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争走向神圣:贝多芬的精神财富 在音乐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从抗争走向神圣:贝多芬的精神财富 在音乐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4月8日,武汉“重启”,重新按下播放键,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正在慢慢回来。熬过艰难时期的人们,心灵何时能够“春暖花开”呢?长江读书节“聆听音乐 品人生”音乐疗愈活动,特邀请武汉音乐学院师生团队,通过30首古典音乐的导赏,结合著名画作、文学名著中的相应情绪,进行不同情绪的舒压与积极心理的构建,从而引导大众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信念。

从抗争走向神圣:贝多芬的精神财富 在音乐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4月18日,首场音乐疗愈活动在CCtalk平台上线开播,武汉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青年音乐评论者、《单听·周知》音乐家访谈录编辑、导演单金龙老师带领听众一起讨论欧洲启蒙运动时代贝多芬的精神以及他的伟大作品,借助贝多芬的抗争与走向神圣,关照一份伟大意志的胜利。今天贝多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什么?如果我们要重拾贝多芬的精神,那我们召唤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单金龙老师首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入欣赏音乐的三个阶段:美感的阶段、表达的阶段和纯音乐的阶段。随后,他从贝多芬内在的身体境遇和外在的时代赋予两个方面带大家一起细致的潜入贝多芬的深海,感受他精神中的双重抗争和英雄主义。如何在聆听中感受音乐背后的人文内涵和启蒙思想呢?单老师以视觉化的方式指导大家通过捕捉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的每一个小节,在奏鸣曲的结构中体会暴风骤雨似的前仆后继和坚定不移的意志。他说,语言停止的地方们就是音乐升起的地方。音乐是语言的抽象化表达,聆听音乐一定要在声音中寻找表情性的态度,才能深刻理解其情感的呈现,进而反思。

互动环节,有读者提问:“当代年轻人如何做到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精神?”单金龙老师认为,作为互联网的“原著民”,生存体验的娱乐化和多元化给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同时难免陷入浅表性。因此,年轻人要学会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和事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漠。针对音乐的初学者,单老师建议大家不妨从普罗柯菲耶夫的《彼得与狼》、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南》、圣桑的《动物的狂欢节》、舒曼的《童年情景》等简单的乐曲开始培养聆听的能力,逐步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今天我们重新聆听贝多芬,就是因为他以英雄主义的姿态去摆脱时代加之于自身的困境的精神,让人们在当下的特殊过渡阶段,走出不适感,更好地面对 “久别重逢”的工作与生活。

责编:刘艳平

记者:孟军伟

通讯员:刘林玲

编辑:雷船

从抗争走向神圣:贝多芬的精神财富 在音乐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