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圖文:李樹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普陀宗乘之廟,位於承德避暑山莊北的獅子溝陽坡之上,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歷時四年,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落成,佔地22萬平方米,為外八廟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是乾隆皇帝為了慶祝他本人60壽辰和他母親皇太后80壽辰而下旨仿西藏布達拉宮而建,故有“小布達拉宮”之美譽。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普陀宗乘”是藏語布達拉的漢譯,意為觀世音菩薩講經說法的道場。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整體佈局仿拉薩布達拉宮,依山就勢,逐層升高,氣勢磅礴,宏偉壯觀。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乾隆皇帝在這裡接見了萬里東歸的土爾扈特首領渥巴錫一行,並舉行了隆重的講經、說法、祝壽等活動。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在寺院廣場前有一座五孔石橋,如今的地面已經高出涵洞,橋也失去了排水功能,使之成為歷史的見證。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山門,門殿南向,由藏式城臺及漢式殿宇組成。城臺為磚石結構,前開三孔拱門,拱門上列一橫排盲窗,上砌雉碟。殿宇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單簷黃琉璃瓦綠剪邊覆頂,殿內供奉三尊護法神。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正中拱門上嵌滿、漢、蒙、藏四種文字乾隆御題“普陀宗乘之廟”匾額。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山門前,兩尊象徵皇家寺廟威嚴與等級的石獅子,昂首雄居於左右兩側。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山門兩側設掖門,宮牆兩頭置角樓,實牆白臺砌盲窗,頂部起雉堞。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碑亭,位於山門北側,平面方形三開間,重簷黃琉璃瓦歇山頂,磚拱結構,封實壁,四面開拱門,下承須彌臺基,白玉石欄杆。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亭內立方趺龍首石碑三座,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鐫刻碑文,漢文為乾隆親書。中為《普陀宗乘之廟碑記》,記載了此廟興建背景,東西分別為《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記載了蒙古土爾扈特部以10萬人生命為代價逃離沙俄魔爪、重返祖國的壯舉及清政府優撫安置土爾扈特部的史實,是我國各民族團結及抗擊沙俄侵略的歷史見證。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五塔門,位於碑亭北側,是一座高十餘米的藏式白臺,門額為乾隆御題“廣圓妙覺”,臺上自西而東立有紅綠黃白黑五色佛塔,對應構成宇宙的火、地、水、風、空五大元素,同時也代表著藏傳佛教的五大教派。清代尊黃教為國教,故黃色居中。塔身上裝飾蓮花、寶劍、摩尼珠、法輪、金剛杵,代表佛五智。從塔門經過表示將佛舉過頭頂,如“頭觸佛足”,向佛頂禮膜拜。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門前有一對跪姿大石象,象徵著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無邊。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兩側山門,東西兩側宮牆中間,建有與山門樣式相同的重臺城樓,只是規模較小,只有一個拱門,門旁立有下馬碑。門上有乾隆御筆題額,東門為“威嚴總持”。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西側門額為“寶光普耀”,因石匾風化嚴重,字跡已經模糊不清。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三塔水門,位於西山門西北側,溝內水道的碉樓上,築有三座白色喇嘛塔,俗稱“三塔水門”。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琉璃牌坊,位於五塔門北,為三間四柱七樓形制,斗拱飛簷,流光溢彩。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中樓前額鐫刻乾隆御題“普門應現”,意為觀音顯現普度眾生之門。後面題額“蓮界莊嚴”,意為觀音道場,神聖莊嚴。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滿漢藏蒙四種文字的前後匾額。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左右次樓匾上為“二龍戲珠”圖案,寓意吉祥,形態優美,活靈活現。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樓脊上,裝飾華麗,正脊上有兩隻吻獸,四角有仙人走獸,四隻垂獸則立於垂脊之上。這些精美生動的動物飾件,寓意消災免禍、逢凶化吉。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牌坊是整體建築風格轉換的標誌和等級的界限。據記載,“凡來瞻禮者,王以下、頭等臺吉以上及喇嘛准入,其他官職許在琉璃牌坊瞻仰,不得入內”。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琉璃牌坊前,一對石獅子雄踞左右。

五塔門前的石象是象徵佛法無邊,琉璃牌坊前的石獅,則體現皇權的威嚴鞭及四海。居於西側左前爪戲耍一隻幼獅子的是雌獅。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居於東側右前爪滾動繡球的是雄獅。

西藏在歷史上是政教合一的體制,分為前藏和後藏兩部分,統治前藏地區的宗教領袖為達賴,統治後藏地區的活佛為班禪,均由清廷冊封。石獅與石像並用,象徵著政教合一,體現了清朝中央政府對西藏地區的重視。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白臺群,琉璃牌坊兩側、大紅臺前散置30餘座大小白臺,分殿臺、樓臺、敞臺、實臺,形狀不一,體量不等,功能各異。白臺為藏式平頂碉房形制,層高一至四層,二、三層者居多,大都白灰抹面,青磚鑲邊紅色盲窗,琉璃砌頂,上簷挑出淌水長瓦。有的兩座白臺組合成一處院落作僧房;有的臺上建漢式殿堂,作佛堂、鐘樓使用;有的臺頂置舍利塔;有的白臺砌成實心,只起障景增景及點綴作用,呈現了西藏布達拉宮山前的佈局特徵。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罡子殿前的一塊石板上,最近被專家鑑定為侏羅紀恐龍足跡,也為寺廟增添了新的看點。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東罡殿,有前後兩進院落,前院正房為漢藏混合式兩層樓,設梯形真窗,利於通風采光,後牆及兩山白牆為藏式盲窗。沿西側假山蹬道可達藏式碉房的後院,這裡原為喇嘛經堂。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中罡殿,平面呈長方形,碉房式高牆圍成封閉院落,牆壁上飾有紅色梯形盲窗。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院內西北最高處建有廡殿頂小殿,內供三尊護法神,東側為一精緻小巧的木質曼陀羅。此處原為經堂。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西罡殿,平面呈曲尺形的封閉院落,北房五間為兩層樓,硬山布瓦頂。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殿內供奉佛像、唐卡,此殿原為經堂,現闢為展室。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大紅臺前有東西兩座五塔白臺。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東側白臺上五塔為紅、綠、黃、白、黑五色。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西側白臺上五塔皆為白色。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琉璃瓦碉房,西五塔白臺後,有一座復建的琉璃瓦碉房,為白臺碉樓之上矗立的三間黃琉璃瓦綠剪邊單簷廡殿。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白檯鐘樓,位於東甬道東側、東五塔白臺北 部,與西側琉璃瓦碉房對稱。為一座兩層的白臺扎倉,臺頂上建有一座面闊三間,單簷廡殿頂建築,黃琉璃瓦綠剪邊覆頂,白檯鐘樓前的扎倉院落為近年恢復。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白檯鐘樓側後有單塔白臺。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此單塔白臺為方形,設二層紅色盲窗,上築紅色喇嘛塔。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普陀宗乘之廟核心建築群下方的大白臺,外觀三層,實為巨大的基座,高18米,底部用條石壘砌,臺壁上飾紅色梯形盲窗。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大白臺兩側均有石階通向巨大的基座頂部。西側為入口磴道,分為兩個52級折返,第一個52級臺階隱於白臺之內。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第二個52級臺階裸於白臺之外。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走完這104級臺階,到達大白臺頂部,代表可消除104種苦難(因108種之中的生、老、病、死不可避免)。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大紅臺西北角獨起一座圓形白臺,兩臺重疊式,高五層,下部兩層圓形白臺的頂部,又起一座直徑稍小的三層圓形白臺,視覺上與大紅臺建築群連成一體。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從紅臺上觀看,圓臺內為中空狀。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白臺之上聳立著高大的紅臺,高25米,上寬58米,下寬59米,七層,一至四層實心,均置盲窗,上部三層間隔開真窗、盲窗。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平臺上並排設立四根高大的嘛呢杆,杆上掛五彩經幡。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大紅臺南面正中自上而下嵌琉璃佛龕6個,即突出了大紅臺的中軸線,還寓意為乾隆60壽辰祝賀。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龕內供無量壽佛,黃綠相間。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紅臺頂部女兒牆下,東、西、南三面設黃琉璃佛龕99個,下側兩邊嵌黃琉璃篆“壽”,喻祝福80壽辰的皇太后福壽長久,萬壽無疆。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紅臺下置轉經筒與防火鐵海。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東側大白臺南端的突出部分為文殊聖境殿,其西北有門與大紅臺前平臺相通,內部建築早己坍塌。外壁為高四層的白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南面飾三層琉璃龕窗,東面為四層琉璃龕窗。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白臺東南角面闊五楹、進深三間的“文殊聖境”殿。曾設“雅曼達噶”壇,保佑皇帝戰無不勝。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白臺東側,是為僧人們迴避進廟上香的皇帝而設的臨時居所,稱為“啞叭院”。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紅臺西側為千佛閣,閣內供蒙古王公向皇太后敬獻的千尊佛像,中立《千佛閣碑記》,為乾隆三十五年御製。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白臺兩側均能登上紅臺,西側的階梯在臺內。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西側臺上入口。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東側階梯在紅臺旁。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東側入口。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東側入口內有兩條通道,一條通向天井、大紅臺內。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另一條通向白臺和御座樓的二層。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御座樓,位於大紅臺東側的高大白臺內,仿西藏布達拉宮德陽廈而建。白臺外觀四層,設四層盲窗,內為二層28 間的群樓,平面呈“凹”字形,中間為空井,面北正中突出三間抱廈為戲臺。此樓是乾隆皇帝來廟瞻禮、拈香時的休息場所。每逢皇帝及太后萬壽,都要在這裡演出藏戲,舉行各種慶祝活動。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權衡三界,位於東白臺兩層群樓之上的東北角,面對正中的“萬法歸一殿”,為重簷八角亭,頂覆鎏金魚鱗銅瓦。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簷下懸掛乾隆御題滿、漢、藏、蒙、四種文字的雲龍陡匾“權衡三界”。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內供吉祥天母鎦金銅質造像,高116公分,身騎騾子,故稱“騾子天王”。前後有兩個獸頭人身的小型造像,底盤為大海。兩側懸掛楹聯 “法界現神威即空即色,梵天增大力非住非行”,上頂橫額為“精嚴具足”。

全組造像耗用紅銅約600公斤、頭等金 葉57兩。吉祥天母為觀音變像,是達賴喇嘛的護法神,每年大年初一她騎著太陽下界巡視天下各方,驅除妖魔,保佑眾生平安。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洛伽勝境殿,位於東白臺頂層西北角、緊靠大紅臺,面闊五楹,進深一間,單簷斗拱歇山頂,黃琉璃瓦綠剪邊。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簷下懸掛乾隆御筆滿、漢、蒙、藏四種文字的“洛伽勝境”雲龍陡匾,門楣橫額為乾隆御題“妙德圓成”,殿內掛一至七世達賴喇嘛畫像。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東部白臺頂層全景。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萬法歸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殿,位於大紅臺中心,坐落在群樓正中的條石須彌座上,面闊、進深均為七間,平面正方形,南北正中三間,東西正中一間。周圍有迴廊,單翹單昂斗拱,重簷四角攢尖頂。上層收為五間,橫窗上枋為金龍和璽彩畫,簷下為單翹重昂斗拱。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簷下正中懸掛乾隆御書“萬法歸一” 雲龍 陡匾,用滿、漢、藏、蒙四種文體書寫。這裡是舉行重大宗教儀式和進行政治活動的場所。當年乾隆在這裡,接見了萬里東歸的土爾扈特首領渥巴錫一行,並由章嘉國師和漠北大活佛扎雅、班弟講經、說法,舉行盛大法會、祝壽等重要活動。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金頂,金碧輝煌的殿頂覆蓋如魚鱗狀的鎏金銅瓦,鎏金使用頭等金葉1萬餘兩,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富麗堂皇,極其雄偉壯觀。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下層簷鎏金銅瓦上的鎏金,曾被當年的日本侵略者用刺刀颳走,至今刮痕仍在,金瓦也因此而失去光澤,使之成為侵略者罪行的鐵證。據說後來的鬼子卻為此而斷送了性命,這就是應得的報應。也正因此事傳為神靈顯聖,才沒有人再敢效仿,使得金頂上層得以完整保存。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寶頂呈法鈴狀,屋脊飾以波狀鎏金瓦,萬字符(卍)鴟吻與正脊中央的“壽”字,寓意祝福皇帝、太后萬壽無疆。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大殿迎門置銅琺琅菩提塔,中央紫檀反花佛龕內供彌勒佛。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殿內主供鎏金銅質七歲釋迦牟尼等身像。靠北樹屏風,懸掛高三丈、寬一丈的巨幅絲緞繡佛教像,上頂高懸乾隆御題“萬緣普應”匾額。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金柱楹聯為“總持初地法輪資福勝因延上塞,廣演恆沙梵乘能仁宏願洽新藩”。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左右兩側為紫檀、紫銅壽字塔,供桌上擺五供、八寶、珊瑚樹等。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藻井上雕有獨龍戲珠,其龍珠為中空鉑金球。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萬法歸一殿四周為三層樓閣,每層44間,四面合圍,形成“回”字,亦稱群樓。東群樓面額“庋經之閣”,一層現供奉5尊菩薩,二層現展紫檀 九佛龕、銅鎦金喇嘛塔等佛教珍品。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西群樓面額“大乘妙峰”,一層現供5尊銅製觀音菩薩的化身綠度母雕像。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南群樓面額“秘密勝境”,一層正中現供五祖佛,是宗喀巴五個時代的造像,為殿內原物。東稍間供3尊菩薩和2尊顯宗本宗佛像,西稍間供2尊密宗佛像。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東西次間原各擺設一座八角紫檀木塔,俗稱“千佛塔”,通高19米,共9層,直通三層樓頂,塔內供銅鎦金無量壽佛1080尊,今展出的為仿製品。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北群樓面額“極樂世界”,西北角為四層,餘皆三層。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一層供奉金漆木雕三世佛和泥塑彩繪18羅漢。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東側一至三層各23級木樓梯直通臺頂,二、三層內布《萬里東歸》壁畫與展覽。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頂層出口處,設黃琉璃瓦綠剪邊歇山頂廡殿。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慈航普渡殿,位於大紅臺西北角最高處,為重簷六角亭,坐北面南,鎏金魚鱗銅瓦覆頂。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乾隆御題“慈航普渡”滿漢藏蒙四種文字雲龍陡匾懸掛於二層簷下,引喻觀音慈願如船,普渡眾生脫離苦海。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殿內設講經地坪,坪上供奉觀世音菩薩。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南部兩座重簷四角方亭,黃琉璃瓦綠剪邊覆頂,為“千佛塔”的罩亭。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亭內的寶塔從第一層一直通到頂端。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女兒牆上綴以琉璃喇嘛塔和八寶等飾物,突顯華貴豔麗,多姿多彩。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東部白臺,上中下三段皆為白色,綴以紅色梯形盲窗。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下部為內置出口梯道。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1933年3月,日本關東軍侵佔承德,並盤踞承德達12年之久,在此期間,侵華日軍在普陀宗乘之廟、永佑寺等多處古建築上刻字以炫耀武功,這裡便是其中之一,這也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國和肆意破壞文物的鐵證。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整座寺廟的脊獸與角獸均有別於其它寺廟,這也體現了與其它寺廟的不同之處。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普陀宗乘之廟,是為了敬重各族信仰,團結各族人民,乾隆皇帝御旨建造的這座“外八廟”中規模最大的皇家廟宇。

整座寺廟大小建築約60處,殿堂樓宇,星羅棋佈,依山面水,巧於利用地勢和景物襯托,佈局靈活,又不失莊嚴肅穆。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它是在漢族傳統建築的基礎上融合藏族建築特點建造的,是漢藏建築藝術交融的典範。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門票

門票:80元(含須彌福壽之廟及兩景區間電瓶車),淡季60元(11月1日至3月31日)。


交通

火神廟始發的12路、118路、118支均途經須彌福壽之廟站和普陀宗乘之廟站。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作者簡介:

李樹,男,承德縣基層糧食企業就職,於2014年1月退休。愛好攝影與旅遊,曾在本欄目登載新拍避暑山莊72景和承德十大景的傳說等系列作品。

【新拍】承德外八廟之五——普陀宗乘之廟

編輯:百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