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前述】

2003年美、英、日、法、德和中国6个国家联合,经过13年的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序列图》。并于2005年开始实施“人类迁徙遗传地理图谱计划”。主要成果一棵“基因树”和一张“迁移图” ,由下图基因树并未显示‘种族’之间有何差异,我们都是10万年前从非洲的少数原始部落迁移和进化而来,这就是著名的分子人类学“亚当夏娃说”,也就是非洲单一起源说。本文主角C系人群也不例外,从非洲走出,并遍布全球,来到中国的C系人群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人类基因树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人类族群迁移路线

隆重介绍下我们的男主角就是带着C—M130基因的人群,十几年前世界科学家C为棕种人基因,海洋居民迁移沿着海岸线走,所以就绘制了以上路线图。后来在东北发现了C的多个下游,在南方只有个别支系很难支持南方向北方扩散说。换个说法渔猎民族,是海边渔猎还是河里渔猎?本文采用的是北方起源说,也就是下图蓝色线路,至于哪一种说法对,留待最后我们再分析。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C系亚洲支迁移路线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七万年前温暖湿润的东非大草原,有成群的野生动物,也有遍布的河流湖泊,天气温暖湿润,是个生命的天堂,晚期智人在这里起源并繁衍。7万年前伟大的带有CF基因人群在这里诞生,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的还有DE人群,随着人口的增多,地盘和食物争夺加剧。CF人群望着巍峨的乞力马扎罗山苦思冥想寻找出路,望望脚下的尼罗河突然灵光一闪找到了答案:“对,就是沿着河走。”河里有充足的食物,岸边也有成群的野生动物,而且不用寻找水源。CF人群收拾行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踏上了远方艰辛的征程。更没有想到的是,这群人成为了世界上族权竞争的胜利者,他们的后代占据了世界上90%以上人口。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东非大草原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非洲原始部落生活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经过了漫长的艰难的跋涉,CF人群从东非大草原来到了阿拉伯半岛,这里有新月沃地,让他们在这里安稳的生活了许久。时间来到五万年前,CF产生了两个兄弟部落,C-M130和F-M89。F-M89族群利用人数优势,占据了平原肥沃的地带,迅速壮大。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的男主角C系则受到排挤,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含着泪来到伊朗高原,发现高原并不高海拔1000米左右,这里河流纵布,猎物丰美。一部分走向了海边,沿海从伊朗走到了印度,由印度到了东南亚,我们的男主角变成了C-M130伊朗高原支。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C-M130在伊朗高原分离

【狭路相逢智者胜】

留在伊朗高原支C系,经过不知道多少年发展,这一支一部分C-F3393人耐不住伊朗高原的单调,选择了西进东欧,剩下一小部分老实留在原地,但是这部分人没有了人数优势,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很快伊朗高原也承载不了C系人远方的梦想,他们绝对下高原北上中亚。在中亚他们遇到了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夹击,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就这么开始了,但是C系人的强壮的体格和强大的智力,完美的协作交流能力,很快就杀出一条北上的道路。这就是“狭路相逢智者胜”,在战争中诞生了智勇双全的战士部落C-M217,他们沿着喜马拉雅西麓继续北上挑战更艰难的环境。另外据欧洲人体体质专家说,这群人融合了丹人和尼人的基因,更能适应了寒冷环境。从人类基因看,现代人类确实融合了少量的丹人和尼人基因。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各种人类祖先的分布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万年前,C-M217部落从中亚一路来到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周围,这里冰天雪地,食物短缺。这都难不倒C-M217部落,他们狩猎水平得到了升华,成为“猛犸象杀手”,食其肉充饥,用皮毛取暖。就这样,群人在这生活了很久,食物在减少,其他种族人群(NQ系)的威胁,一部分人选择继续追着猛犸象向东北扩散,最终成为美洲支;一部分人喜欢渔猎就沿着河向东南扩散,这支C-L1373称为C北支,进入我国东北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一部分人沿着继续向南扩散到华北北部长城沿线,这支C-F1067称为C南支。还有那个欧洲支留下的人,始终游离在族群之外,最终形成C-M8支走向了日本,跨过日本海,成为了日本的阿伊努人。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古人狩猎猛犸象场景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日本阿伊努人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寒冷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一万年后大地回暖,C南支学会了种植粮食,他们不再以渔猎为主。丰收季节的人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载歌载舞,让他们忘却了西伯利亚的寒冷,也忘记了针叶林里的猛兽,平原丰饶的土地和无尽的猎物,让人口迅速扩大。仰韶大暖期的到来,农耕业也在华夏大地大爆发,C南部落在燕山南北麓平原地带迎来了第一个飞跃式发展。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古代农耕民族的生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很多历史学家把先商文化也都归入东夷范畴,但是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商周研究室《河北邯郸地区漳河型下七垣文化遗存的研究》一文指出,下七垣文化除东夷文化影响外,也混有二里头和二里岗文化因素。所以本文会把它独立区分于三大文化体系,姑且叫华北C系走廊吧,从燕山南麓到豫南。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龙山时期C系在国内大体的分布图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话说有戎氏妹子简狄,与妹娣浴于玄丘,有玄鸟(燕子)过而坠其卵。简狄爱其五色,含而吞之,遂生契。契就是商人的祖先,其孙子相土学会了用马拉车,武器装备的升级造就了“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头脑灵活的商人,在王亥的带领下学会了经商,拿过剩物品去换其它部族的物资。有钱有装备的商人,到了商汤时期一鼓作气灭掉了西邑夏。商人在这里他们创造了中国鼎盛的青铜文明,还使用了甲骨文。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天降玄鸟 降而生商

C南迎着商人的春风,迎来了猛烈的第二次大爆发,相反夏人相关支系则陷于沉寂。位于华北C系走廊最北端燕山南北麓的M407占全国人口2.25%,集中于中国北方。这一支为商人兢兢业业守着北方门户,也守着C南的大本营。周灭商后,很多贵族返回自己老家“孤竹国”就在此。几千年来,蒙古各族势力此消彼长,其中有一部加入了蒙古族,达延汗后代测出来M407下游。达延汗是谁?名字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公元1473~ 1517年),蒙古族,又称察哈尔·巴图蒙克,《明史》称之为小王子。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孙,绰罗斯·也先外曾孙。

C南华北支F1319下游,也就是殷商嫡系,也是C系最大支占比2.7%。其生活在C系走廊的中段,对应先商下七垣文化和安阳殷墟。23魔方数据和网友推测基因树F1319-F10036(疑似商汤3680年)-F13864(疑似太甲3570年)-F13136(疑似宋国诸侯王2810年)。无论怎么说,C-F1319的树型完美的贴合了殷商的历史,成为殷商的最大可能支系。F13136下游济宁孔子家测出,疑似生活在唐宋之间的孔仁玉支系;C-F1319下游还有山东琅琊西晋贵族墓测出,复旦大学认为最可能是司马家族。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商代精美青铜器

【草原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近代考古,在辽宁赤峰红山、大山前、井沟子和内蒙古巴尔虎旗等遗址发现大量的C北支,说明这里就是C北支生活的地方。它不仅是个有故事的分支,而且是一个大反派,有关故事可以说一千零一夜,离我们很远,但是又很熟悉。那就来介绍下,茫茫大漠草原,人才辈出,各个部族轮番登场,鲜卑、蒙元和满清等。至于民族和部落产生肃慎、室韦、柔然等等,他们的关系错综复杂,具体见下图。这些北方的游牧渔猎民族,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创伤,趁中原人打盹时候,他们如猛兽般席卷中华大地。明星级人物就是C-M504下游爱新觉罗家族和成吉思汗家族,还有C-F1756下游的拓跋鲜卑。茫茫大漠草原,孕育了成吉思汗的英雄气概,也造就了建州女真的铁血之师,但也造就了中原人的腥风血雨。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北方民族错综复杂的关系图

【南北线起源之争】

南北之争的焦点在于C-M130早期从印度-东南亚线,还是中亚-西伯利亚线到达中国,目前存在很大争议很难达成共识。复旦大学认为是南线,但是由于古DNA缺失,样本的量太少,目前没有准确的结论。由C-F4660在广东沿海只有一个样本,就判断是走南线是靠不住的。古人不可能翻山越岭,而不走温暖的东南亚?那为什么在这之前十几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能在青藏高原和寒冷的欧洲森林里生活?NQ系人群为什么能在更靠北的北极地区生活?随着近几年蒙古和东北古DNA的研究,C系也是有可能走北线的。日本绳文人的C-M8系迁移路线,由北进入日本,也给我带来了C系北线起源可能性。

本文选其一,因此本文在进入中国前的迁移路线仅供参考。分子人类学是个刚兴起研究专业,而且处于刚起步十年的行业,有些结论不一定准确,古DNA起到决定性作用,希望早一天能找到解开这个问题的钥匙。


部落的远征——C系迁移史

中国父系基因占比图


总结:本文主要根据世界基因组的种族迁移路线+分子人类学+考古+文献,详细描述了C系与中国相关支系C-M217的迁移路线,以及简单介绍了C南和C北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无论南线还是北线起源,C系部落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东亚,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约占全国人口的10%左右)。历时7万年的C系的远征,谱写了一曲人类部落生存的悲壮赞歌,这歌声还会永远的传唱下去。借用某著名网游一句口号来结尾吧——“为了部落”!!

参考文献:

1. 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分子人类学证据 复旦大学 李辉

2. 临沂洗砚池晋墓遗骸DNA研究报告 复旦大学杜少卿等

3. 试论郝家台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墓葬 李唯

4. 下七垣文化探源 王立新 朱永刚

5. 23魔方C系分布及相关家族簇

6. 日本人的双重起源:狩猎-采集和农民Y染色体的共同基础

7.妇好墓出土人像及相关问题探讨 中国社科院 王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