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權威播報:抗擊疫情,今天有這些好消息【4月29日】

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確定;武漢連續三天新增確診病例、新增死亡病例、現有確診病例、重症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現有疑似病例均為0;自4月30日起,北京、天津、河北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均由一級調整為二級……4月29日,抗擊疫情,還有這些好消息↓↓↓

01

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2日召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十五次主席會議建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1日在北京召開。

02

4月28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2例,其中2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1例為本土病例。

03

4月28日0—24時,湖北、武漢新增確診病例為0,新增死亡病例為0,現有確診病例為0,重症病例為0。新增疑似病例為0,現有疑似病例為0。

04

北京:①自4月30日0時起,北京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為二級。②發佈《關於做好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的通告》,津冀來京有綠碼無需隔離。③對國內低風險地區進京出差、返京人員,不再要求居家隔離觀察14天。④明確除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等8類重點人群、公共交通場所等7類重點場所外,戶外原則上可不戴口罩。⑤自4月30日起,北京地面公交滿載率由50%上調至75%,軌道交通滿載率由50%上調至65%。

05

天津:自4月30日0時起,天津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為二級。

06

河北:自4月30日起,河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為二級。

07

湖北武漢:武漢黃鶴樓於4月29日恢復有限開放。

08

4月2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願繼續推動金磚國家共築抗擊疫情的銅牆鐵壁。

09

當地時間4月28日,意大利米蘭在地鐵月臺上設置安全距離標識,提醒乘客在疫情期間候車時保持安全距離。

有力物資保障源於強大製造優勢

經濟日報評論員

從3月1日到4月25日,我國驗放出口口罩約211億隻,加上防護服、護目鏡等其他防疫物資,總價值達550億元。而就在1月底至2月的一段時間,由於疫情兇猛,市場需求陡增,國內市場短時間內出現了“一罩難求”的局面,許多防疫物資供給十分緊張。不過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中國製造又開始展現其強大的生產能力。

真金不怕火煉。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產國,產量佔全球一半。疫情發生後,廣大製造業企業響應號召,口罩生產企業加班加點恢復產能;許多具備條件的輕紡企業轉產擴產民用防護口罩;中石化、中石油、格力、富士康以及多家汽車廠商相繼行動起來,紛紛跨界生產口罩……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中國製造企業與時間賽跑,通過復工復產、擴能增產、跨界轉產等方式,快速提升了醫用物資生產能力。口罩日產量超過1億隻;防護服的日產量從疫情初期的不足2萬件躍升至50萬件以上;護目鏡、消毒液、紅外體溫檢測儀產量呈幾何倍數增長……戰“疫”物資實現從供給短缺到庫存充足,不僅可以完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還開始向外輸出支持國際社會抗擊疫情。這一巨大轉變的背後,是我國強大物質基礎和生產能力的極大彰顯,生動地表明堅不可摧的製造業優勢,是我國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可靠保障。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工業化是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製造從“一窮二白”起步,一躍成為“世界工廠”,服裝、電子、家電等產品產量猛增,中國製造成為全世界熟知的中國符號。2010年,中國製造業佔全球比重達到19.8%,成為全球第一製造大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動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我國工業生產能力日益增強,並加快向中高端邁進。曾經被認為是僅靠成本優勢興起的製造業,加速提質增效,踏上高質量發展的征程。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製造實力空前增強,形成了巨大的工業製造能力和工業製成品產量;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大量中國製造產品走向國際市場,部分產業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抗擊疫情和抵禦各種風險中發揮了關鍵的支撐作用。2019年,我國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主要工業品的產品產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今年前兩個月,儘管受疫情影響增速有所放緩,但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仍達到11.5萬億元,表明強大的供給能力並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影響,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也沒有發生改變。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無論從國民生活水平提高、經濟發展,還是國家安全的角度看,中國都需要強大、獨立、自主的製造業。我們欣喜地看到,我國有著超過14億人口的龐大內需市場,正處於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階段;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中等收入群體穩步擴大,孕育著旺盛消費升級需求,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蘊藏著可觀發展空間;擁有較好的發展條件和物質基礎,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和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能力,總儲蓄率仍處於較高水平;有9億多勞動力人口,其中超過1.7億是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就有800多萬,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仍然明顯。這些將為製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並穩步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提供有力保障。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好中國製造的強大優勢,善於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引領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為中國經濟實現平穩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