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瞭解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Roy Lichtenstein


3分鐘瞭解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Roy Lichtenstein


Roy Lichtenstein(羅伊·李奇登斯坦,1923-1997年),美國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作為波普藝術的代表藝術家,李奇登斯坦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漫畫和廣告風格結合的繪畫,借用當時大眾文化與媒體的意象,李奇登斯坦用標誌性色調和標誌性大圓點(Bendaydots)的手法來表現“美國人的生活哲學”,李奇登斯坦曾經說:我試著利用一個俗濫的主題,再重新組織它的形式,使它變得不朽。這兩者的差別也許不大,但卻極其重要。

3分鐘瞭解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Roy Lichtenstein

李奇登斯坦1923年10月出生於紐約,1949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學讀碩士。從1951年起從事波普藝術,也曾染指抽象表現主義,但沒有成功,遂從通俗題材中尋求出路。

李奇登斯坦的創作有一個很明顯的階段性過程。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主要以一種後期畢加索的創作手法來表現美國西部的風土人情。

3分鐘瞭解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Roy Lichtenstein

波普藝術產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西方,主要發生於英國和美國的一個藝術運動。而波普藝術一詞最早的出現是在1952—1955年間的英國,由倫敦當代藝術研究所的一批青年藝術家在一次討論會上首創。他們最初給波普藝術界定的特徵是:廣大公眾創造的都市文化是現代藝術創作的絕好材料,面對消費社會商業文明的衝擊,藝術家不僅要正視它,而且應該成為通俗文化的歌手。

3分鐘瞭解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Roy Lichtenstein

李奇登斯坦以平淡無奇的連環漫畫為基本題材,用丙烯顏料將它們複製放大,通過極為有限的平塗色塊和準確結實的黑色線描將它們忠實地描繪在畫布上,甚至連廉價彩色印刷工藝中的網點都被不厭其煩地複製了出來,這就是波普藝術大師李奇登斯坦最著名的藝術特色。

3分鐘瞭解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Roy Lichtenstein

60年代才開始真正的在現有存在的連環畫中找到了創作的靈感,最終從裡面分離出自己的藝術風格。也許我們會說他的藝術創作是一種投機式的成功,乍一想,似乎正確,但是他的創作並不是立足於此,而更多是運用這個創作理念,憑藉預先存在的原材料來暗喻式地間接表現大眾的社會生活,用藝術的形式來重新複製人們生活的境況。

3分鐘瞭解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Roy Lichtenstein

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在李奇登斯坦的畫筆下沒有了界線,使高雅的藝術民俗化,走向民間。這時候的李奇登斯坦更像一個藝術傳播者把藝術通俗化分解,綜合,最後推向社會,這也就更好地貼切了波普藝術的宗旨。也難怪乎,李奇登斯坦在美國社會上有如此的一個美譽——“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在此過程中,李奇登斯坦對西方一些繪畫大師的作品進行大規模的抽象變形,如畢加索、萊熱、莫奈、馬蒂斯等。

3分鐘瞭解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Roy Lichtenstein

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利希滕斯坦創作了大量的靜物作品,畫面中的靜物相互交錯、雜亂無章似的動態平衡,卻是一個個給觀眾無限聯想的利希滕斯坦符號。70年代早期,他的連環畫看來像反藝術,但他仍然保留了加上繪畫的機智與實驗的自由性。接著他畫了一批鏡子,這些作品有一種令人吃驚的現代感。

3分鐘瞭解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Roy Lichtenstein

由於這樣的藝術創作形式,李奇登斯坦成了一個備受爭議的波普藝術家。藝術評論家多爾蒂曾經在《時代雜誌》上撰文,將李奇登斯坦描繪成“美國最差的藝術家之一”,把他的繪畫作品形容成“藝術界中一文不值的挪用品”。

3分鐘瞭解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Roy Lichtenstein

科茲洛夫也在其發表於《國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認為:“李奇登斯坦的繪畫作品無知、惡劣、趕時髦、令人噁心——是目前最轟動一時的事物。”但是思想性的文字在事實面前會變得毫無說服力,也許正是由於外界的爭議,才會引起社會對他如此的關注。上世紀70年代時,一個叫克勞斯哈爾的保險商購買了李奇登斯坦60餘件作品,當時沒有一幅價格超過1000美元,到1976年時,這批作品的售價已經達到600萬美元。而在《福布斯》雜誌公佈2005年最貴的10件藝術品中,李奇登斯坦創作於1963年的《汽車裡》名列第九。作品的價格只是一個數字,但是價格的高低,在不考慮社會其他因素的情況下,至少也是衡量藝術價值的標尺之一。


3分鐘瞭解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Roy Lichtenstein


3分鐘瞭解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Roy Lichtenstein

-與生活的精彩時刻不期而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