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綜合實力最強地級市:蘇州!

蘇州,簡稱“蘇”,是江蘇省地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風景旅遊城市。蘇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蘇東南部、長三角中部,是揚子江城市群重要組成部分,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5個區、代管4個縣級市,總面積8657.32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461.6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72.17萬人,城鎮人口815.39萬人,城鎮化率76.05%。


全國綜合實力最強地級市:蘇州!


全國綜合實力最強地級市:蘇州!

在2019年全國城市GDP排名中,蘇州高居全國城市第6,年度GDP總量高達驚人的19235.8億元,增長率5.6%,很快將進入2萬億成員俱樂部, 真乃富可敵國。要知道,蘇州是唯一進入前十名的地級市,不是特區,也不是副省級城市。

2019年的成績單十分耀眼:

經濟: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35.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6.7億元,下降6.5%;第二產業增加值9130.2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增加值9908.9億元,增長6.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7.92萬元,比上年增長5.2%。全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21.8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稅收收入1991億元,增長3.2%,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89.6%。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41.3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城鄉公共服務支出1686.2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78.7%。

農業:全年新增高標準農田6000公頃、現代農業園區2800公頃、標準化池塘改造面積1573公頃。蘇州入選首批全國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市,年末全市農業機械化水平達90.1%。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年培育新型職業農民3073名,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8家、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8家、新增共享農莊14個。全年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470億元,比上年增長5.8%。年末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2243家、家庭農場432家,農村集體總資產(清產核資後)3180億元,村均年可支配收入936萬元。

工業: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3592.1億元,比上年增長1.4%。規模以上工業35個行業大類中有21個行業生產保持增長,行業增長面達60%,有11個行業產值超一千億元,其中前六大行業實現產值21671.4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64.5%。從經濟類型看,民營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2340.9億元,比上年增長4.1%,民營工業企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6.7%,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26家企業入圍“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入圍數量列全國第一。外商及港澳臺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0408.2億元,比上年下降0.3%,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60.8%。全年實現製造業新興產業產值18000.1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3.6%,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納米技術、人工智能四大先導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21.8%,比上年提高6.1個百分點。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全年醫藥製造業產值比上年增長24.8%。高新技術產品產量增長較快,新能源汽車產量比上年增長17.5%,光學儀器產量增長55%,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長13.9%,環境汙染防治專用設備產量增長30.8%。全年新增省級智能工廠5家、省級智能車間182家,累計分別達8家、444家。

房地產開發: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686.5億元,比上年增長5%,其中住宅投資增長4.6%。房屋新開工面積2761.2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房屋施工面積1214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2%;房屋竣工面積1283.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8%;商品房銷售面積2178.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9.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983.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0.9%。

國內貿易: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88.8億元,比上年增長6%。按消費行業統計,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5327.5億元,增長5.8%;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761.4億元,增長6.9%。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296.6億元,增長5.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792.2億元,增長6.3%。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日用品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比上年增長7.3%和8.8%。線上消費增長較快。全年電子商務網絡零售交易額2625.1億元,比上年增長27%。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實現互聯網零售額553.4億元,比上年增長6.5%。

對外經濟: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3190.9億美元,比上年下降9.9%,其中出口1920.4億美元,下降7.2%,進口1270.5億美元,下降13.7%。分註冊類型看,外商投資企業實現進出口2297.5億美元,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72%;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724.9億美元,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22.7%。從出口市場看,對美國出口473.6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8.1%;對歐盟出口396.6億美元,下降3.6%;對東盟出口212.6億美元,增長8.0%;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430.6億美元,增長1.1%。外貿結構不斷優化,全年一般貿易出口681.5億美元,佔全市出口的比重達35.5%,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服務貿易進出口218.99億美元,跨境電商進出口13.68億美元。全年服務外包接包合同額122.77億美元,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50.25億美元,均比上年增長4.1%。

科技和教育: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25%。財政性科技投入181.6億元,比上年增長19.4%,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5%。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6599.6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9.4%,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全年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160家、累計達7052家,認定瞪羚企業361家。5家企業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成功創建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成為江蘇省第一個、全國唯一由民營企業成立並建設的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全年新增省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實驗室)16家,累計達107家;新增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63家,累計達632家;新增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1家,累計達852家;年末省級以上科技公共技術服務平臺31家,其中國家級2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研究院、賽迪研究院蘇州分院、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等一批研發機構相繼設立。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新佈局建設的專業研究所有16家落戶蘇州,數量居全省第一。年末擁有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118家,孵化面積397.92萬平方米。新增省級眾創空間34家,年末省級以上眾創空間達213家。各類眾創空間孵育創新團隊4000餘個。年末全市各類人才總量292.5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26.9萬人、高技能人才64萬人。新增國家級重大人才引進工程入選者12人,累計達262人,其中創業類人才135人。新增省“雙創人才”112人,累計達985人。年末全市共有11家國際創客育成中心、4家國內創客育成中心。構建“外地加速孵化、本地落地轉化”的招才引智新模式。設立西安交大博士後創新創業長三角基地。舉辦第11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跨國技術轉移與國際人才對接大會。全年建成投用中小學、幼兒園80所,新增學位7.3萬個。年末擁有各級各類學校1682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6所;在校學生195.81萬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24.90萬人;畢業生44.34萬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6.74萬人;擁有專任教師13.1萬人。線上教育中心項目實現大市覆蓋。蘇州被列入國家智慧教育示範區培育建設名單。深入實施名城名校融合發展戰略,南京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在蘇新建校區,蘇州大學未來校區、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崑山杜克大學二期開工建設。

文化和旅遊:全年文化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60億元,比上年增長5.9%。“文化蘇州雲”平臺正式上線,蘇州第二圖書館開館,新建圖書分館36家、24小時自助圖書館33家、網上借閱社區投遞服務點13處。年末全市有市、區級公共圖書館13個,市、區級文化館11個。《蘇州通史》、《蘇州志略》出版發行。全年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個、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8個。張家港黃泗浦遺址獲評“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桃花塢·唐寅文化片區基本建成,可園修復項目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蘇劇《國鼎魂》摘得第十六屆文華大獎。成功舉辦首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第八屆中國蘇州創博會,成功組織第四屆中法文化論壇“蘇州日”主賓城市活動、蘇州文化旅遊(巴黎)推介會。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2751億元,比上年增長5.8%。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360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年末全市共有5A級景區6家(11個點)、4A級景區34家、五星級飯店24家和四星級飯店26家。蘇州博物館、拙政園、獅子林實施分時預約。吳江同裡國家溼地公園入選全國精品自然教育基地。

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根據抽樣調查,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109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29元,增長8.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52元,增長8.4%。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5414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9648元,增長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012元,增長6.6%。全市最低工資標準為2020元/月,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分別提高至每人每月520元、380元,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995元,失業保險金最低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493元。全市有1.27萬戶、共計1.88萬人享受低保,全年發放低保金1.95億元。年末全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人數554.87萬人,比上年增加12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760.89萬人,比上年增加23.81萬人;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518.2萬人、525.66萬人、543.57萬人。

從數據來看,蘇州不愧是中國最強地級市。


全國綜合實力最強地級市:蘇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