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遂昌:農戶制種無後憂

9月之後,在浙江省遂昌縣新路灣鎮胡家村,水稻制種大戶們提前進入了農忙時節。稻田裡,機聲隆隆,收割機來回穿梭,身後留下一排排稻茬,金燦燦的穀子飛快竄進糧鬥,阡陌之間一派豐收景象。

遂昌是浙江最大的秈型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目前有專業制種戶超千戶,品種多達20多個,制種面積達1.2萬多畝,主要分佈在當地6個鎮街。其中,新路灣鎮面積最大,系全省唯一的省級種業強鎮。記者瞭解到,該鎮育制最多的是“中浙優8號”和“中浙優1號”兩個品種,前者連續3年獲評“浙江好味稻”,後者於去年被全國農技中心評為“超級稻中的十大優質稻”。相比常規水稻種植,制種農戶的畝收入均高出2倍以上,平均畝收入4000元左右,而且幾乎沒有啥後顧之憂。

遂昌縣種子站站長尹設飛解釋說,縣裡雜交水稻制種始於1976年。近十年來,得益於與省裡的合作,制種面積一直穩定在萬畝以上。由於是異花授粉,雜交稻制種必須要有天然的隔離帶,且父本、母本要錯時栽插。制種時,還得通過人工干預來使雙親花期“邂逅”。因此對於制種基地的選定和管理,相對有著更高的要求,自然收入也就更高。

記者瞭解到,在技術上,遂昌背後一直有“高人指點”。中國水稻研究所是雜交稻育種的“國家隊”,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則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制種實力雄厚。近年來,雙方強強聯合,在遂昌開展緊密合作,相繼培育推廣了“中浙優”“華浙優”等雜交稻系列優質品種,為全縣制種業發展注入了“源動力”。

為了讓技術落地更順暢,“勿忘農”還專門建立了一支制種輔導員隊伍,總共40多人,採取“公司+鄉鎮+村”三級架構,常年奔波于田間田頭,為制種戶提供植保檢疫、質量監管、技術培訓等“保姆式”服務。“中浙優”“華浙優”兩大系列品種屬於“扛把子”,在圈內頗有名望,如今也已累計推廣種植了1億多畝,堪稱實打實的“明星花旦”。

那麼,農戶製出來的種子怎麼賣?對此,“勿忘農”採取兜底收購模式,讓制種戶吃下“定心丸”。如此一來,農戶只管按標生產,公司則提供檢驗、貯藏、精選加工等環節。遂昌縣種子站對種子質量進行全程監管,確保入庫種子質量,讓農民用上“放心種”。

李作辰是新路灣鎮蕉川村的一名制種戶,按照年初訂單,他今年制了3.5畝的“中浙優8號”品種,目前稻子已全部收割、晾曬完成,就等著公司驗收。近幾年,光制種,李作辰的年收入就超過了2萬元。如今在遂昌,50畝以上的規模製種戶明顯增多,這為與之配套的社會化服務提供了有利條件。

“現在,政府對制種的扶持政策很好,每交售1公斤雜交水稻種子,我就能獲得2塊錢的財政訂單良種獎勵。”同是蕉川村的制種戶張林富的制種面積更大些。說起今年豐收的好形勢,他喜上眉梢:“淨收入八九萬元不成問題。”

據瞭解,為了給制種戶們安個“防護牆”,去年,在浙江省種子站的推動下,遂昌縣還完善了雜交水稻制種專項保險,一旦遭受颱風、暴雨等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每畝最高可獲賠2200元。具體保費由中央、省、縣財政承擔93%,“勿忘農”承擔7%,制種戶不花一分錢,即能買個“安心險”。

“勿忘農”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在遂昌縣,已初步形成了集生產、加工、經營、服務於一體的制種產業鏈以及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體系。接下來,公司還將與遂昌縣一道把產業優勢轉化為增收優勢,推動從“制種大縣”邁向“種業強縣”,打造浙江雜交稻的“制種航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