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讓張良選封地,“謀聖”張良選擇留地!隱藏對人性的至深理解

周文王在渭水河畔遇見姜子牙,劉備三顧茅廬於諸葛亮,劉邦留縣遇張良,這都是我們現在暢談的君臣際遇的故事。

劉邦帶領隊伍平叛,久攻不下加上重病,這時候的他甚是落魄;張良身為六國韓國貴族,他生平的心願就是推翻秦始皇的暴政,幫助韓國復仇,但是屢屢失敗。兩個抱負得不到施展的兩人在留縣境內相遇了。

劉邦讓張良選封地,“謀聖”張良選擇留地!隱藏對人性的至深理解

兩人一見如故,張良被劉邦的氣質折服,雖後來張良因扶植韓國的夙願而兩次離開,但最終還是幫助劉邦打敗項羽,成為“漢初三傑”之一,其實早就在那第一次見面已心有所屬。

縱觀張良傳奇的一生,其前半生摯誠報國,建立奇功偉業;後半生淡出官場潛心修道,留下仙名。張良的所有故事中,最神奇最有爭議也是最關鍵的,就是拾履授書的故事了。領悟這個故事,就可以解開他一生的種種令人費解之謎。

劉邦讓張良選封地,“謀聖”張良選擇留地!隱藏對人性的至深理解

據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載:張良刺殺秦始皇失敗後,逃到了下邳(今江蘇睢寧北)。一天,他走到一座橋上,一位年邁的老頭故意把鞋甩到橋下,對張良說:“小子,把鞋給我拾上來!”

張良沒有生氣,給老人穿好了鞋子。隨後便讓張良第二天來拜見他,如此拜見五次,老頭一高興,拿出一本書給張良,說:“讀了它可以成為王者之師。十年後必有王者興,十三年後你可以到濟北來見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

說完就走了,再也沒出現過。張良等到天明打開書簡來看,才知是《太公兵法》

劉邦讓張良選封地,“謀聖”張良選擇留地!隱藏對人性的至深理解

張良日夜誦讀此書,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足智多謀、文武兼備的“智囊”。十年後,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十三年後張良去谷城,山下確實有一尊黃石,老人的預言神奇般地全部應驗。

有些人認為張良遇仙人授天書這事兒玄之又玄,簡直是胡編。

其實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奧妙的宇宙有無窮的玄機,周易八卦等等至今不是仍然可以指導有智慧的人把握人生的脈搏嗎?張良的神奇經歷也只是滄海一粟,只有這樣的經歷才能解釋他的不尋常,也才能給後人智慧的啟迪。

劉邦讓張良選封地,“謀聖”張良選擇留地!隱藏對人性的至深理解

少年張良勇毅絕倫,自以為可以扭轉乾坤,一心要恢復韓國,刺秦失敗並不能動搖他的志向。然而,得遇黃石公授他兵法,不只是成全了他的智謀,更主要的是改變了他的人生觀,讓他洞悉了人性。

因為“老人的預言神奇般地得到應驗”,證明歷史的發展實由天意主宰,人間的變化都是在演繹著天命。張良讀懂了天意,那就是助劉邦建漢。所以他放棄了恢復韓國的初衷,堅決反對劉邦復立六國。

因其知天命,所以聰明的張良自然會看淡榮華富貴,在功成名就,封侯拜相之時,他就表示要修習道術,拋棄人間世事,單獨選了與劉邦最初相遇的地點—留縣。

《太公兵法》(也稱之為《素書》)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

相傳古代的時候上有秘戒,不許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價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

劉邦讓張良選封地,“謀聖”張良選擇留地!隱藏對人性的至深理解


其中不僅包含治國安邦大謀略,更有修身處世、為人之道的小智慧,每一句箴言都是切中要害,一針見血,讀來如醍醐灌頂、豁然頓悟,其對人生的指導意義不言而喻,值得我們每個人讀上一讀。

本書採用了《太公兵法》的權威原著,參照《四庫全書》並加上了宋代宰相張商英的注和清代王氏的點評,力求為讀者提供原汁原味的原典,並在此基礎上甄別、博採眾家之長,為原典作了簡易通俗的譯文以及入情入理的精彩評析。

劉邦讓張良選封地,“謀聖”張良選擇留地!隱藏對人性的至深理解

針對每一個觀點精心選取了大量妙趣橫生的歷史案例,融知識性、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於一體的特點,使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素書》的博大精深,同時也能使讀者在修身、持家、為人處世、智謀、才幹等方面有所收穫。

劉邦讓張良選封地,“謀聖”張良選擇留地!隱藏對人性的至深理解

這本書只需要39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卻能夠給你換來無窮無盡的智慧,讀一遍則人生順達,看透人性,直指人心!

點擊下方圖片購買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