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當年在湖北的溶洞裡發現過白蝙蝠:有詩文為證

老鼠最早竟然指的是蝙蝠——《山海經》蝙蝠傳疫續:李白發現湖北白蝙蝠

蝙蝠,在最早的漢語辭典《爾雅》裡就有了,一般認為該書產生時代在漢初。蝙蝠二字未見商周甲骨金文字例,至今可見的最早字書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有收,說明小篆字形中有此二字。到底產生於戰國甚至春秋、西周的秦國時期還是統一之後秦朝推行小篆的時期,需要實物資料作為證據。

//////作為古代字書的收官之作,《康熙字典》總結歷代字書之後如此解釋,虫部,蝙(蝠):

《爾雅 釋鳥》——蝙蝠:服翼。注:齊人呼為蟙䘃,或謂之仙鼠。

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蝙蝠謂之服翼,或謂之飛鼠,或謂之老鼠,或謂之㒨(無亻旁,亦仙字,筆者注)鼠。自關而西,秦隴之間謂之蝙蝠,北燕謂之蟙䘃。

李白詩序:荊州清溪有乳穴,穴中玉泉交流,有蝙蝠千歲,體白如銀。

韓愈詩:山石犖确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

李白當年在湖北的溶洞裡發現過白蝙蝠:有詩文為證

這是真的白蝙蝠


可見,到漢初《爾雅》出現時代,還是延續了《山海經 東次二經》的認識錯誤,認為蝙蝠是一種鳥,但是“蝙蝠”二字明顯歸“蟲”類,蟲在漢字概念體系裡指蠕蟲昆蟲這些無脊椎動物,外加看似無足的爬行類如蛇,並非鳥類,可見蝙蝠在中國傳統認知裡是模糊的,是一筆糊塗賬。

李白當年在湖北的溶洞裡發現過白蝙蝠:有詩文為證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蟲兒被鳥吃。蝙蝠寫起來是蟲,歸類是鳥,這個糊塗呀。

西漢末年揚雄的《方言》為我們保留了當時全國各地不同的叫法,“飛鼠”的叫法是有問題的,因為有一種會飛的鼠類叫“鼯鼠”,這是真的鼠類,《莊子》裡都提到過。

李白當年在湖北的溶洞裡發現過白蝙蝠:有詩文為證

鼯鼠,才是真正的飛鼠,是鼠輩。


竟然還叫“老鼠”,這說明“老鼠”這個詞最早是指“蝙蝠”的,普通的家鼠當時肯定不叫“老鼠”就叫“鼠”,老鼠、老虎、老師等詞,是現代漢語裡的詞彙,“老”只是前綴,並非說其年齡大,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這裡叫“老鼠”,當來自傳說蝙蝠乃千年之鼠所化,自然叫“老鼠”,這個老是年歲大的意思,和當今現代漢語的“老鼠”完全不同。至於叫“仙鼠”,是有些美化了。但是必須注意到,西漢末年東漢初年這個時候的歸類糾正了自古以來的錯誤,開始把蝙蝠歸入“鼠類”就是動物類別了,雖然不是很準確,但與之前認為是鳥類,寫為從蟲的蝙蝠等等錯誤相比,都算是我國傳統動物學的一大進步,這是一種內在自發的進步,與西方近現代動物學傳入中國而被動接受是完全不同的。

字書把鳥、獸這些高等的脊椎動物歸入虫部,就是把字寫錯了,這在漢字裡為數不少,筆者稱為“無理字”,在筆者的漢字專著《字覺:漢字樹圖梳理與無理字初探》裡,歸納出通用的8000多個繁簡漢字裡各有近百個字形與詞義不符的“無理字”,詳見書中,此不贅述。

李白當年在湖北的溶洞裡發現過白蝙蝠:有詩文為證

《字覺》封面


李白當年在湖北的溶洞裡發現過白蝙蝠:有詩文為證

《字覺》封底


筆者從文字學的角度嘗試解釋一下“蝙蝠”二字,蝙是說飛行起來翩躚不定或者一連串的編隊。蝠,是言其形似“畐”即敬酒給神祈福,或是說這種動物倒掛起來像個敬神祈福酒杯形狀。

李白當年在湖北的溶洞裡發現過白蝙蝠:有詩文為證

畐,福,蝠

蝙蝠二字從蟲,說明造字者不認為其是鳥類,否則就應從隹(小鳥)或鳥(大鳥猛禽),因為認識不到蝙蝠屬於高等的哺乳動物就是獸類,所以認為蝙蝠是低等的昆蟲類,因而蝙蝠二字從蟲。《爾雅》作為辭典,幾乎不涉及文字學內容,不討論造字原理,不解析字形結構,只是根據實際語言應用中的詞彙來進行解釋,是典型的“辭典”解釋,與注重文字本身邏輯性的“字典”解釋無關。所以就會出現不顧字形,硬行歸入鳥類的錯亂。

這裡提到的李白詩序,筆者查詢了一下,李白提到的荊州清溪,就是當今湖北宜昌遠安縣這個地方,李白進入到一個溶洞裡,發現溶洞裡面有白蝙蝠。李白根據葛洪《抱朴子》等書裡說的“千歲蝙蝠,色如白雪”這句話,以為他見到的白蝙蝠有上千歲了。如今我們知道白蝙蝠是一個亞種或者是白化現象,壽命也還是和普通蝙蝠一樣幾十年。今年當前的新冠肺炎疫病流行,最初就是從湖北武漢這個古代的荊州一帶爆發的。

李白當年在湖北的溶洞裡發現過白蝙蝠:有詩文為證

李白,李子開會如雪白。而今最火的卻是李子漆,真是夠黑呀


李白當年在湖北的溶洞裡發現過白蝙蝠:有詩文為證

偉大的三教通才全才天才,化學家,醫藥學家,葛洪的著作


李白的這篇遊記詩文皆具,原作如下——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餘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後,體白如雪,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枝葉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採而飲之,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餘遊金陵,見宗僧中孚,示餘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餘答之,遂有此作。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據說當地人根據上面的內容研製復原出了這種仙人掌茶,看來應該還是綠茶,是說茶葉的形狀像仙人手掌的樣子,就像“佛手”得名的情形一樣,跟現在渾身是刺的耐旱植物仙人掌無關。這種原產美洲的植物是明朝末年才引種到中國來的,李白的時代要早八九百年呢,李白是做夢也想不到,後代竟然發現了新大陸,還傳來了菸草、辣椒、紅薯、玉米,還有“仙人掌”,渾身是刺,與茶無關。

李白當年在湖北的溶洞裡發現過白蝙蝠:有詩文為證

仙人掌,明末才傳入中國,唐朝的李白肯定沒見過,他說的是一種茶


至於白蝙蝠,看資料說白蝙蝠在洪都拉斯有,也有圖片,如下。中國境內現在是否還有李白見過的白蝙蝠,就不好說了。不過李白之後好像北宋時候還有人見過一對白蝙蝠,也有文字記錄,現在一般認為是白化現象。這種白化現象在很多物種都會出現,比如烏鴉等等動物,不足為奇。

李白當年在湖北的溶洞裡發現過白蝙蝠:有詩文為證

一窩白蝙蝠

(作者聲明原創,所有權利保留。圖片多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