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解,是对未来最大的成全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因为罗曼罗兰的这句话,我去看了麦家的《人生海海》。

这是他时隔8年之后的首部长篇小说。作为麦家的“故乡三部曲”之一,这次的故事并不同于他以往作品中素有的“谍战”题材,而是将地点设置在自己的家乡。

故事讲述了一个浑身是谜的“上校”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离奇的故事里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

“人生海海”是一句闽南方言,意思是说“人生像大海一样变幻不定、起落浮沉,但总还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但麦家在书里对这个词汇的解读又深了一层:“既然每个人都跑不掉逃不开,那不如去爱上生活。”

即使生活一地鸡毛,也要学会热爱自己拥有的一切,学会与自己、与世界和解。

《人生海海》的主角是“上校”,所有的故事也在围绕着他展开。

他出身农村,却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军医,曾经在战场上救过无数人。

日寇侵华,他临危受命,以一名特工的身份潜伏进“敌占区”,执行情报工作。

抗美援朝时,他在前线英勇杀敌,不辱使命,得到了一等功。

但是他也被日本人抓住并且囚禁了起来,甚至还在他的肚子上刻了字,这也是他所有“耻辱”的根源。


后来,因为别人的举报,这个本该收到大家尊敬的战斗英雄,被开除了军籍,回到了家乡。

小山村的人们对这个上校,既尊敬又不怀好意,流言蜚语不断滋生。

他当过国民党军队的上校,见多识广,村子里的人有什么事都习惯找他拿主意;对他的过往功绩,也是不断夸大渲染。

可是另一方面,又为他捏造各种离奇的经历,说他“做男人那方面”不行,是个“太监”。

“他向来不出工,不干农活,天天空在家里看报纸,嗑瓜子,可日子过得比谁家都舒坦。还像养孩子一样养着一对猫,宝贝得不得了,简直神经病!”

谣言和诅咒,像锋利的箭一样,从四面八方飞来,扎在上校的身上。

甚至是刻在他肚皮上的字,也被一个红卫兵趁他熟睡,试图偷偷验证下他到底是不是太监。上校猛然惊觉,担心肚皮上的字全被瞧了去,下狠手断了对方手筋与舌头,使其手不能写,口不能言。

在公开批斗场合,人们起哄要扒下他的裤子看一看。维护现场秩序的警察看到不仅没有阻止,还鼓励群众。

眼看最深的秘密就要公之于众,一片哄闹声中,上校疯了,见谁打谁,没有意识。

他再也不会有调皮捣蛋的孩子欺负他的猫;他再也不用承受大家的冷言冷语和嘲讽;他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掀开衣服看到那一行代表着耻辱的字。

后来,一位林阿姨自愿照顾上校,并且在他的肚子上做了一幅画,掩盖住了那一排字。

麦家表示,“我想写的是在绝望中诞生的幸运,在艰苦中卓绝的道德。我要另立山头,回到童年,回去故乡,去破译人心和人性的密码。”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是需要勇气。

死亡不是解脱,也不是终点,经历一切仍然愿意与自己和解,选择热爱生活才是真正的勇敢。

或许,这就是上校和自己、和小山村其他人的和解方式。

与自己和解,他不再被自己的秘密所束缚,那不是耻辱,而是自己曾经战斗过的痕迹。

其实第一次接触麦家,是在董卿的《朗读者》上。

他的儿子曾经三年没有和他说过话,关系闹得很僵,三年后,儿子走出了房间,拿到了一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远赴海外求学。

在节目里,他读了给自己儿子的一封信,其中那份对儿子的思念、期盼跃然纸上,催人泪下。

抛开父亲的角色,作为一个作家,他的写作生涯却似乎也走得很坎坷。

第一部小说《解密》他写了十一年,这段漫长的时光让他从青葱少年到了人至中年。

没有人知道十年的岁月里,麦家经历过什么,是无助绝望,还是坚强执着。

他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意志,独自一人在那段长达十一年的光阴里踽踽独行,穿越黑暗,获得重生。

他将这份意志赋予了书中的每一个角色,《解密》中的容金珍,《刀尖》中的金深水,《风声》中的老鬼,都身负重任,可是都在执行任务时陨落,令人唏嘘不已。

而这也仿佛是麦家的人生写照。

2009年电影《风声》大火后,上门找他写剧本的人一波接一波,他每日奋笔疾书,一心创作。

即使父亲葬礼,他依然在赶稿。临交稿最后十天,麦家一边流泪一边把《刀尖》的结尾赶了出来。

父亲去世的变故,为他的事业按下了暂停键。他停止了自己工作,每天只是看书,健身,侍弄园中花草,也在反思自己过往荒唐的写作生活。

历时三年,他抹平了家乡留下的伤口,终于和自己和解,和家乡和解。

于是,便有了《人生海海》这部小说,这个在他的故乡发生的故事。

麦家说道,“一个作家,他的写作是怎么也逃离不了童年和故乡的。”

“这一辈子总要写一部跟故乡有关的书,既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纪念,也是和故乡的一次和解。”

之前看在《吐槽大会》,俞灏明说:“我们这一生都是被各种东西绑架,以前我是被颜值绑架,后来被勇敢绑架,这么多年我终于想明白了,我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接纳自己。”

一部《一起来看流星雨》让他年少成名,如果没有那场事故,俞灏明的人生应该会特别顺利。

可人生从来没有如果。事故发生后,俞灏明脸部毁容,事业一落千丈。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无法接受自己,甚至想到用死亡来结束这一切。

后来,俞灏明选择与自己和解,因为这样,他才可以重拾信心,继续向前走。

不论是《那年花开月正圆》,还是《大明风华》,演技绝佳的他都让大家看到了全新的俞灏明。

与自己和解,早已让他卸下了那场意外带来的重压,让他真正实现了浴火重生。


很久之前,久别银幕的女演员黄奕参加《星空演讲》,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故事。

黄奕的童年没有父母的陪伴,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

每晚在昏暗的灯光下独自练琴,耳边是别家父母和孩子讲话嬉闹的声音,她从来不知道和父母在一起相处是什么感觉。

这直接影响着黄奕后来对婚姻和家庭的态度。她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知道怎样成为一个好母亲。

经历了两段失败的婚姻后,她开始反思自己的曾经,开始学着与自己的女儿相处,开始与曾经的原生家庭和解。


很喜欢电影《阿甘正传》,因为电影里的阿甘就是一个懂得接纳自己的人,所以他的一生才没有那么多纠结、痛苦。

面对亲人的离开,阿甘开始徒步横穿美国。历时数年从东海岸跑到了西海岸,又从西海岸跑回了东海岸。

有人说他傻,殊不知他才是那个最快乐的人,因为他不逞强,懂得善待自己,懂得与自己和解。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32岁了,我还一事无成,要怎么接受平庸的自己?”

或许每个人都要面对这样的经历。曾经为了梦想努力奔跑,想要获得成功,最终却一无所获。

因为生活不会一马平川,我们总要在历尽千帆后,依然热爱生活,与自己经历的一切拥抱,因为是那些或光鲜或落魄的过去造就了现在的自己。


选择与自己和解,我们终将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