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正在慢慢失去生命力

傳統節日正在慢慢失去生命力

身邊經常有人會說“現在的已經感受不到節日的氣氛”,我們可能會感到難過,以前每天期待假日的來臨,可以做非常多“傳統”的事,但現在每逢佳節都喜歡宅在家裡,不想出去,只想好好休息,就連吃飯都還得叫外賣。

是什麼導致我們都喪失了“過節”的樂趣呢?試想一下,每次過節我們談論最多的是什麼?不是你吃了什麼?做了什麼?而是你買了什麼!

無論是什麼節日,所有商家都喜歡“插一腳“,搞各種”節日大酬賓“、”節日送優惠“、”新春送祝福“、”中秋迎團圓“等等。在商家的大肆鼓吹下,我們似乎更在意的是你搶到多少優惠券、”剁“了多少次手,而不是重溫這些節日最初的意義。

傳統節日正在慢慢失去生命力

1.

在控訴商家趨利的行為之前,我們先定義一下“什麼是節日”。

節日的來源有很多種,主要是由傳統習俗、宗教和紀念事件演化而來。工業時代之後定義的大部分節日,如國慶節、美國的獨立日、五一勞動節等,都屬於紀念事件類型的。而傳統習俗和宗教演化的節日,如春節、中秋節、元旦、聖誕節,這些節日都會存在一個共同點——家人團聚,希望全家都聚集在一起,共享節日的氣氛。目的是藉以節日的名義,把散落在各地的家人都凝聚在一起,而一些傳統習俗,則是家人共同的話題或勞動目的之一。

2.

也許有很多反對者會說,時代是不斷變化,節日的意義也是需要與時俱進的。說實話,我非常認同”我們是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但這並不代表及一定要做一個取捨。我們要明白,這不是零和遊戲。我們只是在呼籲廣大群眾,能多在意節日所帶來的意義,而不是把它過成普通“週末”。

當然,會有人類心理學家會提出質疑——我們之所以認為以前過節更快樂,是因為那屬於孩童時期的回憶,大部分都會放大回憶的美好之處,而選擇性地忽視那些消極情緒。以上觀點確實會導致我們過度放大節日期待,導致我們每次過節時,因為達不到過往的期待值,所以導致產生失落感,最後才會得出“以前過節更有趣”的結論。

雖然我們很難深究導致節日“氣味”過淡的真實原因,但是我們還是始終堅持一點,無論節日的形式如何變化,即使我們未來過年不貼對聯也可以,就像現在一二線城市的大部分區域過年不允許放鞭炮,清明上墳也只能到某個指定地點燒紙錢。節日帶給我們是一種不變的羈絆,當我們這一年都過得渾渾噩噩、不得心志,甚至自己感到壯志難酬的時候,節日的羈絆會把我們擰成一股繩,告訴我們——“你還有依靠”。

傳統節日正在慢慢失去生命力

3.

我們並沒有說傳統習俗就一定要保持原汁原味,一定要求所有人都得復古,學古人的做法。很明顯這樣做有點矯枉過正,但在這個日新月異的鉅變時代,更需要的不被時代洪流帶偏的內心。可能我們需要在事業上有所建樹,需要在學業上高人一等,但這些都是永無止境的,事業是沒有一個盡頭。

很多事外之物是不能傳承,可能隔幾代之後就遺失掉了。而節日是經過漫長曆史長河洗禮下,遺留下來文化。每個家庭都會有對這種節日的不同詮釋方式,而這種詮釋方式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家庭中的每一代人,使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都帶有家庭的某種基因。

歸根結底,之所以認為節日對我們的意義重大,是因為節日能給我們帶來家人的羈絆之外,還是傳承每個家庭的文化、精神的重要的載體之一。而現在商家、輿論、媒體正在慢慢侵蝕節日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