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的發展史,其實是為客戶著想的奮鬥史

在2004年之前,中國還沒有個人理財產品。那時候的老百姓,去銀行的選擇只有儲蓄存款。儲蓄存款成為老百姓理財的唯一選擇。有理財意識的人,可能會選擇各種存款方式,比如有獎貼花,比如零存整取,比如把定期分為不同期限分開存取。

銀行覺得老百姓太可憐了,於是開始發行理財產品。最初的理財產品就是投資於銀行間存款、央行票據及利率債券等等,安全性比較好,收益可以比儲蓄存款高一點點。有理財意識的人就開始嘗試買理財產品,發現真的比儲蓄存款收益高,於是理財產品開始被老百姓接受。


銀行理財的發展史,其實是為客戶著想的奮鬥史

過了一陣子,老百姓覺得理財產品的收益還是不夠高,要求銀行提高收益率。銀行為難了半天,覺得投資債券也就這麼點收益,為了獲得更多的客戶和理財資金,覺得不如把理財資金投到貸款裡去吧。雖然犧牲了一部分利息,但至少滿足了客戶的需求,而且這些貸款不用進資產負債表,不受存貸比、不良率等監管指標的考核,何樂而不為呢?於是,投資於信貸資產的理財產品應運而生,這彷彿為理財產品的創設打開了魔盒的蓋子,一發而不可收拾。


這下老百姓開心了,原來只比儲蓄存款高一丟丟的理財產品,眨眼間比儲蓄存款高了好多倍,而且銀行的理財經理還說,這是銀行自己的貸款資產,讓利於老百姓,好安全的樣子,那趕緊買唄。這叫“非標資產”。


可是這種好事被監管機構發現了,哇,這個風險好大,萬一貸款發生不良,不是害了老百姓麼,而且銀行到底發了多少這類理財,和他們的保證金能不能覆蓋住這些理財完全監測不到啊,不行,不能賣!

老百姓有意見啊,這麼高的理財怎麼就買不到了呢?銀行想,客戶是上帝啊,怎麼也得滿足客戶的需求。於是找來了信託公司,和信託公司說好,這是我的資產,但對外呢就說是你的資產,你來發行信託產品,由我來買,我買了之後再設計成理財產品賣給老百姓。信託公司一開始不願意啊,萬一出了問題要我扛啊。銀行說不用你扛,我來扛,我來出保底協議。信託公司一想,不用擔責任,還能賺點小錢,幹!老百姓發現高收益的理財又回來了,歡天喜地。這叫“銀信合作”。


銀行理財的發展史,其實是為客戶著想的奮鬥史


高興了沒幾天,又被監管發現了。NND,我讓你不要幹,你又想著法子變著幹。於是規定銀行的理財產品不能投資本行的信貸資產。銀行又得想辦法。找來了兄弟銀行,讓兄弟銀行先買了信託,然後把信託受益權賣給自己,這樣又不違反監管規定了。這叫“買入返售”。

接著老百姓又開始提意見了。理財產品的期限太長了,銀行就是為了自己賺錢,在利率上升的時候故意把期限設長,方便自己賺錢。看看餘額寶,每天都可以贖回,每天都能看到收益。天地良心,銀行為百姓操碎了心。好吧,客戶的需求必須滿足。那些期限長、收益率高的資產,每天、每個月或三個月開放一次。這叫“期限錯配”。

可是這一搞,銀行發現理財規模擋不住地往上漲,而且到期的資產必須有相應規模的資產來對接,完全接不住啊。不行了,乾脆把所有的資產打成包,來算總賬,這樣哪怕有不良也可以拿其他資產來接,不能讓老百姓吃虧啊,也不違反監管政策啊。餘額寶算什麼,我們就是要做得比餘額寶要高。

這叫“資金池”。


環境好的時候怎麼玩都可以,可萬一環境不好呢?監管未雨綢繆,什麼買入返售,什麼期限錯配,什麼資產池,統統不準玩,銀行老老實實幹存貸款,要幹理財讓理財子公司去幹,萬一出了事也是理財子公司的事,和銀行沒關係。這叫“資管新規”。

理財子公司也得老老實實幹,之前這些事兒也不準幹了。但老百姓的需求還是在啊。想了半天,國家不是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麼,現在股市點位這麼低,配點好的股票唄。但風險得控住啊,那買點債券當安全墊吧。這樣一旦股市好了,老百姓的收益可高了,一旦股市不好,債券的收益還能頂頂,不至於讓老百姓虧得太多。這叫“固收+”。

所以,別再說銀行不好了,能把你當成上帝的,除了爹媽也就銀行了。以後走過銀行,還請在心中感謝下銀行,畢竟人家也不容易啊!

銀行理財的發展史,其實是為客戶著想的奮鬥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