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本有心南遷的崇禎為何最終未能成行?

崇禎末年,內憂外患,大明王朝統治風雨飄搖。

北有滿清八旗入關的威脅,西有闖軍百萬之逼近,在此危急關頭,擁有兩套班子的大明王朝,或許遷都南京,似還能留一個南北對峙的局面。可為何崇禎最終自縊煤山,也沒能南下重整旗鼓呢?

據《明史·周後傳》所載:

後性嚴慎。嘗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


帝問之,遂不語,蓋意在南遷也。

可見,謹慎的周後向崇禎提議南遷,崇禎雖然不語,卻也意動了。

崇禎年間,最早見之於史書的南遷之議就是由崇禎本人提出的:

“上一邊寇交織,與周延儒議南遷,命無洩。”

但這只是崇禎與周延儒的私下密議,後來由於天啟皇后張氏的堅決反對而不了了之。


明朝末年本有心南遷的崇禎為何最終未能成行?


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稱王於西安,國號大順,年號永昌,出征伐明。同日,崇禎召左中允李明睿討論禦寇之策。李明睿言:

“臣自蒙召以來,探聽賊信頗惡,今且近逼畿甸,此誠危急存亡之秋,只有南遷一策,可緩目前之急。”

崇禎聽後說:“此事重,未可易言。”

到了二月,山西大部和豫北彰德等府陷落,李自成大軍逼近京師,崇禎詔天下勤王,命廷臣上戰守之策。左都御史李邦華、少詹事項煜、右庶子李明睿建議南遷,誰知崇禎聽後大為光火,把他們大罵一通。

三月,南遷派再次建議,不過這次他們換了策略,要讓皇太子監國南京,擇大臣輔之。崇禎雖沒有表態,但也比較生氣,說:“國君死社稷,朕將焉往?

兵科給事中光時亨這時候跳出來大罵:

“奉太子往南,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

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亡巴蜀,在馬嵬驛士兵譁變,不得不殺了楊國忠,逼死楊貴妃,才算了結繼續上路,而太子李亨與老父親分道揚鑣,跑到靈武直接稱帝,尊唐明皇為太上皇。


明朝末年本有心南遷的崇禎為何最終未能成行?


光時亨這麼一說,就再也沒人敢說話,時間上也再來不及,沒多久李自成便兵臨城下。

為何崇禎有意南遷,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坐失良機,最後只能硬著頭皮“君王死社稷”?

遷國圖存,歷史上也並不是沒有,東晉永嘉東渡、宋高宗建炎南渡,這些都是成功的例子。這些例子雖然生動也可取,但放在明朝這個爛攤子上卻很難。

首先,明朝有歷史包袱,當年土木堡之變,也有議論南遷的,後來于謙主張包圍北京也取得了成功,自然那些提倡南遷的朝臣很長一段時間來都受到恥笑,徐珵就是其中的典型,就是景帝當初也嘲諷他說:“此議南遷徐珵邪?為人傾危,將壞諸生心術。”

這個歷史包袱很重,對於把名節看得比什麼還要重的明朝士大夫們,不願意再重蹈覆轍,揹負罵名。崇禎的心態此時也比較矛盾,抱著那麼點不切實際的希望,總是想著自己這麼努力,怎麼能幹出淪喪京師,被迫遷都這種“混賬事”呢?

但無論怎樣,崇禎作為大明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國家大政最終要由他決定,因此,南遷的成敗關鍵在於崇禎。從周後暗示,到崇禎與周延儒的密議來看,面對內外交困的嚴峻局勢,崇禎也是想南遷的。

但想南遷,卻又愛面子,這是崇禎的性格弱點。崇禎總是愛說點硬氣話,名義上不同意遷都,實質上是想把責任推脫給朝臣。雖然有那麼一部分朝臣領會了崇禎的意思,但大部分要麼為名所累,要麼順著崇禎話裡的意思表錯了心意,最終導致了崇禎願望的落空。


明朝末年本有心南遷的崇禎為何最終未能成行?


另外,崇禎性格多疑,當斷不斷,每當廷議不決、大臣爭執時,他就猶豫了,想著這些人是個什麼意思,有啥子目的,便不能決斷,貽誤時機。就如上面危急之時,建議太子南京監國,崇禎就開始懷疑,這些混賬玩意是不是想要放棄我,另投太子門下了?

很多事情,壞就壞在好面子和猜忌上面。在崇禎十七年的執政生涯中,儘管他兢兢業業,一天996的工作,但大部分要他決斷的大事,他想著的都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找人背鍋,誰提議,誰負責。出了事,就立即把當事人給斬了了事,從不檢討自己的問題。

多疑則使得他把整個中樞輔政機構搞得一塌糊塗,17年換了五十多個內閣首輔,一屆班子一件活沒幹完,就被攆下臺了,等下一個班子事務都還沒熟悉,又下臺了,這樣的行政機構,又能做成什麼事情?

想南遷的崇禎,最終卻壞在自己的性格上面,所以,還是那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