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有些文化层次不高的人,有点小权力就有种小人得志的感觉?

泰城海哥


问得好,这是一个关于“为富不仁”的探讨。


篆书《论语》,高端经典读本


《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金钱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不享受。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摆脱它们,君子是不会摆脱的。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

中国文化讲究个人修养,《大学》中讲到人的成长历程,应该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这是讲究次第的。如果前面的环节缺失了,后面的路就容易走偏。

当然文化层次只是表面现象,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达则兼济天下”的,其实还是先要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能够从经典文化总汲取养分,指导自己的人生轨迹,才能够真正做到《论语》里孔子说的“仁”。从这个角度看,文化高的人,在智慧和性格上面,奠定的基础比一般人也厚,所谓“厚德载物”,身居一定的位置,才能够做好自己。

“以德谋位,以位取财,以财养德”,才是应有的境界。而不是跳过“德”,变成以财谋位,再以位敛财。

而现实中,也有不少人把“知识”等同于“文化”,做出所谓的“文化水平”与行为不符合的事情。

归根到底,还是自身的修养不高,与财富值和身份地方不相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德不配位”。


习之堂


权力是金钱兹生的象征,权力是良心认知的过程。公证与正义,邪恶与是非是社会现象,是民心浮动扭曲的一种表现力。表现在小权力中产生,小权力是较大权力的支配,这种支由上逆行,一发不可收拾,最终以不良结束而告终。具体表现在金钱的虚伪中作崇,这个结果必须是人民大众的民主,公平的心声产生效用正确的制约力度。

小家能过小日子,大家才能欢声笑语。阳奉阴违的父母,会出吃喝嫖赌的不孝之子。自然道理,自然法则,缺一不可。假话多了,多在害人害己!


8613217153865欧阳


这与文化层次高低无关。这种得意忘形的状态是由人的世界观决定的。毛主席当年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与当下个别知识精英看不起老百姓就是两种世界观的表现。我认为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看得远。您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