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學習

一次,孩子的媽媽拿著一份錯誤率近50%的試卷,很苦惱的問:該怎麼辦?也許,很多學生和家長都面臨過這樣的苦惱,明明已經很努力一遍又一遍的背過了,考試的時候還是記不住;我們認真的讀書,記筆記、劃重點,以為已經掌握的知識,看完發現並沒有記住多少。

如何高效學習


《認知天性》這本書指出了我們在學習中使用了錯誤的方法,導致看上去很努力,其實做了很多無用功。本書是由11位認知心理學家合作完成,通過大量案例向大家介紹經過研究證明了的高效學習方法。

有人說:學過、教過、用過才是自己的知識,這正是本書中所描述的學習的本質——讓獲得的新知識或新技能,在腦子裡隨時待命,並和已有的知識產生關聯,在以後遇到問題時,思路清晰,條件反射般隨時調用。比如:剛開始學車的時候,你需要記住每個動作的要領,起初每做一個動作,都需要回憶動作要領;經過一段時間,當你變成”老司機”後,所有的動作都變成了自動化的操作,不需要多思考,一坐進駕駛室,你就知道怎麼把車發動,在路上也不用提醒自己什麼時候該踩油門,什麼時候該踩剎車,甚至能在危機時刻也能做出準確判斷。

如何高效學習


本書的一個重要的觀點:要想學以致用,就必須記憶。學習的過程有三個關鍵步驟:編碼、鞏固、檢索。簡單來說就是記憶的儲存,從短期記憶鞏固形成長期記憶以及記憶提取的過程。而我們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反覆閱讀、集中練習。比如通過反覆閱讀來背誦,比如老師經常給學生布置作業就是把生詞抄3遍。這種方法有效果嗎?有,它能幫我們“臨時抱佛腳”,通過考試,甚至獲得高分。但實際上,這種方法達不到真正的精通,也不會產生持久的記憶,考完試過不了多久就忘了,而且會讓我們產生錯誤的認知,以為自己掌握了知識,

那怎麼樣才能學得更好,記得更牢呢?書中介紹的第一個方法是:

1、檢索

最常見的檢索就是考試,考試是令人不快的一件事,但它是一個主動檢索過程,可以增強記憶,而且檢索花費的心思越多,收益就越多。這也是

本書的另外一個重要的觀點:輕鬆的學習是沒有效果的,耗費心血的學習才是深層次的,效果也更持久。除了考試,反思、回憶、覆盤,這些都是檢索。研究表明,我們剛讀過或聽過的東西,有70%左右會在極短的時間裡被忘掉,之後,遺忘速度開始變慢,剩下30%左右會被緩慢遺忘。中斷遺忘過程的辦法就是檢索。遺忘就好比在繩子上串珠子,珠子會掉下來,而檢索,就是在繩子上打結。


如何高效學習


檢索有三個要點:首先,要想達到最佳效果,就必須重複多次檢索,其次檢索之間要有間隔。間隔多長時間才夠呢?只要出現一點兒遺忘就行了,睡眠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隔一天應該是不錯的做法,但也不宜過長,遺忘的太多就相當於重新學習了。再次,檢索需要獲得反饋,用客觀的工具消除假象,調整你的判斷。比如考完試,需要根據標準答案批改一下,確保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知道什麼,能做什麼,還需要做什麼。這一點很重要,人的元認知是很容易出現假象,造成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情況。

2、穿插

書中介紹的第二個方法是穿插,學習時穿插安排兩個以上不同類型的主題或技能有助於長期記憶。它同樣也提供了一種間隔,而且有助於發展人們辨識不同問題的能力,也是在培養人們從不斷增加的解決方案中尋找合適工具的能力,有助於學習者超越暫時性記憶,步入更高層次的概念性學習,並把它們應用到實際情境中。

3、細化

第三個方法是細化,細化是在新資料中找到其他層面的含義的過程,舉例來說:把資料和你已知的東西聯繫起來,用自己的語言向別人解釋。細化會提高你對新資料的掌握程度,能增加心智線索的數量,方便你在以後回憶並應用這些資料。

書中還有一些其他方法,比如生成、反思、助記等我就不在此詳細介紹了。有興趣,特別是家裡有學生的同學推薦讀一讀本書。

總結一下,想要學以致用,就必須記憶,想要記得牢,更高效的方法是有間隔的重複檢索,穿插練習和細化。我們可以嘗試一下:每次讀完一段,把書合上,停下來想一想:剛才我讀了些什麼?是關於什麼內容的?我有哪些收穫?...然後在初次閱讀過後,隔一段時間再閱讀,感受一下這樣做會帶來哪些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