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三百,思無邪:那些藏在《詩經》背後的情愫

《詩經》作為我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無論是在文學方面還是歷史方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從文學方面來說,《詩經》中的每一首詩都是一個故事,都有著獨屬於自己的情感態度。孔子曾說過:“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中那些情感態度,美刺精神,都藏在一首首詩的字裡行間。

詩三百,思無邪:那些藏在《詩經》背後的情愫


“六經”是西周春秋時代巫覡文化、史官文化、禮樂文化的孑遺,在產生之時就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影響。後來通過孔子的整理,並逐漸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六經”的經典化過程就此開始。《詩經》作為六經中最早完成經典化的一部作品,對當時和後世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一、《詩經》的創作與產生過程

《詩經》共三百零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關於《詩經》的來源,有三種說法,一是采詩說,二是獻詩說,三是刪詩說。由於時代久遠,眾說紛紜,難以考證。因此《詩經》的來源到底是什麼,恐怕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便是蒐集、整理、編定《詩經》的,應該是以周太師為首的樂官。

《詩經》的成書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春秋早期,《詩經》中的《風》、《小雅》、《大雅》和《頌》這幾部分都是單獨成冊的,為分編,各自成書。到了春秋中後期,這幾個分編逐漸合起來,並以“詩”為總名。在這之後,總共經歷了三次結集,大約到了齊桓公時期,《詩經》最終才編纂成書。

二、先秦諸子與《詩經》

先秦諸子與六經的關係匪淺,尤其是《詩經》。若說與《詩經》關係最深的,便是儒家了,其次是墨家。這是因為六經是由儒家學者的整理和傳承才得以成為傳世經典,雖然墨家也有所傳承,但是並不像墨家那般系統,因此沒有掌握六經闡釋的話語權。

說起儒家與《詩經》,孔子是一個不得不提起的人物,因為在詩經的創作說法中,刪詩說是與孔子有著密切的聯繫。此外,在著作《論語》一書中,可以多次看到孔子對《詩經》的評價,孔子是第一個將《詩經》應用到教學過程中。

詩三百,思無邪:那些藏在《詩經》背後的情愫


儒家的另一個代表性人物孟子,也與《詩經》有著很深的聯繫。在《孟子》一書中,孟子多次引《詩》,認為《詩》是用來以意逆志和知人論世的,由此可見,在孟子那裡,《詩經》的地位是很高的。

作為集大成者的荀子,對《詩經》也有著自己的看法,認為《詩經》是用來言志的,把《詩》與《書》、《禮》、《樂》上升為百王之道

其次便是墨家了,在墨家的相關著作《墨子》一書中,較早地以《詩》《書》禮樂並舉,並在書中較多地引用《詩》《書》,且費了不少筆墨,因此是研究《詩》《書》傳播的重要史料,有著史料價值。

關於先秦諸子中其他幾家對《詩經》的看法,雖不像上面幾家那麼重視,也並非蔑視,只能說是因為立場不同、觀點不同罷了。

《詩經》還是那部《詩經》,無論先秦諸子怎麼看待它、怎麼去闡釋它,它的本質還是那樣,那些情感態度也不會發生改變。

詩三百,思無邪:那些藏在《詩經》背後的情愫


三、《詩經》背後的情愫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河中沙洲,雎鳩互鳴;采采少女,美麗嫻靜。翩翩少年,心神不定;此情此景,畫意詩情。

《關雎》者,《風》之始也,《經》之首也。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詩篇中求而得之時的“鐘鼓樂之”,體現的是古人那“發乎情止乎禮”的含蓄內斂。


詩三百,思無邪:那些藏在《詩經》背後的情愫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

初讀《無衣》,便為其氣勢所震撼。都知秦人尚武,其忘生輕死的氣概,從這首詩中可見一斑。當大敵當前時,他們聽從王的號召,前去作戰,可見其愛國主義與英雄情懷。其中“與子同袍”一句,顯示出他們團結協作同仇敵愾的一面。全詩是以戰鬥的激情為主旋律的,讀起來令人慷慨激昂,熱血沸騰。全詩旨在歌頌,具有極大的鼓舞力量。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木瓜》中所表現出來的,是人們對情意的珍重。所謂“言人有贈我以微物,我當報之以重寶,而猶未足以為報也,但欲其長以為好而不忘耳”,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吧。我以珍寶來回贈你,並不單單只是回贈而已,更重要的是想要讓你明白我的心意,希望我們之間的情意能夠長久。古人所看重的,並非這些身外之物,而是那份真摯的感情。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鹿鳴》是古人在宴會上所唱的歌,展示了一幅君臣之間其樂融融的氛圍,同時也能看到君王對賢才的渴求。這是一首宴饗之樂,讀來令人歡樂舒暢。同時,我們透過《鹿鳴》這首詩,也可以對周朝的宴饗之禮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詩三百,思無邪:那些藏在《詩經》背後的情愫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是一首諷刺詩,將衛國統治者與老鼠相比,連用三個“無儀”“無止”“無禮”,可見其諷刺感情強烈。《相鼠》一詩就是對衛國統治者的痛斥,具有強烈的現實戰鬥性

我取出那一罈名為《詩經》的酒,細細品那醇香。無論是“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中女兒家細膩的心事;亦或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裡將士們對故鄉的思念;更不要說“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所展現的夫妻之間美好的愛情,都足以回味良久,令人沉醉其中。

《詩經》中有許多故事,那些情感態度就藏在字裡行間,藏在泛黃的紙張上,藏在墨香之中。《詩經》留給後人的,不僅僅是那些優美的文字和被人稱讚的結構,還有背後的情感態度,這些都給後人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它為後世留下了諸多文學題材和可學習的結構,以及那些蘊含其中的情感和態度。


詩三百,思無邪:那些藏在《詩經》背後的情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