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端思維困死的人

常被自己的低端思維困死。

我沒有高學歷,也沒有特長,我到那些人人都知道的大地方、好地方,有活路嗎?

會問這話,大概就在心裡將自己劃為低端了。在他心裡,這世上的好東西,只屬於高端人才,學歷耀眼,能力出眾。

這麼想,也沒錯,高端人才,當然得到多一些,到處受歡迎。一個人想成為這要的人才,不容易,甚至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可能。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種高端標準本來就是錯的。

在中國剛開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才起步的時候,高端人才的收入瞬間被低端者超越,曾有強烈的失落與不滿,有所謂的“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一說。

脫離需求泛泛而論,導彈當然高級,只有少數人精通,而茶葉蛋,只要不是傻子,人人會做,我甚至認為,傻子多教幾次,也會做茶葉蛋,茶葉蛋,就是這麼低級的東西。

但一加入需求因素,就會發現,你對導彈(軍火)毫無需求,對茶葉蛋(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卻不小,賣茶葉蛋的,滿足了人們的需求,獲得更高的收入,是符合市場邏輯的。

早年美蘇爭霸,在導彈這種高端階層,雙方政府玩命燒錢,蘇聯一點也不弱,衛星還更早上天。美國贏就贏在除了政府,還有市場,政府雖然在導彈上浪費了無數多錢,囤積了無人需求的核武器,但還有大量的私營企業,他們負責滿足國民的一切低端需求,不缺茶葉蛋(生活必需品),而蘇聯國民,為一條質量低劣的麵包,無窮盡地排隊,導彈再多也垮了。

有些人在市場上收入很高,但他並不符合你的高端標準,你不是會生氣?如果會,那你還沒有市場思維。

正常的市場思維是:只要你善於滿足市場的需求,就證明你是高端的,越是低技術含量上的突破,說明你的目光越是獨特:人人可做的事,你是第一個做的,你是做得最好的,當然證明你超級強大。

什麼是人才?權力的標準往往是錯的,你認學歷?高學歷的笨蛋多得是。你認年紀,年輕的寄生蟲並不少。

人才只有一個標準,自食其力就是人才。

自食其力意味著他滿足了別人的需求,所以有錢養活自己。這需求無論是造飛機,還是修馬桶,都不重要。

一個城市,自食其力的人越多,分工就越細,需求就更容易得到滿足,所有人的幸福程度都提升。

所以,城市管理者也罷,老市民也罷,對新來者的態度,我認為,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1、不要補貼。我對最近城市吸引人才的各類補貼,其實是不贊同的。我不贊同補貼高端人才,也不贊成對低收入者的福利。這些政策,根子裡破壞自食其力的風氣,福利如果過多,甚至只會吸引米蟲,敗壞一個地方的風氣。

2、不要設限。你來,歡迎,好好工作,好好活下去。活得好,全家幸福,恭喜你,希望你做得越來越大。活得不好,呆不下去,該離開就離開,去別的地方找出路。來去自由。

3、在稅收仍然存在的現實情況下,權利與納稅額同比例增長,達到一定程度,孩子可入學,可享受各類與戶口掛鉤的權利,達不到,則對不起。這樣,新老市民不會有階級衝突,認為新移民稀釋了自己的權利。

自食其力的都不低端,只有低端的觀念和低端的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