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紡織服裝外貿開局不利,前兩月出口降幅創近20年記錄

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

2020年1月底到3月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從湖北武漢迅速席捲全國。3月中,國內疫情剛有所緩解,全球又陷入疫情迅速蔓延的巨大災難之中,美國、意大利、西班牙、伊朗等國成為重災區。截至北京時間4月8日晨,全球200多個國家出現感染病例,累計確診病例數已經突破141萬例。

疫情徹底打亂了製造業的節奏,往年春節後正常的生產、外貿秩序陷入混亂。從節後到4月中,企業經歷了一系列挫折和打擊:節後不能及時復工復產、防疫物資供應短缺、原材輔料缺失、交通物流受阻,履約困難、資金告急……在國內疫情有所好轉、企業積極復工復產的情況下,國際疫情開始進入高發期,國際市場短期需求凍結,採購意願降低,出口企業再度面臨國外買家大範圍取消訂單或要求延遲發貨的困境,企業信心受到嚴重打壓。1~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僅為35.7%,比上月下降14.3個百分點,創下有數據以來最低記錄,其中生產指數27.8,新訂單指數29.3,均不到30,遠低於景氣臨界值。與此同時,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美股四次熔斷,疫情不確定性導致的金融風險不斷攀升,就業率與消費者信心降低,市場瀰漫悲觀情緒,各大金融機構均調低了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長指標。

在疫情、中美經貿摩擦加徵關稅、春節假期等多重因素的疊加作用下,前兩月紡織服裝對外貿易額出現大幅下降,其中主要是出口下降,進口仍保持增長。3月份外貿企業為完成前期積壓的訂單,出貨量大,當月出口將會較前兩月有所好轉。3月中開始國外訂單大批取消且尚無恢復跡象,國外客商的購買意願下降,下單量明顯較往年同期減少,對出口會造成長期負面影響。據企業反映,目前在手訂單隻維持到4月中下旬,新增訂單情況尚不確定。預計從4月開始,二季度甚至三季度,出口都將出現大幅下滑。

為應對疫情,國務院及各部門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惠企惠民政策,通過穩內貿、穩外貿、穩外資、降低企業稅費、穩金融、穩就業等措施為經濟保駕護航。但當前除了部分主產或轉產防護服或口罩,以及相應上游原材輔料的企業有飽滿的訂單和較大利潤空間,大部分企業均面臨原有訂單取消或不確定的情況,生產暫時停滯,由此造成的資金短缺和就業下降是最為緊迫的問題,需要有更多政策將著力點放在保障企業生存上,讓企業先活下來。企業普遍建議政府加大對行業的資金和信貸支持力度,繼續出臺減稅降費、加快出口退稅、延期社保繳費等措施並落地執行。

貿易數據

2020年1~2月,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919.9億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出口2924.5億美元,下降17.2%;進口2995.4億美元,下降4%,出現近八年來首次逆差,逆差額71億美元。2019年2月,紡織品服裝貿易額73.5億美元,下降49.5%,其中出口50億美元,下降61.7%,進口23.4億美元,增長58.5%,當月貿易順差26.6億美元,下降77.1%。2020年1~2月,紡織品服裝貿易額343.9億美元,同比下降17.8%。其中出口305.5億美元,下降19.9%;進口38.3億美元,增長4.5%,累計貿易順差267.2億美元,下降22.5%。

貿易特點

2020年1~2月紡織品服裝進出口呈現如下特點:

一、受疫情影響2月出口現歷史罕見大跌,國際捐贈防疫物資拉動進口實現增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紡織服裝當月出口額為近15年來最低值,僅50億美元;在去年同比基數低的情況下,降幅依然達到62%,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跌幅(-35.1%),創下25年來的歷史記錄。1~2月累計出口下降近20%,也創下近20年最低值。

在爆發疫情之初,日本、韓國等國家即伸出援手,同海外華人一道向我捐贈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帶動2月進口迅速增長。

疫情下紡織服裝外貿開局不利,前兩月出口降幅創近20年記錄

二、一般貿易出口受重創,國家間、國際組織無償援助和贈送的物資及其他境外捐贈物資進口猛增。

2月,所有主要貿易方式出口全部大幅下降,佔出口額八成的一般貿易下降63.8%,降幅超過加工貿易(49.7%)和平均值。1~2月,一般貿易累計下降21.1%,加工貿易下降31%。

2月,國家間、國際組織無償援助和贈送的物資和其他境外捐贈物資兩項貿易方式下進口猛增,當月進口達1.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兩萬餘倍。其中主要以防疫物資口罩、防護服、外科醫用手套等為主,主要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德國、越南等國。

三、對全球市場出口大範圍淪陷,疫情暫時不會導致產業轉移加速。

2月,我紡織服裝共出口至198個國家(地區),對其中96%的國家(地區)下降。對重點出口市場歐盟、美國、東盟、日本分別下降62.1%、69%、55%和64.4%,降幅均超過一半。1~2月,對四大市場的降幅分別為14.5%、30.4%、17.6%和23.7%。

隨著疫情在海外不斷蔓延,全球經濟陷入停擺。我紡織服裝主要貿易伙伴歐盟、美國、中東、日本、韓國等地均出現大範圍擴散,國際市場環境進一步惡化,需求進一步萎縮。3月中,主要市場客戶開始大規模取消訂單或要求延遲發貨。相比供應端不能及時復工復產,外需端訂單取消對我出口的打擊更為致命。

疫情下紡織服裝外貿開局不利,前兩月出口降幅創近20年記錄

疫情初期,由於中國大力加強防控,復工復產率低,訂單生產、出口受到影響。從主要市場進口數據中可以看出,中國產品的市場份額明顯下滑:2月美國自中國進口占比下降迅速至22.8%,比2019年末下降了10個百分點,自東盟進口占比攀升至25.6%,首次超過中國;日本市場也表現出同樣的趨勢,1~2月自中國進口占比較去年末下降了6.7個百分點。同時,部分國外買家對中國信心不足,加快將訂單向中國以外地區轉移的速度,預計3、4月中國的市場份額仍會處於較低水平。但從後續的發展情況看,一方面中國政府採取強有力措施,有效控制住國內疫情,同時密集發佈幫扶政策,幫助企業恢復生產,一季度末時全國90%以上的企業實現復工復產,中國的產能迅速恢復;一方面國外疫情加重並蔓延全球,與我產業形成競爭力的國家和地區均不能獨善其身。加上歐美主要買方自顧不暇,大幅縮減交易量,訂單轉移的風險隨之降低。

疫情下紡織服裝外貿開局不利,前兩月出口降幅創近20年記錄

四、2月紡織品、服裝出口降幅均達6成,防護用品出口預期增長。

2月,所有產品的出口額均出現20%~80%的下降,紡織品下降59.5%,其中大類商品紗線、面料和家用紡織品分別下降38.6%、65.2%和64.9%。服裝下降63.6%,其中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出口量下降60.8%。1~2月,紡織品和服裝分別下降19.8%和20%。

從當前疫情發展看,我各主要出口市場預期均不樂觀,二季度出口將延續下降趨勢,且降幅進一步擴大。唯一值得期待的是,隨著我大批企業因應時勢,迅速轉產,目前可用於出口的防疫物資供應充足。國外疫情形勢趨緊,對防疫物資形成大量需求,美國已經將口罩、防護服等列入加稅排除名單。這部分產品的出口將在3月至二季度形成高峰,對整體出口形成微弱的正向拉動作用。

五、2月所有省市出口均降,七成省市降幅超過一半。

2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出口均為負增長,其中22個省市區的降幅超過50%。浙江、江蘇、山東等原本出口勢頭良好的地區也未能倖免,出口前五大省市浙江、江蘇、廣東、山東和福建合計出口下降61.5%。1~2月,僅黑龍江、內蒙古兩地實現增長,前五大出口省市合計出口下降19.6%。

六、防護物資推動進口大幅增長。

防護物資的大量進口推動前兩月累計進口實現增長。口罩、防護服、棉球棉棒、橡膠手套等納入紡織服裝類別的產品累計進口約9.8億美元,(產品稅號中還包括其他產品),增長12倍。

七、棉花進口回升,國內外棉價承壓下跌。

2月,出於對上游原材料供給不足的擔憂,結合外棉價格下跌,企業大量進口囤積外棉,當月棉花進口量出現大幅回升,當月進口26.4萬噸,增長15.1%,進口價格下跌14%。1~2月累計進口41.3萬噸,下降19.1%,棉價下跌12.6%。巴西依舊佔據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地位,美棉進口回升,前兩月累計自美國進口7.2萬噸,增長58%。

根據中國棉花協會月報顯示,2月,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紡織企業推遲復工,紗、布產量及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大幅下降,棉花市場銷售基本停滯。據中國棉花協會預測,國內棉花消費量下降為782萬噸,同比下降3.1%,較上期減少20萬噸,進口量下調至188萬噸,同比下降8.3%,較上期減少10萬噸。國內外棉價承壓下跌,國際棉價降幅大於國內,內外棉價差波動幅度較大,儲備棉輪入成交率大幅增長,商業庫存降幅縮小。下旬疫情在國外開始擴散,對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造成衝擊,國際棉價快速下跌。月末,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128B)13086元/噸,較上月末下跌747元;月均價為13418元/噸,環比下跌409元,同比下跌2082元。國際棉價大幅下跌,內外棉價差較上月擴大。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 Index M月均為77.90美分/磅,環比跌2.19美分。月末為73.05美分/磅,低於前一月末7.86美分/磅,1%關稅下折人民幣12406元/噸,低於同期國內現貨680元,內外棉價差較上月末擴大787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