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9歲男孩打碎了玻璃,不敢告訴家長,選擇跳樓自殺。

尹建莉曾說:童年需要“試誤”,需要孩子“不聽話”。不允許孩子犯錯誤,要孩子事事聽命於家長,這猶如不允許學走路的孩子摔跤一樣,是以暫時的、表面的完美取代長久的、內在的完善。

01 父母對待孩子錯誤的態度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相信大家對這個新聞還記憶猶新,一個9歲男孩因為打碎了學校消防栓玻璃,不敢告訴家長,給奶奶留下一張簡短的字條,選擇跳樓自殺。

這份遺書中寫著“奶奶,我知道要受到懲罰,所以我跳樓了”。


悲劇:9歲男孩打碎了玻璃,不敢告訴家長,選擇跳樓自殺。


我們會說孩子太傻,一塊玻璃而已,怎麼不能坦白告訴父母呢?

也許是怕父母責罵,怕父母失望。我們不知道孩子之前經歷過什麼,以至於他寧可結束生命,都不能讓父母知道自己做了錯事。

如果這個男孩的父母在他小時候就能心平氣和的面對他的每一次錯誤,不動怒、不發脾氣、不給孩子貼標籤,表達出對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和包容。

那孩子們折損生命的做法就會少很多,故事將會是另一種結局。


悲劇:9歲男孩打碎了玻璃,不敢告訴家長,選擇跳樓自殺。


就在兩天前,我去逛超市,碰見一個母親滿腔怒火的衝自己的孩子大吼“你是幹啥的,沒見過你這麼笨的孩子”,旁邊圍著幾個吃瓜群眾。

原來,她的女兒不小心碰到了貨架上的盤子,掉下來兩個,摔碎了。按照超市的規定是要她們賠償的。

我瞅了一下盤子的價格標籤,18.8,兩個需要賠37.6元。我還沒來得及多想,那個媽媽又喊:

“三十幾塊錢,我們買啥不好,非要賠給別人。我告訴你,以後,我再不會帶你來超市。”

四周到處瀰漫著憤怒的氣息,還有那個小女孩瑟瑟發抖的身影。


悲劇:9歲男孩打碎了玻璃,不敢告訴家長,選擇跳樓自殺。


有時候,成人的心理比孩子更加脆弱。在那樣的環境裡,面對旁人的眼光,售貨員的責難,母親應該要做的是先對外,承擔一個監護人該盡的義務。

然後轉過身來安撫受到驚嚇的孩子,告訴她,沒有關係,每個小孩子都打碎過東西。只要知道以後如何做才能避免把貨架上的東西撞下來就好了。

可這個媽媽面對孩子的失誤立刻就表達出了負面的情緒,完全不顧及旁人的眼光和孩子心裡的感受。

我們可曾想過,正是因為父母無法心平氣和的面對孩子的小錯,導致孩子以後犯了更大的錯就不會告訴我們。

久而久之,孩子要麼會為了避免捱罵不斷的掩蓋自己的錯誤;要麼變成一個唯唯諾諾的討好者,以他們的自尊為代價去取悅大人。

02把孩子的每一次失誤都當成成長的機會。


悲劇:9歲男孩打碎了玻璃,不敢告訴家長,選擇跳樓自殺。


蘇聯作家盧納察爾斯基曾說過:“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誤乃是取得進步所必須交付的學費 ”。

如果我們把犯錯誤看作一個學習的機會而不是什麼壞事時,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就會變得容易的多。

上週星期天晚上,我的女兒在客廳扮演小廚師,擺弄著自己的小餐具,製作精美食物。

做好後還要騎著扭扭車送到我們手裡,這期間有兩次玩具掉到了地上。這個時間往地上掉東西會打擾樓下鄰居休息,我提醒了她一次,她爸爸提醒了一次。

儘管女兒已經非常小心了,玩具還是從扭扭車後面掉到了地上。

我停下手裡的工作,走過去拍著她的小腦袋問:“你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不讓玩具掉下來呢?“

小傢伙想了想說:“媽媽,我們在扭扭車後面做一個像外賣叔叔那樣的箱子吧,那就不會掉了。”

我開心的笑了,翻箱倒櫃找了繩子,一個小筐,結結實實的綁在了她的小車後面,接下來的半小時,女兒一次也沒有把玩具掉下來過。

通過這件事,她知道了如何做才能不讓錯誤繼續發生,如何做才會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讓自己玩兒的更開心。

我想,如果那天我在她屢次犯錯後站起來衝她吼,質問她為什麼這麼不小心,這麼笨,趕緊去睡覺,不許再玩兒。

那孩子除了含著眼淚迅速把玩具收拾掉之外,還會做什麼。她以後都不會在我的面前玩兒這個遊戲了,童年的快樂也隨之又少了一份。


悲劇:9歲男孩打碎了玻璃,不敢告訴家長,選擇跳樓自殺。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提到女兒園園的一件事讓我記憶深刻。

園園的奶奶家在內蒙古牧區,那裡沒有自來水,平時都是從院子的水井裡打水,再把水存在廚房的水缸裡,一家人用。

大人都知道缸裡的水要用小瓢去舀,可園園要洗手,就直接把臉盆伸進了水缸,由於臉盆外面長時間沒有擦很髒,這一下一缸水都被汙染了。

奶奶和媽媽看到,都下意識都驚呼一聲,園園頓時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媽媽和奶奶趕忙笑著打趣,城裡的孩子只會擰水龍頭接水喲,還不知道大水缸裡的水怎麼用呢!

那一天,園園從媽媽和奶奶那裡學到了,大缸裡的水是用小瓢舀的,還知道了牧區的水是哪兒來的。

小姑娘把奶奶院裡的雞、羊、豬各自的飲水池裡都加滿了水,還和爸爸用了一下午的時間把水缸裡的水重新換了一遍。

沒有什麼比父母對自己的包容和理解更讓孩子感動,也沒有什麼能比孩子從失誤中得到收穫更令父母歡欣鼓舞。


悲劇:9歲男孩打碎了玻璃,不敢告訴家長,選擇跳樓自殺。


園園之所以能連跳兩級,被評為北京市市級三好學生,16歲參加高考就能同時被兩所名校錄取,並在美國常春藤萌校攻讀碩士學位。這一切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分不開的。

正如尹老師所說:“每個失誤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導,她只要感到不對,就一定會從中收穫經驗和教訓“。

03 父母對待錯誤的方式不同結局也大不相同

美國教育家,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在她的著作《正面管教》中曾提到:

好友馬丁內斯太太在得知6歲的兒子偷了東西后,沒有立刻質問懲罰孩子。

而是找了一個沒人打擾的時間,單獨跟兒子交談。她溫柔的把兒子抱在懷裡,問他,是不是從商店裡偷了一袋泡泡糖。

隨後,她向孩子講述了自己在上五年級時,曾經也從商店裡偷過一塊橡皮,她當時心裡很內疚。

兒子反問:“商店裡有那麼多泡泡糖,拿一塊有什麼關係“?

面對兒子的疑問,馬丁內斯太太引導兒子去思考,店主要賣多少泡泡糖才足夠支付房租、員工工資、倉儲積壓以及一家的生活費用。

兒子驚訝地告訴媽媽,他從來沒想過這些。

她還跟兒子討論了,如果自己家裡的東西被別人拿走,他們心裡又會如何?

兒子發自內心的表達不喜歡別人拿自己家的東西,也表明自己以後再也不會偷東西了,他還提議要去商店為自己偷的東西付錢。

馬丁內斯太太沒有指責、羞辱或者說教,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大到令兒子覺得自己是個壞蛋。

她客觀的從社會責任感的角度去跟兒子探討,引導兒子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做法,並及時做出補救。


悲劇:9歲男孩打碎了玻璃,不敢告訴家長,選擇跳樓自殺。


相反,很多父母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偷東西后,第一反應是感到羞辱、憤怒,一定要把這小子狠狠收拾一頓,讓他知道自己錯了。

我的堂弟,小時候第一次偷錢,被他爸用皮帶狠狠打了一頓。可這小子並沒有徹底改掉這個毛病,反而另闢蹊徑,動歪腦筋想如何偷才能不被父母發現。

每次事情敗露後,他的爸爸除了暴打一頓,就是不停的嘆息,怎麼養了這麼個不爭氣的兒子。

他實在想不明白,明明每次打的都不輕,兒子為什麼就是改不掉偷錢的毛病呢?

美國兒童教育家海姆·吉諾特曾說:“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

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悲劇:9歲男孩打碎了玻璃,不敢告訴家長,選擇跳樓自殺。

作為家長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為什麼不先去了解孩子偷東西的原因,我們只知道不許孩子做出這樣那樣的錯事,然而這些事件反應出來的心理問題卻一次次的被父母忽略。

作為父母,我們最需要說的是“沒關係”,我們要用包容接納的態度去面對孩子的小錯誤,給他們一個寬容的微笑,引導孩子從這個過失中得到經驗,每一次過失都是孩子獲得成長經驗的好機會。

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避免孩子犯更大的錯誤,才能把悲劇扼殺在搖籃裡。

我是時光悅然,分享育兒心得,解析育兒誤區,傾聽你在育兒過程中的心酸與喜悅,歡迎留言,喜歡的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