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高情商,不过是委屈自己将就他人

你好呀,我是野生数学家。

你一定听说过某某某情商高,某某某主持人巧妙圆场之类的故事。每每看到这些,除了感叹故事主角脑子好使之外,都会忍不住想,要是我能这样该多好。你说巧不巧,每每这样的故事结尾,刚好有个课程教你怎样提高自己的情商,并告诉你,这些人之所能成功,和高情商有相当大的关系。

所谓高情商,不过是委屈自己将就他人

虽然社会上一直情商情商的说个不停,但我自己并不认可情商的概念,换句话说,我认为这是一个伪概念。就跟某些商家为了卖保健品,生造出一个医学上并不认可的“宿便”一样。但为了说明某些事,我还是尝试着用你们所谓的情商来讲,这没办法,只能用魔法打败魔法。先百度一下情商的定义: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其包括导商(LQ)等。

但大多数人对情商的感知,主要体现在会为人处事方面。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把所有人都安排的妥妥当当,让所有人都开心,好一个大圆满的结局。虽然,关于某某某高情商的故事,并不时刻发生,某某某也不是时刻保持着高情商的状态。但这并不影响很多人以为他们时刻都这样,也并不影响一些以此为目标的人,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时时刻刻练习,以至于每说一句话都精雕细琢,力求达到丝滑圆润的程度。与其这样,不如把情商这个概念换成我们口中的“圆滑”更妥帖,更符合国人情况。

所谓高情商,不过是委屈自己将就他人

我有个朋友,觉得自己情商挺低的,发朋友圈求助,希望我们推荐一些能提高情商的书,或者课程子类的。我想这哥儿们大概是被谁打击了,就私信说:“如果觉得自己情商低,千万不要去学习高情商,包括那些课也别买,因为大多数高情商都是以牺牲自己的情绪为代价,让周围人觉得满意,久而久之,你就成了讨好型人格。其实大多数时候,低情商那种六亲不认的性格还能成大事,不要被社会上那些宣扬高情商的给骗了,这个时代宣扬高情商就像宣扬道德一样,都是为了让你考虑对方的感受。”

所谓高情商,不过是委屈自己将就他人

凭什么要以别人的情绪,别人的感受为主呢?一个人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是能体现出素养,获得别人的好感,但这东西,不可以作为人与人相处的主要手段。高阶的情商,是既能在合适的时候让人舒服,也能在需要的时候让人敬畏。这需要长久的经历和顿悟,是一个自然而然地进化过程,前提是自己还不算笨。

但一个人为了让自己跟别人相处融洽,而专门学习此道,只会迷失自己,变成一个讨好者,委屈自己,将就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