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主義,機能主義,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及精神分析學派

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是為心理學誕生的標誌。

構造主義,機能主義,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及精神分析學派

19世紀末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心理學派別林立,主要代表有:

一,構造主義

構造主義奠基人為馮特,代表人物還有鐵欽納。

這個學派主張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並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表象,情感三種元素。

構造主義重視內省,這是一種自我觀察的方法,但主張將內省和實驗方法結合起來。

在他們看來,要了解人們的直接經驗,要依靠實驗過程中被試者對自己經驗的觀察和描述。

構造主義,機能主義,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及精神分析學派

馮特

二,機能主義

機能主義創始人為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代表人物還有杜威,安吉爾等。

機能主義也主張研究意識,但把意識看作一個川流不息的過程,在他們看來,意識是個人的,永遠變化的,連續的,和有選擇性的,意識的作用就是適應環境。

如果說構造主義強調意識的構成成分,機能主義則強調意識的作用和功能,這一特點推動了美國心理學面向實際生活的過程。

構造主義,機能主義,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及精神分析學派

詹姆士

三,行為主義

1913年,美國心理學家華生髮表《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宣告行為主義的誕生。

行為有兩大特點:

1, 反對研究意識,主張心理學研究行為;

2, 反對內省,主張用試驗方法。

行為主義強調用客觀方法研究可以觀察的行為,對心理學走上科學道路有積極作用,但由於其主張過於極端,不研究心理的內部結構和過程,否定研究意識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學的健康發展。

構造主義,機能主義,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及精神分析學派

華生

四,格式塔心理學

格式塔心理學出現於德國,創始人有韋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格式塔在德文中意為“整體”,格式塔心理學認為:

整體不能還原為各個部分,各種元素的總和;

部分相加不等於整體;

整體先於部分而存在,並且制約著部分的性質和意義。

如一首樂曲包含許多音符,但不是各個音符的簡單組合。

格式塔心理學很重視心理學實驗,在知覺,學習,思維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實驗研究。

構造主義,機能主義,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及精神分析學派

韋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五,精神分析學派

這是奧地利維也納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創立的一個學派,理論主要來源於治療精神病的臨床實踐經驗,重視異常行為的分析,強調心理學應該研究無意識現象。

構造主義,機能主義,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及精神分析學派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學碩認為,人類的一切個體和社會的行為,都根源於心靈深處某種慾望或動機,特別是性慾的衝動。

慾望以無意識的形式支配人,並且表現在人的正常和異常行為中。

慾望或動機受到壓抑,是導致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精神分析是一種臨床技術,通過釋夢和自由聯想等手段,發現病人潛在動機,使精神宣洩,從而治療疾病。

弗洛伊德還提出冰山理論,把人的大腦比作海上冰山,由三個部分組成;

1, 意識: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一個人直接感知到的內容,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覺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表達並受社會道德約束,處於表層;

2, 前意識:海平面那一部分,隨海水波動時而露出海面,時而沒入海下,是此刻不在意識中,但可通過集中注意力或在無干擾情況下回憶起來的過去經驗,在意識和無意識間從事警戒工作,阻止無意識本能慾望進入意識之中,處於中層;

3, 無意識:沒入海水中,碩大無比的主體部分,是一種本能,主要是性本能衝動,毫無理性,無法意識卻影響人的行為,處於底層。

構造主義,機能主義,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及精神分析學派

冰山理論

精神分析的貢獻在於強調無意識現象的研究和動機的研究,但過分強調無意識的作用,並與意識對立起來,早期理論具有泛性慾主義的特點,把性慾誇大為支配人類一切行為的動機,這些是錯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