,房地产为实体经济服务是“底线”

3天内,央行、银保监会等高层部门究竟使出了怎样的“三板斧”?

1,时隔5年最大降息幅度,房贷利率却依然维持高位。

4月20日上午,央行公布4月LPR利率,一年期LPR利率下调20个基点至3.85%,五年期LPR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4.65%。

2020年买房,几年后会不会“亏的一塌糊涂”?王健林两句话告诉你

市场对此已经有充分预期,因为从3月末开始,央行先是降低了逆回购利率,又进行了年内第3次降准,还时隔12年罕见降低了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储利率,上周也顺势降低了1年期MLF利率。

作为LPR定价的重要参考利率,当MLF利率降低的那一刻起,本月LPR就注定会迎来至少20BP的降息幅度。

关键在于,本次降息依然是“非对称式”的,即1年期降的多,与房贷利率挂钩的5年期LPR降的少。5年期LPR下降幅度很小,加上各个城市的银行都对首套房、二套房的利率进行加点,所以5年以来最大力度的降息,事实上对房贷利率的影响并不大,顶多跟着降10BP,目前全国平均首套房利率依然在5.4%左右。

2,央行火速调查深圳经营贷流入楼市。

4月20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下发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紧急自查房抵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该通知,要求深圳各家商业银行自查截至3月末,所发放的房抵经营贷余额,包括贷前、贷中、贷后等情况。

2020年买房,几年后会不会“亏的一塌糊涂”?王健林两句话告诉你

为啥央行如此大动干戈的瞄准了“经营贷流入楼市”?

原因很简单,深圳楼市最近太“扎眼”,数个千万级豪宅开盘即售罄,还冒出了上百万的“喝茶费”。

据多家媒体报道,不少购房者的资金来源,都是来自于名下企业全款房抵押给银行,获得7成的低息贷款,用这笔钱再用来买房,相当于把央行降低1年期LPR的利率绕道进入中长期房贷了,这明显违背当前楼市“房住不炒”的背景,也难怪央行会迅速出手。

3,银保监会连开2张罚单。

4月17日,浙江两家银行各领到了1张罚单,被罚的原因都指向资金被挪用于买房。

4月22日,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在发布会上回应深圳“房抵贷”问题时表示,如果通过房产抵押申请的贷款,不管是按揭还是经营贷款,要求银行监控资金流向,确保资金流向申请时的标的上,如果流向房地产市场要坚决纠正。

很明显,央行和银保监会几乎是同时出手,又非常一致的把矛头瞄准了经营贷,时间点的巧合绝非是偶然,而是调控开始针对经营贷、消费贷等短期资金流入楼市“扣上了扳机”!

2020年买房,几年后会不会“亏的一塌糊涂”?王健林两句话告诉你

深圳在3月70城大中城市房价涨幅排名第一,杭州排名第二,恰恰就是这两个城市,房产投机情绪最旺盛,大量的刚需、改善族、投机客都不是用自有资金买房,而是想方设法去加杠杆,用各种各样的低息短期贷款套利,做着房产升值再变现的“美梦”。

但是,央行、银保监会在短短3天时间内,用三个不同的措施“一锤定音”,向市场展现出了明确的态度:买房可以,炒房不行!

央媒新华社旗下《国是直通车》在4月21日也做出了回应。

《国是直通车》报道中提到了3点,值得我们深思:

1,深圳楼市自查后,其他城市也会在防范违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方面跟进。

2,对一个城市而言,当居民们都去追逐买房带来的高回报之时,创新、拼搏就会被人遗忘。特别是对于一个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来说,无异于丢掉了“灵魂”。(这段话说得很严厉了)

3,高房价会逼退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和真正有活力的企业,这些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根本。

2020年买房,几年后会不会“亏的一塌糊涂”?王健林两句话告诉你

笔者想说的是,一个城市的资源哪怕再稀缺,也必然不会逃脱“价格与价值”的波动规律。

深圳、杭州只是缩影,全国几百个地市,十几个城市群,才是楼市的全貌,一旦发生过热情绪的苗头,必须要阻止从萌芽状态下阻止,房地产为实体经济服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才是经济规律运行的“底线”。

如果高层不加码调控,这些城市赖以生存的根基:刚需族、流动人口、大学毕业生、农民工们,他们面对日益高涨的房价与房租,他们自然会用脚投票,那个时候,再高的房价不过是“无根之水”罢了。

来源:蓝白观楼市

02 2020年买房,3年后会不会“亏得一塌糊涂”?王健林两句话说明白

在楼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段子就是,某某在某年多少钱一平买的房子,现在都是几千、几万元一平米了,少则涨几倍,多则涨了几十倍。以至于有人就说当初要知道房价能涨这么多,砸锅卖铁也要多买两套房,说不定今天就能实现财富自由。

不过,随着房价进入高位阶段,以及国家对楼市的紧密调控,房住不炒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楼市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这种楼市喊涨的声音少了很多。

幸福策评:房价不会立马下跌,但楼市分化是一种趋势

经历本次突发事件以后,楼市至少了出现两种变化:

一是楼市观望氛围浓厚。3月以来,虽然售楼处人气有所提升,主要来自前期积累的刚需意向购房者,但由于推盘量少,成交量小,不能就此认为楼市已经回暖。根据报告显示,受风波影响,超过6成的购房者认为房价会有所波动,超过4成的购房者会延缓购房计划。与此对应的是,包括一些热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明显提升,根据中国经营报报道,重庆的二手房挂牌量超22万套。即使楼市一向较为稳固的南京,二手房挂牌量也到了8.3万套,创历史纪录。

二是部分此前一直看多楼市的开发商或者专家也对未来的楼市态度发生了“逆转”。融创孙宏斌在前不久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内部把今年定义为并购年,虽然机会比较多,但有优质标的机会并不多。言外之意,不少的房企日子会比较难过。大多时候持看多楼市观点的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则表示,对房价必涨的观念从2018年就彻底扭转了。


2020年买房,几年后会不会“亏的一塌糊涂”?王健林两句话告诉你

毫无疑问,以上也是炒房客淡出市场的重要原因,不过,我也知道,房子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结婚需要买房,上好学校也要房子,甚至包括一些担忧手中现金贬值,还希望通过买房来达到保值增值目标的群体来说,2020年还能不能买房呢?3年后会不会“亏得一塌糊涂”?王健林两句话说明白了。

第一句:未来10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还会上涨,其作此论断的依据是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但是,对于人口净流出的三四线城市来说,尤其是县城,房价没有多大上升空间。

不过,按照瞭望智库的报告显示,全国人口净流出的收缩型城市只有80个左右,相对全国600多个城市来说还并不多。实际上,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楼市上行幅度并不比大一二线大城市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国性的楼市去库存战略,而三四线城市的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又比较高,有的城市甚至占比达到了80%。

那么,在接下来的3年,甚至更长时间还会如此吗?

根据棚改攻坚十三五要求,2020年棚改将告一段落。意味着大规模的棚改将接近尾声,这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楼市上涨的动力也将衰减。如此看来的话,很多三四线城市很可能将重回王健林所预测的“空间不大”,而一二线城市仍可能继续上行。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城市楼市将出现分化。


2020年买房,几年后会不会“亏的一塌糊涂”?王健林两句话告诉你

第二句:没有一个国家的房地产行业能兴旺超过50年,万达向文化产业转移,正是为了今后的长久发展。

实际上,按照1978年改革开放算起,我国房地产发展历史已经有42年。我国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19年末的60.60%。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健林的所说的房地产兴旺发展史也是城市化发展史,大规模城市化结束,也意味着房地产兴旺史结束。若按这个逻辑算的话,城市化率离一般初级发达国家70%的目标已经不远了,依据近年年均1%的城市化率推算,最多也不会超过10年时间,房地产自然也会跟随这个脚步而变化。

通过对王健林以上两句话的分析可知,房地产高增长已不再,虽然并不意味着房价立马就会下跌,但楼市分化是一种趋势。所以,如果你在2020买房,在国家这样一个楼市“求稳“的调控目标下,3年后虽然不至于亏得一塌糊涂,但在不同城市买房,还是会有较大区别的。如果把时间拉得更长,比如说10年以后,哪些城市的房子更能抗风险,那可能就更明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