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一、基本概念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的活体随作物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

二、 种植者理解

①作物在土表层以下部分发生的病害;②源自但不限于土表层的病害;③源自地上部分,发生于地表层以下的病害;④种子带病引发的根茎病害

三、土传病害有哪些

①根部:

根腐病、白绢病、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青枯病、全蚀病、根肿病、猝倒病、赤霉病、黑痣病、黑胫病、恶苗病、稻瘟病、姜瘟病、病毒病

②茎叶花果:

蔓枯病、病毒病、黄萎病、枯萎病、疫病、黑痣病、黑胫病、黑穗病、纹枯病、菌核病、赤霉病、全蚀病、黑穗病、青枯病、立枯病、稻瘟病、恶苗病、白绢病、灰霉病

③地下块茎、块根、鳞茎、果实、种子:

疫病、疮痂病、粉痂病、环腐病、果腐病、黑痣病、黑胫病、白绢病

④地表层(茎基部):

茎基腐病、猝倒病、菌核病、黑胫病、黑痣病、恶苗病、稻瘟病、白绢病

四、根部病害的侵染病原有哪些

①真菌:

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疫霉菌、芸薹根肿菌、粉痂菌、赤霉菌、灰(稻)梨孢

②细菌:

疮痂链霉菌、环腐棒杆菌、软腐欧文氏菌黑胫亚种、青枯甲单孢菌

③病毒:

花叶病毒、条斑病毒

④根部线虫病:

根结线虫、包囊线虫

五、土传病害病原有哪些

镰刀菌Fusarium spp. 与 Fusarium sp.

①F. oxysporum尖孢镰刀菌 巴拿马病、西瓜枯萎病

②F. solani腐皮镰刀菌 西洋参

③F. graminearum禾谷镰刀菌

④F. fujikuroi水稻恶苗病

⑤F. moniliforme串珠镰孢水稻恶苗病

⑥F. Proliferatum 层出镰刀菌 玉米穗病、油茶根腐病

⑦F. Equiseti 木贼镰孢

⑧F. Culmorum 甜菜根腐病

⑨虾黑鳃病F. Oxysporum

六、土传病害图解

1、半知菌

丝核菌Rhizoctoniaspp.

各种根(茎花果)腐病、枯萎病、立枯病、纹枯病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水稻纹枯病、辣椒纹枯病

2、子囊菌

核盘菌 Sclerotinia spp. 菌核病、白绢病

链核盘菌属 Monilinia ssp.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向日葵菌核病、花生白绢病

3、鞭毛菌卵菌纲霜霉目

腐霉属Pythium spp.

腐烂病、猝倒病、根腐病、枯萎病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菜豆猝倒病、辣椒猝倒病

4、鞭毛菌卵菌纲霜霉目

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

根腐病、茎腐病、果腐病、疫病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马铃薯晚疫病、辣椒疫病

5、真菌

灰葡萄孢菌Botrytis spp. 灰霉病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6、真菌

根霉属Rhizopus spp. 软腐病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萝卜软腐病、甘蓝软腐病

7、细菌

欧氏杆菌属Ervinia十字花科软腐病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白菜软腐病、大蒜软腐病

8、细菌

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omycota spp.根肿病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白菜根肿病、萝卜根肿病

9、细菌

拉尔氏菌Ralstonia spp.青枯病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烟草青枯病 辣椒青枯病

10、线虫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瓜类根结线虫、番茄根结线虫

11、线虫

胞囊线虫 Heteroderas pp.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土传病害种类多,危害逐年加重,正确认识才能有效防治

马铃薯胞囊线虫、大豆胞囊线虫

七、土传病害的危害

1、损害根部结构;2、影响根部生长发育;3、引发根部畸形;4、抑制根部吸收和输送营养功能;5、阻断根部激素合成和传输;6、造成根部坏死;7、形成病原活体转移通路;8、为病原提供休眠场所

八、根部病害发展趋势

1、逐年加重:①由单一病原向复合病原发展;②由小田块向大田块发展;③由营养生长期向生殖生长期发展;④由经济作物向大田作物发展;⑤由一年生作物向多年生作物发展。

2、原因:①连作障碍;②土壤恶化、降低或失去基本特性;③滥用农药化肥,过量或缺少,不平衡施肥;④作物健康状况恶化,抗病抗虫功能削弱;⑤滥用叶面、冲施肥延误病情、服务缺失、误诊

九、最佳防治对策


土传病害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为最佳途径,任何一项措施应考虑的核心问题应是土壤中病原菌和有益生物的平衡,任何破坏这一平衡的措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农业防治包括轮作倒茬、应用抗病品种、增施腐熟有机肥、使用甲壳素类肥料等有利土壤微生物繁殖的措施。

来源:公益植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