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八大"与"新八大"名酒的来历

中国"老八大"与"新八大"名酒的来历


众所周知,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烈性酒,其凭借丰富的香型和多样的口感一直长盛不衰,也是中国的形象代表之一。

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的第一届全国性的评酒会,经过来自全国的酿造专家、评酒专家和学者层层筛选,影响中国白酒收藏界至今的四大名酒从此诞生了。

中国

但是,在酒圈子里,人们常说有关于"新八大"、"老八大"名酒,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来历或说法?它们又分别是指哪几款酒呢?

在1952年的第一次评酒会上,茅台、汾酒、泸州老窖、西凤酒被评为四大名酒;1963年,第二届评酒会的时候,除了第一届的四大名酒,五粮液、古井贡酒、全兴大曲、董酒也入选,他们就是中华大地上俗称的"老八大"名酒。

中国

1979年,举办了第三届评酒会。由22位评审组成的白酒评酒团按色(10分)、香(25分)、味(30分)、风格(15分)四个方面计分品评名酒。最终评出茅台酒、五粮液、古井贡、董酒、汾酒、剑南春、洋河大曲、泸州老窖特曲等中国八大名酒。第三届评酒会上选出的名酒被称为"新八大名酒"。

跟第二届评酒会相比,少了西凤酒和全兴大曲,多了剑南春和洋河大曲。为什么第三届评酒会,西凤酒和全兴大曲会落选?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原来,1979年的第三届评酒是我国第一次开始根据香型进行分组评比,分为清香、酱香、浓香、米香及其他香型五种。

中国

由于浓香型白酒参赛白酒种类多,因此竞争是最为激烈的,要想进入决赛必须过五关斩六将:五轮初赛、三轮复赛,最终由八种酒角逐浓香型的中国名酒称号。

要知道,历届全国评酒会都有一条规定:即上一届被评出的中国名酒,可以不经上报,直接跨越初评而参加复评,如此一来,在第三届评酒会上,曾在第二届评酒会上获奖的中国名酒的确占据了不少先机。不过即使是这样,仍有两个名酒落选,这两个名酒的落选在当时震惊全国。

越来越专业的评酒会上仍然出现了乌龙事件:根据评酒会的规定,作为前两届的中国名酒,西凤酒可以直接参加复评,按说应是毫无悬念,却因为没有把握好游戏规则,在选报香型的时候投错了香型,上报了"清香型"组,凤香型的西凤放在清香型组中,按照清香型酒的标准,完全并不占优势,结果被淘汰。不过,这种遗憾在第四届评酒会得到弥补,西凤上报了以西凤酒为主体的凤香型,毫无悬念地重登中国名酒之座。而浓香型的全兴大曲酒,也是"栽在了香型报送上",在报选香型上闹出"乌龙"事件,竟然也上报的是"清香型"。追究下来,才知道,四川人对"馨"与"清"二字的字音分辨不清,将"馨浓香"型听成了"清香型",以至于与名酒称号失之交臂。

据说,这个乌龙事件的还造成了全兴酒厂的所有领导都被撤职,成都市商业局以及四川省商业厅的负责人都因此受到责罚。

落选的西凤酒和全兴大曲给剑南春和洋河大曲"可趁之机",最终让这两个入选名酒行列。中国的几大香型划分,也因为这一届评酒会按照香型评选得到了最终的确立。

第三届评酒会采用的白酒评规则,在中国白酒历史的作用是重大的,因为它统一了各种主流香型的风格描述,这种对于香型的认可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消费者选购产品的一大标准。(中国经贸文化网马祥苍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