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书接前文,如果要找大清帝国和大英帝国的共同点,你会想到什么?

首先,说起帝国,我们会想到扩张,在记忆中,帝国扩张这件事,可以上溯到何时?

公元前4世纪,在西方,亚历山大统一希腊,马其顿军东征波斯帝国;在东方,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赳赳老秦东出函谷关,剑指中原。

从此以后,不断有人跳出来,试图征服世界,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还有人相信自己能行,可他们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帝国扩张的关键,真的只是武力吗?

失败的过程各不同,失败的原因都一样:在达成目标之前,就已经突破了边际平衡点

什么是边际平衡点?

就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那一点。

那什么又是边际?这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所谓边际,就是由"新增"带来的"新增"

帝国扩张的过程中,每新增一块地盘,就会带来新的收益——资源、人力、地缘优势,理论上,可以让帝国变得更强,进而吞并更多的地盘,更多的地盘又带来更多的收益,这是一个增强回路。

但是,每新增一块地盘,同时也会产生新的成本——驻军、补给线、文化不兼容,新增的成本会抵消新增的收益。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文化不兼容,统治成本高

吃蛋糕的边际收益,总是第一口最高,越往后越低;吃蛋糕的边际成本,却是反过来的。

经济学上,这叫作:边际收益递减

那什么时候体验最好呢?就是你刚好吃饱的时候——再多吃一口,就觉得腻了。

这就叫达到了边际平衡点。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边际平衡是帝国稳定的关键


优势都是好的吗?

中国的古代王朝,不管版图多大,其实本质上都在做一件事:寻找自己的边际平衡点

再弱的王朝,没达到边际平衡点,它都有继续吃蛋糕的胃口;再强的王朝,超过了边际平衡点,都得把多吃的那一口吐出来。

于是,在疆域方面,无论汉唐元明清,底层算法都是一样的:探索边际平衡点。

历史证明,秦朝所确定的疆界范围,是大多数中原王朝的最佳平衡点,在传统雨养农业线以内,帝国有稳定的税收,用来支付统治的成本,荒年不超支太多,丰年也不盈余太多。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中原王朝的最佳边界,被年降水量限定在传统农耕区以内

后来的王朝,蛋糕越做越大,不断超越秦朝的边界,但问题在于,超越这个边界,边际成本就高于收益

于是问题就变成:在超支的情况下,你的国力能支撑多久,你的版图就能稳定多久。

国力的基本盘,是财富。

财富从哪来?税收;税收从哪来?农业;农业在哪里?中原。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农业帝国的力量,源自脚下的土地

中原王朝通过朝贡贸易,把税收转化为外交资本,笼络草原、东北、西域、雪域四大区域,这就是羁縻统治的底层逻辑。

那不羁縻不行吗?

不羁縻就得打仗,打仗的成本肯定比朝贡贸易高。

当然,羁縻统治也不是一个低成本的玩法,还是太吃国力。

那有没有更低成本的玩法呢?有,它出现在17到19世纪。

这就是清朝模式,它破天荒地实现了中原、草原、东北、西域、雪域五大区域的全部整合。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跳出中原视角,放眼多元帝国

空前的成就值,源于空前的危机感。

清王朝起家的基本盘是东北,苦寒之地,在17世纪小冰期的压力下,和欧亚大陆上同纬度的其他兄弟一样,只有南下,进入温暖的农耕区才有活路。

但清王朝开局不利,与同时代的奥斯曼、萨菲波斯、莫卧儿相比,它面对的看门boss是大明帝国,实在太难啃了。

于是,清朝联合了蒙古,携手南下,这就有了东北和草原的初级整合。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满蒙联盟是大清军事力量的基石

可历史上大金被蒙古人灭国的记忆始终提醒清王朝:蒙古这个朋友,还得多加提防。

于是,清朝把目光投向了雪域高原。

来自雪域的黄教,很容易在草原上推广,信仰黄教必须依附具体的寺庙,而寺庙建好就不能动了,所以游牧者就不能随意迁徙,清朝控制草原骑兵的成本也就变得很低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让游牧者进入准定居状态,大清就能低成本统治草原了

另一方面,由于机动性被限制,草原骑兵自废武功,即便有了二心,也不再可怕。

正所谓:一座庙锁住十万兵

因此我们看到,相比历朝,清朝控制雪域高原的欲望是最强的——康熙朝,清军两次入藏,驱逐准噶尔势力;雍正朝,罗卜藏丹津造反,年羹尧奉旨平叛,叛酋西逃,6000清军穷追15天,一直追杀到柴达木盆地;乾隆朝,廓尔喀侵藏,福康安40天疾驰3700里,飞赴前线指挥反击,并翻过喜马拉雅山,一直打到加德满都。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翻越世界屋脊,守护青藏高原

即使这样,清王朝还是不放心,它必须确保草原和高原只听自己的,彼此之间不能眉来眼去。

为此,就要牢牢控制西域,用茫茫戈壁把两边隔开。

于是,清朝用了一个世纪,彻底消灭了准噶尔帝国、大小和卓,兵锋直抵帕米尔高原。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打通长城-天山走廊,全面经略内亚大陆

2018年3月,我坐飞机去乌鲁木齐,第一次俯瞰大漠,心中只有两个字:绝望

三百年前,竟然会有人骑着马,跑到这种地方打仗,大写的"服"!

强烈的不安全感,刺激着清朝不断扩张,直到边际平衡点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铁蹄铮铮,山河荡荡

在这个平衡点上,帝国获得了巨额的财富红利。

大清入关后,又打了一个半世纪的仗,但光凭国库存银就够了,不必向民间加派,甚至还立下国策:永不加赋,这种底气,史无前例。

税赋压力一小,老百姓手头就宽裕,就敢生孩子,到了乾隆朝,帝国人口突破了四亿大关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边疆的金戈铁马,换来了中原的金玉满堂

如此庞大的人口,带来一个衍生问题,在今天看来,这几乎就是帝国衰落的肇端。

这个问题就是:帝国被过剩的人口锁死在一个低水平的繁荣点上。

具体逻辑是这样的:人口过剩,劳动力就便宜,因此如果出现一项新的技术,以节省劳动力为目的,那它便没有市场,也就发展不起来。

你想到了什么?没错,清帝国将不可能从内部孵化出工业革命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在历史的岔路口,大清帝国被巨大的历史惯性裹挟着,一头冲向了衰落

这就危险了。

过剩的人口,仅凭农业是消化不掉的,必须由工业来分担,让无地可种的农民走进工厂,变成工人,这样帝国才能向更高的平衡点迈进

而人口过剩限制了这种可能。

大清,在走上巅峰的同时,也锁死了自己的希望。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数量锁死了质量,帝国错过了希望

真的没有出路了吗?有。

我们在上篇文章留了一个尾巴——海洋。

如果过剩人口能涌向海洋,帝国命运或许还有一搏。

遗憾的是,大清是陆上的骄子,却不是海上的宠儿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大清的海上事业,与伟大的陆上成就形成鲜明反差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不可持续?

明朝永乐年间,郑和舰队下西洋,风头之劲,一时无两。后来有人叹息,要是这个壮举能坚持下去,那还有哥伦布什么事。

但是,这个壮举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就是不可维持的,相比之下,穷酸的哥伦布模式,却能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为什么呢?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评价一项海洋事业,不能只看宏观规模,更要关注微观算法

因为前者是纯官方行为,后者是民间行为。

一个不计成本,要的是派头;一个精打细算,为的是收益。

这就是海洋逻辑的基本算法——每一次出航,本身必须有收益,而且收益至少能支付成本,才可持续,如果有盈余,这买卖就能做大。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海洋模式:一船出海,就要有一船的收益

那中国古代就没有民间发起的海洋冒险吗?有,而且从宋朝开始就很成熟了,还一度带动了南洋的繁荣。

但是到了明朝,海禁开始了,老百姓不许下海。

明朝为啥要搞海禁?原因很简单,明朝实行的民户制度,要求人口不能随意流动,即使在陆地上,也要凭官府批的"路引"才能合法出远门,至于海上,想都别想。

但是经济学规律告诉我们,如果一种需求现实存在,仅靠行政门槛是禁止不了的。

于是,虽然大明官方严格实行海禁,但民间的沿海贸易依旧红红火火,只不过名字不太好听——走私。

走私肯定要被官军打,被打就会有反抗,于是这些人变成了海盗。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明代的东亚洋面上,活跃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冒险者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这就是倭寇

等会儿,倭寇不是日本海盗吗?

其实,在倭寇里面,日本海盗只是马仔,冲在前面当炮灰,幕后的大boss,多一半是中国人。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安徽人汪直,此人把基地设在长崎,自立为徽王,国号""。

汪直在嘉靖年间被胡宗宪骗上岸,给干掉了,底下众喽啰群龙无首,开始无组织、无节制地骚扰明朝沿海,后来戚继光打的就是这帮海盗。

到了明末,又一个大boss出现了,这就是郑芝龙,他玩得比汪直更大,麾下有船三千艘,拥兵二十万,雄霸海面,荷兰人到这都得交保护费,年收入上千万两,是朝廷的两倍(不算明朝额外加派的战争税),俨然就是一个海上帝国。

而他的儿子,比他更有名,叫郑成功。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强如”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到了东亚洋面,也得向郑氏家族低头

老郑家的海上事业一直坚持到康熙年间,一度走水路北伐到南京城外,但最终还是被清朝打败了。

而清朝打败郑氏帝国的战略,非常值得玩味,和明朝类似,那就是海禁。

为了把郑氏帝国逼上绝路,清王朝下令,沿海二十里内不许住人,这样一来,老郑家的海上帝国就失去了生命线——

大陆市场,没多久就撑不住了,败给了施琅的水师。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在郑氏帝国被清朝的"迁海令"打败一个多世纪后,在地球的另一边,另一个强大的大陆帝国,也想用海禁战略摧毁另一个海洋帝国,但后果却截然相反。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地球另一端的两个国家,一百年后上演了同样的戏码,但结局却完全不同


海洋帝国长啥样?

19世纪初,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强迫欧洲各国不许和英国人做买卖,这就是所谓的"大陆封锁体系"。后来沙俄经不住诱惑,破例和英国贸易,拿破仑一怒之下,率60万大军亲征俄国,结果兵败,只回来10万,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而反观英国,同样是失去大陆市场,却没有像郑氏帝国那样衰亡,为什么呢?

这就牵扯到东西方两个海洋帝国的差异——老郑家的海洋帝国,本质上还是大陆帝国思维下的产物,带有强烈的大陆投影;而英国人的海洋帝国,是全球帝国,欧洲市场关闭了,它还有非洲、美洲和亚洲市场。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封锁欧洲大陆的政策,没能给英国造成实质伤害,反倒是拖垮了拿破仑自己

那问题来了,老郑家的帝国,为啥就不能往远洋发展呢?

这又得回到海洋帝国的生命线——海上贸易。

大陆帝国靠税收,海上帝国靠贸易。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工业革命以前,土地就是大陆帝国的税收基本盘

税收的关键是成熟的文官系统,贸易的关键是普遍的信用机制

啥叫信用机制呢?简单来说就是买卖中有了纠纷,用什么办法解决。

不服就干肯定是一种办法,但成本太高,土匪才这么干,正经商人没这么做买卖的,还是得靠协商。

协商就得有规则,而且这规则得双方都认可才行,这就是信用机制的普遍性

你的普遍性越高,你能打交道的人就越多,你能做买卖的范围就越广。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要打造远洋帝国,必须得在陌生人中获得共识

老郑家的普遍性有多高呢?很低,范围局限于熟人社会

因为他信用机制的基础,是宗族关系、妈祖信仰。

往更远的地方去,没有了熟人、宗族和共同信仰,贸易成本就非常高了。

可英国人的信用机制就不同了,它的基础是普通法,非常适合陌生人社会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解决陌生人之间的纠纷,法律是最靠谱的规则

什么又是普通法?你一定听过英美法,或者判例法,这三者是一个东西。

英国的普通法传统可以追溯到12世纪亨利二世统治时期,当时的国王为了用最低成本统治新并入的地区,决定按照当地传统继续统治当地人,新的法律也就包容了各地的习惯。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普通法的特色元素——陪审团制度

到了大航海时代,英国人把这套玩法推广到海上,一旦遇到纠纷,就翻开当地法律,在各种规则中找出普遍共识,在共识中解决纠纷,为的是买卖能做成。

这种找最大公约数的做法,很容易在陌生人中推广,于是大英帝国的买卖越做越大,地盘也越来越大,所有愿意接受英式贸易的地方,都被纳入同一个海洋帝国。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维多利亚”时代:领土面积并非最大,国势却蒸蒸日上

英式贸易的本质,是自由贸易

自由到什么程度?自由到单边自由贸易

什么是单边自由贸易?就是:别人收不收我关税,我不在乎,反正我不收别人关税。

这不是傻吗?当然不是。

英国是这么考虑的:我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相对各国,占有绝对的技术优势,我从全世界进口原材料,出口的是工业制成品。我不收别人关税,我拿到原材料的成本就低,而我出口的制成品,你们在别处买不到,如果你非要收我的关税,你们国家商人在我这拿货就贵,最后占便宜的是走私贩子,所以要不要收我关税,你自己掂量着办。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大英帝国畅行海洋的两大法宝:普通法传统+自由贸易理论

由此可见,当时的英国,对自由贸易的理解超前了一个时代,从中占尽了便宜。

不管怎么交易,只要你愿意跟我交易,我就有便宜可占,就怕你不跟我交易。

所以你会看到,19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大英帝国,到处忽悠人别人接受自由贸易,如果对方不接受,就使用武力,强迫它接受。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商船在前面开路,海军在后面撑腰

而只要对方同意开放市场,英国就撤出来,还由当地人自己统治自己。

除了印度,英国几乎不坚守大陆殖民地,只控制港口、岛屿和关键航线,比如苏伊士运河、新加坡、马六甲、好望角以及当年珠江口的那个小岛,至于大陆殖民地,只要统治成本过高,立马放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美殖民地的独立。

就这样,大英帝国用最低的成本,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要建立全球帝国,必须找到成本最低的杠杆


大清和大英,有多少共同点?

最成功的帝国,底层算法都一样——找到成本最低的办法

大英帝国如此,大清帝国又何尝不是?

求同存异,多元共生。

清朝统治者,其身份不是一元的皇帝,而是多元的共主:对中原和东亚藩国,他是儒家天子;对于满洲,他是部族家长;对于草原,他是大可汗;对于雪域,他是文殊菩萨转世;对于回疆,他是世俗权力的最高领导者。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清朝皇帝的身份很复杂,同时扮演着多个角色

在每个次级区域中,他都按照当地的传统,扮演着当地人所认可的领袖

五大区域在这种模式下,不再是四个靠一个养活,而是各有分工——满蒙联盟的军事力量控制中原,中原的财富反过来收买满蒙军事贵族;雪域高原塑造着草原的精神世界,西域又作为缓冲结构,确保整体的稳定。

当然,海洋帝国的整合维度比大陆帝国还要高,但盛极而衰的宿命却不会因此而改变。

和大清帝国一样,大英帝国的衰落,也是优势反制的结果。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大清和大英,相同的底层算法,相反的两个极端

大英帝国的买卖做得太大了,全世界都是它的市场,生产多少东西都能卖出去,于是工厂开足马力,在现有的技术层次上使劲折腾,一旦产能过剩,就去殖民地倾销,没人花"冤枉钱"搞科研、升级装备,这样一来,大英帝国就把自己锁死了。

于是,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却没能继续主导第二次工业革命,反而让其他列强后来居上。

后发列强中,有很多大陆型帝国,它们的思路跟英国不一样,你不占陆地,我占!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大陆列强的入场,打破了英国“专营海洋”的原则

而一旦其他列强开始圈占殖民地,英国的自由贸易就要受到威胁,为了保住生命线,英国也不得不登上陆地。

海洋帝国一旦陆地化,统治成本会急速上升,因为陆地扩张有一个"安全怪圈"——为了保住现有的土地,必须征服更多的土地,循环往复。

海洋扩张就不同了,海洋是一块均质的水体,你只要控制关键节点,就能畅享整个帝国,治理成本很低。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海洋帝国的最佳模式是“无界经营”

当大英帝国放弃它纯海洋帝国的属性,开始染指大陆,它衰落的倒计时也就启动了。

讽刺的是,衰落的导火索,恰恰是它"王冠上的明珠"——印度。

为了保住印度,就必须控制从本土通往印度的最短航线,这条航线上最重要的一段是苏伊士运河,要控制苏伊士运河,就得征服埃及,而埃及的命脉是尼罗河,为了保住尼罗河,又得继续向上游去占领苏丹……

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英国一直打到了非洲最南端,也就是所谓的双"开"战略——从北非的开罗,到南非的开普敦,都要控制。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陆上扩张的代价:面积虽达顶峰,国运却已衰弱

著名的布尔战争就发生在此期间——两块弹丸之地,前后3年,2.2亿英镑,2.1万阵亡,最后谈判解决,和乾隆年间大清帝国不惜血本也要拿下大小金川如出一辙。

这就是登上陆地的代价。

终于,当大英帝国扩张到3500万平方公里的时候,它突破了自己的边际平衡点

"日不落"帝国,和大清帝国一样,都是被自己的体重压垮的。

大清VS大英:谁比谁更“大”?

海洋帝国和大陆帝国,在向彼此渗透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如果就这样结束了,一定有人意犹未尽,因为文章的观点似乎在暗示:从明朝开始,巨大的历史惯性就已经形成了,这好像回避了某些问题吧?

比如那个最著名的问题:火器。

过去的观点都认为:明朝火器非常先进,而清朝似乎就败在火器上,如果真有历史惯性,那怎么到了火器这就不灵了呢?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下期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