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講座第十七講」“同鄉同業”與鄉村振興

「人類學講座第十七講」“同鄉同業”與鄉村振興

人類學系列講座第十七講

「人類學講座第十七講」“同鄉同業”與鄉村振興

主講人:吳重慶(中山大學華南農村研究中心教授)

主持人:阮雲星(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講座時間:2019年10月14日(週一)19:00——21:00

講座地點: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基礎圖書館三樓國立浙江大學廳

主辦單位:浙江大學社會學系

協辦單位:浙江大學圖書館、浙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浙江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主講人信息:吳重慶,福建莆田人,中山大學哲學系、中山大學華南農村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近著有《孫村的路》(法律出版社,2014)、《無主體熟人社會及社會重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The Path to Sun Village(Brill,2017)等。

講座內容簡介:“同鄉同業”是指同一區域的人群依託鄉土社會網絡,在鄉土之外從事相同行業或同一產業鏈的經濟活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地尤其是浙閩粵沿海地帶的鄉村,相繼出現了不同類型的“同鄉同業”現象,其中蘊含社會變遷及區域社會構造的豐富信息。“同鄉同業”鄉村大不同於空心村,其經濟活動深度嵌入鄉土社會,形成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同鄉同業”生動展現了以產業振興帶動社會與文化振興的鄉村振興戰略。

排版:曾貝

「人類學講座第十七講」“同鄉同業”與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