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克賽欽地區遠比加勒萬河谷重要的,實際上是這條河谷

從我國周邊的形勢來看,印度處於我國西南,在中印之間,有喜馬拉雅山脈隔絕,且遠離我國的核心地區,之間有廣袤的青藏高原。因此,我們往往會產生一種錯覺,即印度不是我國主要威脅的。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印度對我國的威脅甚至超過美國。印度一直覬覦我西藏領土,是我西部邊境最主要的威脅。最為重要的是,印度俯瞰印度洋,對我海上命脈形成巨大的威脅。每當我國面臨內、外困境時,印度都是衝在最前面的打手。如在解放戰爭、朝鮮戰爭時期,印度便趁我無暇西顧時,侵佔我西藏領土。在1962年,印度趁我三年大災,中蘇交惡時,蠶食我西藏領土,由此爆發了中印戰爭。在1986年,印度趁我打擊越南入侵而發生老山戰役時期,將我藏南地區設立偽阿魯納恰爾邦,並挑起桑多洛事件。在2017年,印度趁美國對我進行全方面打擊,我國際形勢惡化時,挑起洞朗事件。2020年,又挑起加勒萬河谷衝突。等等。

在阿克賽欽地區遠比加勒萬河谷重要的,實際上是這條河谷

在2020年,加勒萬事件在國內引起了巨大的震動,而以前很少聽聞的加勒萬河谷極大的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其實,加勒萬河谷雖然重要,但其河谷狹窄,兩岸多為亂石和懸崖峭壁,通行條件極差,只能展開較小規模的戰役。遠比加勒萬河谷衝要的,是羌臣摩(Changchenmo)河谷。只不過這次的加勒萬事件掩蓋了羌臣摩河谷的光芒。

在阿克賽欽地區遠比加勒萬河谷重要的,實際上是這條河谷


羌臣摩(Changchenmo)河是西約克河的一條支流,其源於札嘎爾冰川,往西經章圖山,在基阿姆溫泉進入印控區,又橫穿喀喇崑崙山而流入西約克河。羌臣摩河谷非常寬廣,適合人員大規模的運動,是一條戰略性的通道。由我國的新藏公路G219國道沿線的龍木錯湖和界山達坂一帶往西經野馬灘河谷,接羌臣摩河谷,就可直達空喀山口、溫泉一帶,沿途一馬平川,道路非常平坦,適合大規模的人員運動,現我國已修有邊防公路,可由界山達坂直通空喀山口。

在阿克賽欽地區遠比加勒萬河谷重要的,實際上是這條河谷

在阿克賽欽地區遠比加勒萬河谷重要的,實際上是這條河谷

而羌臣摩河谷自錯斯塔魯(Tsogstalu)以下,便為峽谷地帶,難以通行,故人們通往列城,不再走羌臣摩河谷,多轉入羌臣摩支流立姆迪(rimdi)河谷,翻越馬斯米克山口(Masimik),而到班公湖西端的如昆(lukung),再經坦克賽(Tangse)、羌拉山口(Changla pass)而到列城。這條路線中,只要經馬斯米克山口(Masimik)山口、羌山口兩個山口,道路相對來說比較便捷,故向來為空喀山口一帶通往列城的主幹道。

在阿克賽欽地區遠比加勒萬河谷重要的,實際上是這條河谷

但即便如此,由於沿途為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無霜期很短,植被難以生長,環境非常惡劣。據晚清時期英俄探險者傳記雲,這裡終日“空氣稀薄”、“寒風凜冽”、“地上寸草不生”。晚清時期,李源鈵前往勘察邊界,亦云 “千里戈壁,寒風甚烈”,“六月披裘,儼如冬”。更為要命的是,沒有柴草取暖煮食,在這樣的零下20-30度的高原上旅行過夜,是有被凍死的危險的,其艱險可想而知。

在羌臣摩(Changchenmo)河谷的南岸,還有一條通往班公湖北岸的重要通道,即尼蘇曲河谷。尼蘇曲河在班公湖北岸沖刷出一片平坦開闊的三角洲,即喀納三角洲。同時,尼蘇曲深切東喀喇崑崙山,形成一條平坦開闊的天然通道,該通道甚至能適合重型裝甲兵團運動,為班公湖湖北岸的一條戰略性通道。由喀納三角洲沿尼蘇曲河谷北上,就可以直抵羌臣摩河谷空喀山口一帶。同時,喀納三角洲地當班公湖北岸通往手指區的通道,且地勢開闊,能夠駐守大批人員,向來為咽喉要地。在現代,喀納三角洲為我國控制班公湖北岸的大本營,我國在此處設有日姆昌、庫爾那克堡(Khurnak Fort)等營地,為我國防禦印軍從班公湖北岸通道深入日土縣的橋頭堡。

在阿克賽欽地區遠比加勒萬河谷重要的,實際上是這條河谷

在阿克賽欽地區遠比加勒萬河谷重要的,實際上是這條河谷

但是,尼蘇曲河谷毗鄰印控區,且有多條穀道通往印控區,極易被印度切斷。其中,尤其以絕拉溝和安拉溝最為衝要。在尼蘇曲河谷西部,為險峻的喀喇崑崙山脈,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羌臣摩山、塔馬山等高峰,而絕拉溝和安拉溝深切山體,形成兩條便於通行天然孔道。其中,由絕拉溝翻越塔拉昌山口,就可以連接基阿姆溫泉經Masimik山口通往列城的道路,我軍就可以截斷基阿姆溫泉的印軍退路。而通過安拉溝,翻越愛尼山口,就可以通往印控班公湖北岸地區。

在阿克賽欽地區遠比加勒萬河谷重要的,實際上是這條河谷

同樣,印軍由絕拉溝和安拉溝東進,就可以截斷尼蘇曲河谷,從而切斷空喀山口和日姆昌三角洲的聯繫。因此,絕拉溝和安拉溝是中印雙方爭奪的重要地區,在中印戰爭時期,絕拉溝和安拉溝是戰鬥最為激烈的地區之一。在現代,二溝中均修有邊防公路。由於二溝均會於尼蘇曲河谷中部的尼亞格祖,故尼亞格祖為我防禦印度的重要據點。

在羌臣摩(Changchenmo)河谷的北岸,則以空朗昌波河(kugrung)最為重要。由基阿姆溫泉地區沿空朗昌波河及其支流昌隆河谷北上,經溫泉、溫泉達坂,即進入廣闊的阿克賽欽林濟塘(也叫靈吉塘,Lingzee tang)平原,再往北經甜水海,接新藏公路進入喀拉喀什河谷,經大紅柳灘、康西瓦等地,就可以到達崑崙山咽喉賽圖拉。在解放前,這條路線向來為空喀山口、基阿姆溫泉一帶通往賽圖拉的主要道路之一。在晚清時期,英國探險者羅伯特·沙敖 (Robet Shah,1839-1879),曾於1868年以經商為名,由拉達克到葉爾羌、喀什噶爾活動,並拜見阿古柏,即走溫泉達坂這條路。1891-1892年,李源鈵和英國人劃定邊境而勘察阿克賽欽地區時,也是由此路由賽圖拉南下經林濟塘平原而抵空喀山口一帶。

在阿克賽欽地區遠比加勒萬河谷重要的,實際上是這條河谷

由於出溫泉達坂後,即為一馬平川的林濟塘平原,便可直抵新藏公路G219國道,再無險阻,溫泉地區為兵家必爭之地。在上個世紀中印戰爭期間,溫泉地區為我國防禦印度的要隘,此處為印軍入侵的重要方向。時至今日,每當印度在我邊境挑起事端時,溫泉地區都是熱點地區,所幸的是,經我軍付出血與生命的代價,溫泉始終控於我手。現在,我國已經修有溫泉經溫泉達坂通往林濟塘平原而在河岔口連接G219國道的邊防公路,告別了以往只能由人工騾馬搬運的艱苦歷史,極大的提高了我軍防禦的效率。另外,由基阿姆溫泉沿空朗昌波河谷(kugrung)而上,經班西達坂、加南達坂等山口,就可以通往加勒萬河谷,從而抄我加勒萬駐軍的退路。在中印戰爭時期,印軍就曾由此路突入加勒萬河谷,並在薩木崇嶺一帶建立據點,我軍稱之為“印加14據點”,對我加勒萬河谷哨所以及河尾灘地區形成巨大威脅。

在阿克賽欽地區遠比加勒萬河谷重要的,實際上是這條河谷

因此,阿克賽欽南部、班公湖北岸諸道幾乎都彙集於空朗昌波河入羌臣摩河的基阿姆溫泉、空喀山口一帶,故空朗昌波河口處向來為阿克賽欽地區的戰略要地。在清代時,喀喇崑崙山口叫卡拉胡魯木達坂,而空喀山口叫“昌器利滿達坂”,是通往列城的2個最為重要的山口。如《新疆圖志》記載,“又東南卡拉胡魯木達坂(即喀喇崑崙山口),又東南為昌器利滿達坂,皆通條拜提(也叫吐擺特,即今拉達克列城)路”。其中,經空喀山口的這條路線即由賽圖拉往南至林濟塘平原,然後經溫泉達坂、溫泉地區,到達基阿姆溫泉,再往西南經Masimik山口、羌山口等地而到列城。此道雖比經喀喇崑崙山口的大道較迂遠,但由於經喀喇崑崙山口的道路離處於罕薩河谷的坎巨提較近,而常受坎巨提劫匪的劫掠,因此,商隊常走溫泉及空喀山口一帶以躲避劫掠。這兩個山口是中印分界線,李源鈵在勘察喀喇崑崙高原時,在喀喇崑崙山口立有鐵鑄界碑,而在空喀山口立有木製界碑。

在阿克賽欽地區遠比加勒萬河谷重要的,實際上是這條河谷

但是,在印度獨立後,又主張以從來沒有發生效力的“約翰遜線”為中印邊境線,於是局勢便緊張起來。作為阿克賽欽高原要衝的空朗昌波河口一帶,成了雙方爭奪的焦點。印軍在基阿姆溫泉地區建有軍事基地,以作為向我阿克賽欽腹地蠶食的橋頭堡,而我國為防止印度入侵,也針鋒相對,在空喀山口設立營地。在中印戰爭期間,空喀山口是我對印度發動自衛反擊的重要陣地之一,在西部戰場,我國共設立天文點、河尾灘、空喀山口、阿里等四個防區,空喀山口防區的指揮部便設立在空喀山口,這就是著名的“空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