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街坊竟然刻碑立约,在国内非常罕见,福州这条街坊尽出名人

你知道福州最有文化的街巷是哪一条吗?这条街上可谓是人才辈出,而且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这条街就是“文儒坊”文儒坊是三坊七巷自北向南的第二坊,位于后街的西侧,曾经叫“山阴巷”,北宋时候因“滨海四先生”之一,以宋代祭酒郑穆居于此,改为文儒坊。

小小街坊竟然刻碑立约,在国内非常罕见,福州这条街坊尽出名人

小小街坊竟然刻碑立约,在国内非常罕见,福州这条街坊尽出名人

因为坊里除了郑穆之外,还先后住有九门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抗倭名将、七省经略张经,清光绪皇帝老师陈宝琛之父陈承裘,《福建通志》主编陈衍等儒林名士,所以文儒坊人才辈出,顾名思义。

最早时候的文儒坊是一条穿过山包的林荫小道。这些小山后来都被高大的风火墙围进了深宅大院,所以最初的名字叫山荫巷。当小山看不见,林荫又消失的时候,坊内住下的人物个个以“鸿儒”自居,于是改名为“儒林巷”,进一步将“白丁”们拒之巷外。

小小街坊竟然刻碑立约,在国内非常罕见,福州这条街坊尽出名人

小小街坊竟然刻碑立约,在国内非常罕见,福州这条街坊尽出名人

宋代时候,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祭酒郑穆在此安居,当时巷子里的学习氛围是一天比一天好,巷子里的居民引为自豪,就大笔一挥改成了“文儒坊”。明清两代文武官员也都聚居于此,有明代的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清代五代世进士陈承裘,近代诗人张衍、中国近代天文学家高鲁等。这条巷子也就出了名。

小小街坊竟然刻碑立约,在国内非常罕见,福州这条街坊尽出名人

小小街坊竟然刻碑立约,在国内非常罕见,福州这条街坊尽出名人

在文儒19号,这里还是林则徐母家的故居,也是民国的海军将领陈季良的故居。

文儒坊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这里还有签订的文儒公约。这个在全国城市小街巷中刻碑立约是非常罕见的。文儒坊东头北墙上,还嵌着这块块高约2米、宽1米的阴文碑刻:“坊墙之内,不得私行开门并奉祀神佛、搭盖遮蔽、寄顿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等物”。早在光绪年间就刻碑立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