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卓有成效的5大方法

关注我,一起自律,一起成长,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时间管理金博星


自我管理:卓有成效的5大方法

优秀是一种习惯,卓越是一种追求。

背景:管理哲学的改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利用思考,运用知识,用于个人的行动和决策;这些行动和决策会影响我们的有效性,最终影响到结果。

自我管理的有效性,在于我们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转化为成果或绩效。

知识不等于成果,只是产生成果的一种资源,只有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才能完成转化。

所以,我们必须进行自我管理,并保证有效性。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包括:整体意识,贡献意识,成果意识。集中精力于少数关键领域,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

那么我们就应该非常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自我管理的有效性,强调的是“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强调的是“按时做完自己该做的事情并产生成果”;强调的是把“知识转化为成果”;

往往我们失效乃至失败,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做正确的事情或把事情做正确。

我们常常陷入日常事务和内部复杂的关系中,疲于奔命,被现实的压力牵着鼻子走,以致于忽略了产生成果的方向,忽略了产生成果的外部联系。

有效的自我的管理,应该如何去做呢?

① 善用时间

时间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不会随着我们的意志,自顾自的流逝。而我们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往往是模糊不可靠的。

我们经常想象自己时间安排的可靠性,总觉得“应该是这样”;有效的自我管理,要记录自己的时间,对时间花费进行诊断,弄清楚时间用在了何处,怎么消耗或被谁掠夺了。

单凭感觉是行不通的,可以说,没有时间观念,把时间浪费在没有贡献的事情上,浪费在无聊的应酬或没有多大意义的社交上,是我们自我管理失效的主要原因。

我们必须弄清楚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弄清楚实现目标需要多少时间。这样,才能建立相应的贡献意识和成果意识,才清楚的知道自身的责任;最终学会安排时间,学会如何拒绝,周旋和规避,如何应对来自外界的压力。

善用时间,我们必须排除一切干扰,集中时间和精力于一件事情---一件值得做的事情。碎片化的时间,很多时间等于没有时间。而90分钟 的整块时间,是我们能够可以轻易创造并掌控的;这样可以更好的沉浸,打造心流体验,也更容易专注和解决问题。

通过对工作和生活领域的研究,才清楚自己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才下定决心,该放就放。放弃那些次要的,不重要,无关紧要,与贡献没有关联的事情。专注于关键事情,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争取时间上的主动权。

理出事物的头绪,才弄清楚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追本溯源,抓住本质,从源头上或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就事论事。

② 贡献意识

“重视贡献”是一种意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结果思维”;它是对我们有效性的保证。

可以帮助我们突破一些内部界限,看到外部的机会和需求,看到产生成果的地方,充分发挥自身所长。

当我们注重贡献的,懂得把知识转化为成果,为贡献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成效鲜活起来。如果缺乏这种意识,思考就会停止,工作就会失效,甚或一事无成。

我们应该关注三个方面的贡献:

Ⅰ直接成果

Ⅱ存在价值

Ⅲ未来视角

直接成果: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当下可以产生的结果。付出后,可以直接看到的回报和收获。

存在价值:这个需要时间的沉淀,事物的背后都有很多的价值,就像成长一样,可能在外界,我们收获甚少,但是其背后的价值,我们需要合理的衡量。往往,我们本着贡献的意识,不断的付出,不断的精进,最终带来的实际价值,可能会有更多的无形资产积累。就跟愿景一样,我们是为了更大的一个存在价值而奋斗。被赋予了更多价值及意义,我们才更愿意贡献自身的力量。

未来视角:我们需要培养未来的自己;审视自己的现在,需要未来的视角。以未来的能力,相信未来的可能性。很多事情,当下我们没有能力去完成,但是,未来的我们可以实现。当我们相信相信的力量时,体内的潜能,才有机会被挖掘;也更能做出卓越的贡献。


自我管理:卓有成效的5大方法

在贡献中,不断成长,是优秀的前提。


③ 发挥长处


我们都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做自己所擅长的事情,限制无处不在,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会发现,想做成一件事情,所需求的能力很多,时间和精力有限,况且我们自身的注意力就跟肌肉组织一样,需要张弛有度;这势必会给我们带来挑战;所以,充分的发挥我们的优势,去进行合理的选择,把我们的产能和产出最大化,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缺陷,人无完人;没必要在自身不擅长的领域花费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

必须找到自己可以做,擅长做并且值得去做的事情,这种平衡的关系,是有效的重点。

④ 要事优先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先所先后,则近道矣”;有效的自我管理,总是先做重要的事情,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忙忙碌碌,一事无成的人,往往不会合理的估算完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喜欢同时去做几件事情,“什么都想要,最终什么也做不成”。

时间有限,我们必须抓大放小,分清轻重缓急,事物的优先次序,选择关键的去做,选择最具核心价值的去做。形成这种良性的循环,才一顺百顺。

要想做成大事,就必须集中精力,拿出足够的时间,面对无数的变数,无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必须把自己所有的长处,集中于成败的关键和机会上,这才是唯一能够产生成果的办法。

时间管理,有个著名的四象限法则;

最近,我突然觉得,这个法则是正确的,但是由于使用者的洞察力,辨识真相的心智和认知的差异,会有很大的效果区分;

我们会从主观的层面去分析,我们对事物判定后的认知;这种认知,可能出于习惯的惯性,可能出于见解的偏私,我们甚至无法去区分,何为重要。


这需要我们不断去分析,和提升自我的认知,才遇见更大的世界,在不断的尝试中思考,事物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而本质的内容,才是我们真正重要且核心的部分。

这些都需要心智的承载;在现有认知下,遵循“要事优先”;但也要着眼更大的世界。眼光朝前,才在未来超前。

“摆脱过去”;“着眼未来”。注重未来而不是现实,注重机会而不是现实压力,注重外部而不是内部,注重贡献而不是安全,注重创新而不是盲从。

⑤ 有效决策

决策的有效性,决定了我们行动的有效性。

决策的要领,有以下几点:

Ⅰ 性质

Ⅱ 目标及边界条件

Ⅲ 折中

Ⅳ 纳入行动

Ⅴ 反馈机制

我们不要总是就事论事的寻找对策或方法,而应该把遇到的麻烦当作表面现象,相信真正的问题一定隐藏在背后,必须想方设法的弄清楚事实。

弄明白,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它的本质和全貌是什么,然后形成思想观念,形成高层次的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案。

我一直觉得搞定问题有三个步骤:

第一, 直面问题;

第二, 看清事实;

第三, 解决问题。

其次,任何一项决策,都必须清楚并明确目标,搞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目的又是什么?

明确目标最好的方法,是把有关决策的“各种需求”表达出来,作为决策的“边界条件”。

折中,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折中,符合决策的意志,第二种,不符合边界条件;

我们很多的决策,不愿意总是考量外界的因素和评价,总是想着如何更容易被接受,做与不做,更看重的是外界的反馈。我们所担心的部分,更多情况下,永远都不会发生。

很多问题的出现,都在我们的意料之外;我们所担忧的,反而是决策的极大障碍,通常,我们也不敢提出最重要的结论,有效且正确的答案就会与我们擦肩而过。

决策,需要列举一条一条的行动步骤,否则就是在纸上谈兵。

很多的决策,我们行动之所以不能完成,是因为我们必须得改变行为习惯甚至态度;

我们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能力,如何衡量自身的绩效标准,甚至奖惩制度。都需要配合改变。不然,我们就会陷入自我的情绪之中。

最后一点,我们要在决策中建立一项信息反馈制度,便于对决策预期成果做实际的印证。

反馈是为了真实的反应情况,并不断做出合理的调整,更符合实际的诉求。

否则,等到问题越来越大,越来越偏离既定轨道时,才幡然醒悟,就得不偿失了。


自我管理:卓有成效的5大方法

态度决定一切。

自律改变认知

行动创造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