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先后颁布《学制》《教育令》等法规,仿照欧美建立起了近代教育制度。

截止至二战战败前,小学教科书一律由文部省组织编写,即“国定教科书”,其国语、音乐、美术等教科书中,充斥着所谓“精忠报国”、“舍身取义”的内容。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大正时代(1912年—1926)的日本中学生

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文部省先后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等法规,对日本小学到高中的教学方针、教学内容和教科书审定标准等进行了规范。

从这开始,日本进入了“国定”教科书与民间编写、文部省“审定”教科书“并驾齐驱”的局面。到了50年代后期,教科书全部由民间编写,“国定”教科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日本教科书的选用,因学校性质而异。

  • 公立学校由所在学区的教育委员会决定;
  • 国立或私立学校由校长决定。

各学校将选用的教科书的名称、数量等情况,上报给文部科学大臣,文部科学大臣再告知各出版社发行数量,出版社根据选用数量印刷,最终送至选用的学校。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80年代的日本高中生

接下来,我们重点关注一下日本的高中历史课程。

  • 课程分为“世界史AB”和“日本史AB”,A是近现代史,B是通史,学生必须在“世界史AB”和“日本史AB”中各选修一门。
  • A为2个学分(一个学分需要上35节,每节课50分钟),内容比较简单;B为4个学分,授课时间和内容比A多一倍。

因为“世界史B”和“日本史B”是大学入学考试科目,因此选择使用“世界史B”和“日本史B”的学校占多数。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日本高考的难度,也是相当的大

2013年,文部科学省共审定了7家出版社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合格”。其中:

  • 山川出版社占72%左右,选用量最大;
  • 实教出版选用率约为9.3%;
  • 东京书籍、清水书院、明成社等有少数学校选用,帝国书院、第一学习社的教科书选用的很少。

鉴于山川出版社、实教出版、东京书籍、清水书院、明成社等出版社的选用率高达90%以上,可以反映日本历史教科书整体状况。

日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中日战争占据着比较大的篇幅。尽管行文枯燥(貌似中国教科书也一样),但在其叙事中,隐含着作者的历史观与价值判断。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14年侵华”的起点,更是其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各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对“九一八事变”的原因、进程和结果等,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山川出版社的《详说日本史B》写道:

  • 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波及日本,造成“昭和恐慌”;
  • 中国“收回国权”运动高涨,日本政府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于是,军部和右翼势力,攻击币原喜重郎(第44任日本首相)的“协调外交”为“软弱外交”,叫嚣“满蒙危机”。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币原喜重郎(1872—1951) ,日本第44任首相

  • “怀着深刻危机感的关东军,于1931年炸毁奉天郊外柳条湖的南满铁道,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开始军事行动,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爆发”。
  • “满洲事变”后,日本媒体进行排华煽动,致使国内出现了支持关东军的战争狂热。关东军很快占领东北,“1932年3月,让溥仪担任执政,发表满洲国建国宣言”。

《详说日本史B》认为,日本一直有占领东北的打算,并最终由关东军通过武力完成。客观地说,这里的论述基本上符合历史事实。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满洲国”宣传画

实教出版的《高校日本史B》认为:经济危机、中国收回国权运动等,使“军部有强烈的危机感。政党、财阀、主要报纸和右翼与此产生共鸣,宣传‘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

该书强调了日本政党、财阀、媒体、右翼与关东军在侵占东北“目标上的一致性”。并明确指出,“满洲国的政治实权掌握在关东军手中,是傀儡国家”,

  • “1931年9月18日晚,关东军在奉天(现沈阳) 郊外的柳条湖自己炸坏满铁铁路,说成是中国军队所为,攻击张学良军队,翌日占领奉天城(柳条湖事件) ”;
  • “尽管若槻礼次郎内阁提出不扩大方针,但是,关东军半年后占领满洲主要地区(满洲事变)。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若槻礼次郎(1866年—1949)日本第25任、第28任首相

东京书籍的《新选日本史B》尽管比较客观地叙述了“九一八事变”,但作者认为,建立“满洲国”是“关东军推进新国家建设”,有意模糊“满洲国”是傀儡政权的本质,有意淡化战争的不正当性。

清水书院出版的《高等学校日本史B》,把中国“收回利权”运动和国内建设,看作“满蒙危机”的原因,为日本开脱责任。

明成社《最新日本史B》,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侵略的本质。

  • 国民政府“收回国权”的政策,使东北地区反日情绪高涨,伤害日本侨民权益的事件增多;
  • 出于对自身权益的担忧,关东军策划了“九一八事变”;
  • 实现东北的“五族共和”,是建立“满洲国”的初衷,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满洲开拓团”的日本妇女

总的来说,教科书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以及对“满洲国”的描述,基本上都是符合史实的。

不过,一些教科书也存在着避重就轻,“为侵略开脱”的倾向。在“满洲国”的问题上,拿所谓的“五族共和”和“建立新国家”做幌子,几乎没有提到东北人民的反抗情节。

“卢沟桥事变”与全面侵华战争

在日本学界,将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二战战败投降,称之为“15年战争”。其中:

  • 将“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前这一段,称为“满洲事变”;
  • 将“卢沟桥事变”以后的历史称为“日中战争”;
  • “珍珠港事件”后称为“亚洲太平洋战争”。

有些教科书将“卢沟桥事变”以后的历史,称为“日中战争”,将其看做二战的组成部分。不过,对于“卢沟桥事变”及其战争扩大的原因,不同教科书在叙述上有所差异。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卢沟桥中国军队机枪阵地

山川出版社《详说日本史B》:

  • 1937年7月7日,北京郊外的卢沟桥附近,日中两国军队发生冲突事件(卢沟桥事件)。虽然现地一度达成停战协定。
  • 但是,近卫内阁屈服于军部的压力,改变了最初的不扩大方针,增兵扩大战火。与此相对应,国民政府也作出坚决抗战姿态,战斗超出了日方的预想,发展成为全面战争(日中战争)。
  • 8月,上海又燃战火(即“八一三事变”),战争扩大到南方。9月,国民党与共产党再度提携(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四行仓库

教科书认为:

  • 日本政府增兵华北的举措,是“迫于军部的压力”;
  • 中国做出的“坚决抵抗”的姿态,让战争规模“无法避免地扩大”。

实教《高校日本史B》记录道:

  • 1937年7月7日,在北京郊外卢沟桥附近,日中两军交战(卢沟桥事件)。刚刚成立的近卫文麿内阁,虽然最初发表了不扩大声明,但是向华北派兵;
  • 8月,日中两军在上海发生冲突。9月,国共正式展开合作。日本没有发表宣战布告,就与中国进入全面战争状态(日中战争)。

教科书中交代了日本“没有宣战”,但两国实际“处于战争状态”。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卢沟桥事变”时的日军阵地

东京书籍的《新选日本史B》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

  • 1937年7月7日,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日中两国军队发生武力冲突(卢沟桥事件)。近卫文麿首相虽然发表了不扩大声明,但是,又承认向中国派兵;
  • (日本) 并没有发布宣战布告,战火就从华北扩大到华中,处于事实上的战争状态;
  • 同年9月,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提携(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而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续进行顽强的抵抗。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当时的中国军队

清水书院《高等学校日本史B》的记录和分析比较详细,并分析了日本“没有宣战”的原因:

  • 1937年7月7日夜到8日凌晨,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附近日中两国军队发生冲突(卢沟桥事件),日中战争开始了。
  • 现地虽然达成了停战协定,但是近卫内阁下‘重大决心’承认向华北派兵,8月战火波及上海(第二次上海事变)。
  • 政府不把这种冲突称为战争,开始称“北支事变”,后又称为“支(中)那(国)事变”。如果宣战称为日中战争,就会断绝从美国等中立国输入的石油等物资,日中两国都没有发表宣战布告而进入实际的战争。
  • 日军目标是速战速决,12月占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但是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依靠美、英、苏的援助,继续抗战。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明成社《最新日本史B》认为,“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不断制造事端,威胁到了日本侨民的人身安全,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放弃“不扩大方针”。

  • 1937年7月,北京郊外的卢沟桥附近,日中两军忽然发生冲突(卢沟桥事件)。近卫内阁提出了不扩大方针,现地达成了停战协定。
  • 但是,7月末,在北京郊外发生通州事件,8月,在上海发生杀害大山海军中尉事件。政府为了武力应对事态、保护侨民,向国内师团下了动员令,华北的两国军队冲突扩大。
  • 8月,战火烧到上海,两军处于战斗状态(八一三事变),日本放弃不扩大方针。对此,蒋介石下达总动员令,共产军参加战线。于是,战线扩大到中国全境。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今天的卢沟桥

总的来说,各教科书对“卢沟桥事变”着墨不多,但对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表述的十分清晰,论述也基本符合历史事实。一些教科书还对日本“不宣战”的原因,做出了言简意赅的解释。

不过,对于日本政府改变“不扩大”方针的原因,不同教科书给出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是军部的压力所致,有的则强调中国威胁到了日本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于南京大屠杀及日军暴行

对于日军在南京的残暴行为,日本教科书记述不多。比较而言,实教出版的《高校日本史B》记述的比较多。

  • 日军12月占领首都南京,发生了被称为‘历史之窗’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国民政府将首都从汉口迁移到重庆继续抗战;
  • 日军面对中国军民的抵抗,1940年到1943年,把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三光作战”;
  • 哈尔滨的731部队进行细菌战、毒气战等研究和实验,3000中国人和俄国人成为实验材料,在中国各地不断实施细菌战。(日军)在广岛县的大久野制造毒气弹,用于实战;
  • 另外,(日本)在中国国内生产鸦片,在占领地贩卖”。

教科书不仅叙述了南京大屠杀,还有毒气实验、使用化学武器、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三光作战”等,记述了侵华日军的罪行。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日本国内“庆祝”“南京陷落”

东京书籍《新选日本史B》,把“南京大屠杀”表述为“南京事件”,只字未提南京以外地区日军的战争暴行。对日军在南京的暴行,记述得比较简单——“占领南京时,日军杀害了包括女性、儿童在内的很多中国人(南京事件),受到很多国家的谴责。”

清水书院《高等学校日本史B》,同样把“南京大屠杀”说成是“南京事件”。对日军在抗日根据地的烧杀抢掠的恶行,描述的也比较简略:

  • 占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时,杀害了许多非武装的中国人(南京事件);
  • 对共产党控制区域,不加区分地屠杀士兵和平民,实行掠夺、放火等;
  • 因为受报道管制,当时日本国民并不知道这些野蛮行径。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被押上刑场的谷寿夫

可以看出,日本教科书对日军在中国所犯下的恶行,描述可谓“两极分化”:有的叙述比较详细,有的只是一笔带过,还有的只字未提。在叙述日军暴行的教科书中:

  • 只有实教出版直接称为“南京大屠杀”事件;
  • 东京书籍、清水书院都用了“南京事件”的字样;
  • 山川出版社、明成社都没有涉及“南京大屠杀”和日军暴行。

另外,所有教科书,都没有提及大屠杀的人数。这也反映了日本学界、日本政府对侵华暴行存在争议的实际情况。

中国抗战的作用与日本投降

各教科书用很大的的篇幅,叙述太平洋战场后期的情况,如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宣言》、日本投降等。值得注意的是,各教科书对日本战败的记录,有着很高的相似度。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在“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

山川出版社的《详说日本史B》写道:

  • 美国认为,日本对波茨坦宣言置之不理就是拒绝,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造出来的2颗原子弹,8月6日投到广岛,8月9日投到长崎。
  • 8月8日,苏联无视日苏中立条约对日宣战,一举侵入满洲、朝鲜。陆军仍然主张本土决战,但是,昭和天皇‘圣断’接受波茨坦公告。
  • 8月15日中午,天皇向全体国民发表结束战争的广播讲话。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军密苏里舰上,日本政府以及军方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历时4年的太平洋战争结束。

注意,记录结尾是“太平洋战争”结束,这无疑有“看轻”中国抗战的嫌疑。另外,对于苏联出兵东北,教科书强调其是“违约行为”,并用“侵入”来评价其出兵行为。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实教出版的《高校日本史B》记录道:

  • 1945年7月,美国、英国、中国三国共同发布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铃木贯太郎内阁希望维持天皇制,策划通过苏联搞终战工作,无视波茨坦宣言。
  • 美国以此为理由,8月6日向广岛投下原子弹,苏联8日对日宣战,9日侵入满洲、朝鲜,关东军溃败。同一天,长崎也被投下原子弹。
  • 政府、军部确认不能护持天皇制,决定接受战败,8月14日结束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15日中午,以昭和天皇广播讲话(玉音播放) 这种特殊的形式,告知国民战败。
  • 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订投降书,太平洋战争结束。

这里提到,日本曾经计划策划“通过苏联搞终战工作”,但是苏联却对日宣战,并“侵入”满洲和朝鲜,大有“不满”之意。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1945年9月9日,日军代表小林浅三郎(右)递交投降书

东京书籍的《新选日本史B》记录道:

  • 1945年7月,美国、英国、中国三国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波茨坦宣言)。但是,期待苏联调停和平交涉的铃木贯太郎内阁,对宣言采取无视态度。
  • 美国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且在战后与苏联对抗中处于优势地位,8月6日向广岛投下原子弹。8日,苏联撕毁日苏中立条约,对日宣战,侵入满洲、朝鲜、桦太、千岛列岛。9日美国再向长崎投下原子弹。
  • 政府于8月9日到10日召开会议,天皇裁决驳回陆军的本土决战计划,决定接受波茨坦宣言,8月15日,天皇通过广播电台的玉音放送,宣告战争结束。
  • 由此,历经袭击马来半岛、珍珠港以来3年8个月,卢沟桥事件以来8年,满洲事变以来15年的战争落下帷幕。

与其他版本教科书不同,在记录结尾,不仅提到了太平洋战争,还提到“卢沟桥事变”和“九一八事变”。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波茨坦会议

清水书院《高等学校日本史B》记录道:

  • 日本政府因为没有得到护持国体(维持天皇制) 的保证,决定无视波茨坦宣言。
  • 美国8月6日在广岛投下原子弹,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无视日苏中立条约,8日比预定更早就参加对日作战,侵入满洲。9日,美国在长崎投下原子弹。
  • 因为原子弹爆炸,广岛、长崎遭受巨大灾难,死难者相当多。8月14日,铃木内阁和军方首脑,在昭和天皇出席的御前会议上决定接受波茨坦宣言。
  • 15日,天皇亲自通过广播向国民发表《终战诏敕》。于是,从满洲事变以来历时15年的战争,以日本失败而告终,却给战后留下了巨大的课题。

书中将日本拒绝《波茨坦宣言》的原因,归咎于“维护天皇制”,并提到了“历时15年的战争”。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日本天皇裕仁召开御前会议

明成社《最新日本史B》记录道:

  • 美国、英国、中华民国三国,共同发表向日本提出投降条件的波茨坦宣言。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了世界史上第一颗原子弹,9日,在长崎投下原子弹,使两座城市遭到破坏。
  • 8日,苏联单方面撕毁日苏中立条约,对日宣战,侵入满洲、北朝鲜、南桦太,并在日本投降后的8月末占千岛列岛。
  • 8月9日,就是否接受波茨坦宣言召开御前会议。围绕护持国体,主张接受宣言的外相东乡茂德与主张本土决战的陆相阿南惟几意分歧,最终仰仗昭和天皇圣断,内阁会议决定结束战争。
  • 8月14日,日本结束波茨坦宣言。翌日,天皇通过广播(玉音播放) 发表“终战诏书”,日本全体军队停止战斗,向联合国投降。

书中强调,日本投降的决定,是由天皇本人最终“拍板同意”的,“停战决定”在书中被形容为“天皇圣断”。

读书笔记:日本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日本的“终战诏书”

总的来说,各教科书几乎都没有系统阐述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的作用。

尽管东京书籍和清水书院出品的教科书中,提到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以来15年”等字眼,但并不认为中国是日本战败的重要原因。

各版本教科书忽视中国抗战的“小动作”,或许是日本学者对于这段历史认知的主要体现。

坦诚说,主流的日本教科书,在基本的史实叙述上大多是比较准确的,但字里行间不可避免带上“日本立场”。譬如在一些教科书中,刻意“淡化”甚至“无视”在中国的暴行,给“满洲国”“洗白”、将战争规模扩大的部分原因归咎于“中国反日”的内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拓展阅读:读书笔记: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