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方案出爐 計劃3年改造85個老舊小區……

溫都訊 今天,記者從市住建局瞭解到,按照最新出爐的《溫州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稱“行動方案”),至2022年底,全市實施改造老舊小區85個,居民樓781幢,改造面積250萬平方米,受益居民2.43萬戶。其中,全市2020年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2個,開工20個。

據瞭解,龍灣區狀元街道龍躍社區華塑大樓、文成縣大嶨鎮縣前社區縣前街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經開工。

2000年後建成的小區,符合條件也可納入改造範圍

哪些小區可以納入改造範疇?根據行動方案,我市將重點改造2000年前建成的、且未列入棚改計劃或5年內未列入徵收計劃的老舊住宅小區。2000年後建成的使用功能不齊全、配套設施不完備、物業管理不完善且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小區,也可納入改造範圍。

擬通過拆除新建(改建、擴建、翻建)實施改造的棚戶區(居民住房)以及居民自建住房為主的區域和城中村不屬本次老舊小區改造的範疇。

溫州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以確保老舊小區居住安全、完善居住功能等為重點改造內容,主要包括建築立面、道路交通和停車、管網通信系統、景觀綠化、養老服務設施、社區服務體系等6大類。

按照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3種類型,根據老百姓的需求,因地制宜、因項目而異來確定改造內容。其中,基礎類改造內容主要解決小區功能性、安全性等迫切問題,確保小區基本功能的正常運行,滿足居民公共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完善類改造內容主要考慮滿足居民改善型生活需求和生活便利型需要,改善公共空間和公共環境,打造宜居環境;提升類改造內容主要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的統籌配套,豐富小區及周邊配套服務的供給,滿足居民的社會服務要求。

原則上居民要出資參與本小區改造

改造的資金誰來出?根據行動方案,各縣(市、區)要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基礎類改造內容予以重點支持,完善類改造內容政府適當給予支持,提升類改造內容引導社會市場主體投入,政府重點在資源統籌使用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另外,除了省市縣的財政補助,原則上居民要出資參與本小區改造提升工作,具體通過個人出資或單位捐資、物業維修基金(補交)、小區公共收益等渠道落實。

同時,吸引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通過多渠道融資方式籌集改造資金,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探索引入市場化、專業化的社會機構參與老舊小區的改造和後期管理。鼓勵供電、供水、供氣、排水、網絡通信、有線電視等經營單位投資老舊小區管線整治改造,提升服務質量。

補齊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配套設施短板

這次疫情的影響,在行動方案中也有所體現。

行動方案要求各縣(市、區)要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配套設施等方面的短板,重點解決小區防疫功能不完善、公共空間防疫設施不足、防疫管控不到位等問題。

將汙水管網、化糞池改造作為小區改造的必選內容,以切斷病毒通過汙水管道傳播擴散的途徑。鼓勵業主對各戶室內排水系統缺陷部位進行改造,完善戶內排水系統和地漏的封閉功能,避免病毒氣溶膠通過排水口反溢到室內。

在不影響消防安全、住宅日照的前提下,合理增設衛生服務站等公共配套服務場所。合理配置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加強垃圾回收站點改造提升,滿足衛生防疫需要。統籌物流末端配送設施、快遞存放場所設置,為小區防疫生活物資配送提供便利。

據瞭解,4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露,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比去年增加一倍,重點是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區。各地要統籌負責,按照居民意願,重點改造完善小區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提升社區養老、托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建立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改造資金的機制,中央財政給予補助,地方政府專項債給予傾斜,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改造運營。

溫都記者 呂進科

編輯 孫立彭

校對 嚴嘉瑜

版式 邵海若

審核 李雪鋒

溫州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方案出爐 計劃3年改造85個老舊小區……

《溫州都市報》2020年4月21日第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