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高等教育變革

@ 鐵錚(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對於高等教育而言,不能僅僅滿足於疫情和災難發生之後的被動反應和倉促應對,而應該未雨綢繆,在社會應對突發疫情和各種災難中發揮積極引領和支撐作用。一是進一步調整學科和專業設置,面向未來可能發生的疫情和各種災難,強化應急管理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設置一批直接為應急管理服務的專業,同時在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等人才培養中強化危機管理和科學應對教育;另一方面,將危機管理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的基本素養列入教育教學計劃。二是強化疫情及災難發生後的積極響應機制,特別是在科學研究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為疫情和災難防控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三是在應對疫情和災難中更好地發揮智庫作用,力爭有更多的學者加入防控專家組,為科學防控提供智力支撐。四是建立健全危機管理志願者隊伍,加強日常的演練及培訓,力爭關鍵時刻能夠站得出、頂得上。五是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制定突發狀態下的教學預案,更加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 劉向兵(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黨委書記):

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必將給高等教育帶來深刻影響和變革。一是教育理念變革。思想政治教育要入腦、入心,用疫情防控的鮮活事例,引導學生更好地認識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制度優勢,充分理解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強化“四個自信”;要補上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人格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等短板。二是學科專業優化。要更加重視關乎民生和公益事業的學科專業建設。如果一個國家的醫生和護理人員嚴重不足、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匱乏、生命科學和醫學高端研究人才稀缺;社會工作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堪憂;人們動輒就為西醫好還是中醫好“開撕”,很難想象如何打贏這場阻擊戰。三是教育技術提速。學生不能返校學習,教育部推出了22個線上課程平臺、2.4萬門課程,各高校也都全力開發和運用技術手段,保證了“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和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為高等教育發展插上了翅膀,教育技術的變革慢不得、等不起、要跟上。

@ 李洪波(江蘇大學黨委副書記):

疫情當前,對於教育教學和日常管理來說確實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但也激發了高校變中求進和改革發展的新動力。一是深化互動教學的“新生態”。互動教學應通過信息技術支撐、資源優化配置、管理效能提升等,多維度組織“線上與線下融合、課內與課外融合”,實現更加立體、生動、高效的教育教學,讓其進入一種更加契合信息化時代要求的新生態。二是催生教師發展的“新動能”。高校教師應積極組建“學習共同體”,推動“小組學習、自主學習”,努力進行從“給予者、要求者、教授者”向“指導者、鼓勵者、組織者”的角色轉變。只有順應新環境、擔當新角色,才能進一步發展與成就自身。三是強化辦學治校的“新合力”。疫情當前,更迫切地要求各高校在各部門、各環節主動提升理念,完善運行機制,及時補齊短板,形成治理合力。應加快推進以師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以服務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科研深度融合,以智慧校園、數字校園的建設消除信息孤島,形成運營合力,確保辦學治校的整個系統效率和質量雙提升。

@ 任延明(青海大學副校長):

一是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越來越堅實。黨的領導是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最大優勢,各高校黨委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認真負責、靠前指揮,全面動員部署,全面加強工作。高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發揚鬥爭精神,自覺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充分發揮出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二是教育教學改革迎接新挑戰。疫情倒逼教育教學改革,“如何教好課、如何學好習”是對高校師生的最大挑戰,“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逐步樹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逐步提高。疫情過後,我們須對網絡授課的質量進行再評估,把一些適於網絡教學的優質課程保留下來。三是大學生思政工作體系更加完善。戰“疫”期間,學校黨組織、團組織主動進位、主動擔當,大力弘揚正能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輔導員、班主任與學生的聯繫更加緊密,成為學生可以依靠的主心骨。應急狀態下凝練出的學生管理、學生就業、心理輔導等寶貴經驗,將在大學生思政工作中發揮強大作用。

《北京教育》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