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小岛经济学》——4.棚屋价格高涨造成的危机

银行开始盯上了岛上的沉睡着的棚屋贷款市场,首先人们确实是开始需要更新、更大、更美观的棚屋的,以前都是储蓄很多年然后一次性购买一个新的大棚屋。现在银行开始向信誉好的岛民提供棚屋贷款,即使借款人目前的储蓄低于棚屋价格也没有关系,他们不用再等,可以提前住上大棚屋。但这里,棚屋贷款不同于商业贷款,是无法提高生产力的。但这个贷款的安全性高,棚屋就是抵押物。即便如此,还是需要首付款以降低银行风险。但如此,富人就更容易贷到款,而穷人会觉得自己使用岛上的财富权利被剥夺了。

读书笔记之《小岛经济学》——4.棚屋价格高涨造成的危机

政府开始介入,因为这是很好的竞选议题,让政府帮助每个人获得棚屋贷款。棚利美和棚地美诞生了,他们为棚屋做担保,于是贷款利率和房贷标准开始急剧降低,银行只需要将贷款给“两棚”,风险降低。同样,学校也是一样,因学校觉得拥有政府背书的助学贷款进而大幅提高学费,而大多数经济学家还鼓吹这是学位社会价值的体现。

而其实政府担保的贷款是扰乱正常信贷市场的,这并不是使用储蓄的最佳方式,只是政客借机转化的政治资本。

接下来,棚屋价格上涨,又让人们觉得购买棚屋变成一项重要的投资,比储蓄更划算。两棚也开始吸储投资,导致更多的人可以贷款购买棚屋,棚屋价格进一步上升。投资银行也来了,提供棚屋置换,棚屋所有者可以用申请更大数额的贷款替代原有贷款,剩下的钱还可以装进借款人的腰包。很快,基本的居住棚屋不能满足岛民需求了,度假棚屋又进入市场。局势发展超乎想象,以前岛民只是年收入的两三倍买棚屋,现在是20倍,人们明知负担不起,但相信有很好的增值前景。政府获得实惠,岛民觉得自己富有,“两棚”受益提供政治献金保证推行此政策的政客继续执政,然后次贷危机到来了。。。

读书笔记之《小岛经济学》——4.棚屋价格高涨造成的危机

因为要知道这一切行为都不实际产生真鱼,都是海市蜃楼。

当一个项目开始销售不佳时,多米诺骨牌就发生了,岛民都认为棚屋市场到了顶峰,开始出售,而且大多数人一开始就没打算长期持有,很多,岛上全是出售棚屋的人。。。当价格开始下降,棚屋净值不再增加,贷款变成严重的负担,零首付的人就算不偿还贷款也没啥损失,于是投资银行倒闭,两棚破产。相关建筑产业连车企都受影响。这就是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

于是经济刺激援助计划来了,政府认为有了钱,人们就会开始消费,继续推动棚屋市场,所以继续发行鱼邦储蓄卷,还有从中岛帝国贷款,即美国国债。

而这样发展下去最后只会演变成两个选择,拒绝还款,告诉债主没钱,或者通货膨胀,印钱还款。

其实政府如果不干预,让岛民自己判断棚屋是否是自己真正的需求,人们是会逐渐把钱花在经济发展中缺乏的东西的,而不幸的是政府的干预阻碍了这种资源再分配。

新的经济政策还有批准在背阴沼泽处建一座新的灯塔,工程师指出这毫无意义,但政客认为建筑工程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本身就对经济有促进作用。

实际上岛国人民的选择很简单

1. 减少消费,增加储蓄

2. 增加产量、卖货还债

3. 追加贷款,继续保有现在的消费水平

但前两个选择,岛民都要吃苦劳作。

中岛帝国买了很多鱼邦储蓄卷,就会抬高其价值,中岛帝国的产品就物美价廉。因为用美元结算,一件衣服7元人民币,1美金,当汇率变为人民币8元1美金时,利润就多了一元人民币。

但当这些国家不再购买美国国债,把生产力集中到国内消费者身上时,他们就可以完全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了。

期间还发生一个意外,缓解了一下岛内的问题,朱特尼亚岛(现实:希腊)的危机来了,很多该岛的存款转到了小岛上。小岛又有了银行储备继续放贷了。

但后来继续刺激推出定量鱼卷1号方案,即量化宽松,这只不过是通货膨胀的一种委婉表达,但这就好比用汽油救火,那毒药当解药。

定量鱼券一暂停,经济就又停滞,于是二号方案,又说是临时性的,又将短期贷款延长为长期贷款,于是无限量化宽松来了,一直说有退出策略,但这个谎言越来越长,因为他只是延长经济衰退的办法而不是促进经济复兴的良方。华尔街只是替罪羊,背后其实是政客们的选票政策。

中岛帝国开始自己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了,一个人说,我们现在已经存了很多钱了,为什么要把自己生产的很好的产品不舍得用而卖给小岛,我们自己完全可以享用这些好的产品啊。

小岛的经济政策一直都是以错救错,最后终于有人问,“现在谁知道怎么做渔网捕鱼吗?”

全文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