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為何對元載“情有獨鍾”?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我們不僅可以學習到各種文化知識,對一些人物的領會方面,也可以有不少有趣的解讀。一部優秀的作品,往往不僅主角生動形象鮮活,而且配角的塑造也具有令人拍案的妙處。

當元載這個人物出現的時候,其特立獨行,異於常人的行為,就已經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元載時任大理寺評事,屬八品小官。本身家況很一般,他不僅不為下頓無米之炊發愁,反而寧願僱個七八人為其擋風取暖,其曰僱人比僱物有趣的多。

元載坐在家中卻能察覺室外時勢的變化,並斷定會有大事發生。進而預知自己可以順勢謀利,到時女人和房子都會有了。這痴人說夢般的心願,就連女僮都看不過去了,他卻似乎胸有成竹。一心想攀附權貴,就是他最大的特點。當一個人一無所有的時候,聰明的藉助外力和獲得貴人的提拔。不僅是一條捷徑,而且也算是聰明之舉。若無大才,攀附權貴則是普通人快速升遷,儘快擺脫困境的有效方法。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為何對元載“情有獨鍾”?

也許你會認為這是小人之道,嗤之以鼻。但是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這樣的人卻往往會過的比我們想象中要好,也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攀附之術,也是有其努力和不易的成分的。繁華的長安城,使三百六十行都得到發展,像元載這樣的人,想必也是一種代表吧。

在如今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說一個人的發展,除了自身努力的程度以外,好的機遇和良師益友也同樣重要。而機遇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個有準備,就應該像元載那樣,對機會的把握,擁有非常敏感的觸覺,並且藉此能夠將利益最大化。

良師益友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貴人。貴人無論在權勢和富貴方面,都是我們的學習楷模,能夠得到他們的提攜,那麼發展之路就會平坦的多。很多人努力一輩子也沒有多大的起色,也許正是因為沒有這樣的貴人提拔,才導致始終不溫不火。

敏感的察知機遇,努力的把利益最大化,用心的攀附權貴,這些實在是元載這一類“小人”的成功之道。那麼他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聽我慢慢給你道來。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為何對元載“情有獨鍾”?

主動關心時事,與自己有關的事更是懷有探究之心,並深挖其中的利害關係。倘若元載只是應了豐兄的請求,隨便出個提令那也就不會有後面精彩的故事。元載善於從細微之處察言觀色,當他看到王宗汜之女頭上非同一般的簪子,就敏感地察覺此事定有蹊蹺。

當元載瞭解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的時候,就對豐兄說:你我這八品官就要做到頭兒了,我還被你給連帶了進去。豐兄聽聞心急如焚,欲要放之或殺之,元載說皆不可,他自有妙計脫身。豐兄千恩萬謝,元載這一計既得了豐兄一個大大的人情,又讓自己與王韞秀之間上演了一場英雄救美好戲,可謂用心良苦啊!

要說一般人並沒有元載其人的工於心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怎麼會有這樣的手段呢?我覺得首先在於他的心事和意願時時在線,他不僅時時想著能夠娶到哪個三品大官家的姑娘,甚至被休過的也不嫌棄,而且遇事善於深挖其中的利害關係,並且藉此為依據,以圖把人情和利益最大化。這實在是與人相處的詭秘之道。

若說人心叵測深諳世道,其深藏背後的利益關係,始終是最核心的因素。有的人求利就善於從各種人際關係中獲取,謀事與謀人若能達爐火純青的地步,何愁大事不成呢?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為何對元載“情有獨鍾”?

元載的攀附之術,也是精心設計的。經過自己的安排,不僅讓王姑娘把與他從之前的敵對關係,轉化成感激之情,而且還認為他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英雄救美事成之後,元載還不忘花大價錢,為王姑娘置辦華服首飾,以及備下她所喜歡的奚車。

王韞秀乃大家閨秀,那經過這樣的驚嚇和折騰,而元載總是不失時機地展現自己的本事和溫情,怎能不令王姑娘感恩和信任有加。自此攀上此等高枝,實在也是元載夢寐以求的。

攀附之術不僅僅是迎合和投其所好,更重要的還是要讓對方對你產生信任,也可以說是一種忠心之感,其中還要有能力的展現。如此這般攀附才能產生效果,讓對方認為你不僅有本事,而且對他忠誠,若為異性之間,則還需愛之情為引。這就是元載的伎倆吧!

奇奇樂見,新奇、有趣、真實,不一樣的呈現!歡迎關注,樂於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