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滿足”的教育方式,並非一無是處,但要懂得避開這些誤區

隨著科學育兒觀念的發展,現如今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越來越多樣、越來越精細。

然而,極度精細的現代化教育方式卻也並非全都有益無害,很多教育方法都是議論紛紛、難有統一意見。

“延遲滿足”的教育方式,並非一無是處,但要懂得避開這些誤區

就比如說“延遲滿足”,奉為圭臬者有之,嗤之以鼻者亦大有人在。

所謂延遲滿足,簡單地說就是選擇“長遠利益”,為了以後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放棄當前的、即時的滿足。

家長對孩子進行延遲滿足的教育,便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學會控制自己,“眼光放長遠”,從這個角度看確實很有意義。

但在反對者看來,這樣的教育是在抑制孩子的天性,破壞孩子的美好童年,甚至可能導致孩子受到另類的“窮養”而自卑、短視。

其實,“延遲滿足”的教育方式,並非一無是處,但要懂得避開這些誤區。

“延遲滿足”的教育方式,並非一無是處,但要懂得避開這些誤區

1、延遲滿足的主體應該是孩子,而非家長

如果孩子是自主地選擇延遲滿足,那麼自制力、遠見卓識都能得到鍛鍊,哪怕這種自主有家長勸說的成分也無妨。

但如果孩子本來就不想要延遲滿足,家長卻硬要他忍耐,孩子或許一時之間無法反抗只能照做,這個自覺性、主動性卻是完全沒有的。

長此以往,孩子只會對延遲滿足產生厭煩心理甚至逆反心理,反而非要追求眼前利益、不肯等待一秒,這對孩子的性格成長非常不利。

“延遲滿足”的教育方式,並非一無是處,但要懂得避開這些誤區

2、延遲滿足的對象要有所選擇

不是所有事情都適合讓孩子去延遲滿足,有吸引力的事要孩子去快速完成,枯燥乏味的事卻要孩子慢慢來,孩子怎麼可能願意呢?

孩子走累了,家長偏要再走一會兒才休息;孩子想買一個並不貴的玩具,家長偏要到孩子哭鬧得不行時才買……

這樣的做法完全是本末倒置、矯枉過正,孩子會容易缺乏安全感,而委屈感、佔有慾則會大增,甚至會表現出攻擊性。

延遲滿足的教育,能夠讓孩子學會等待,控制慾望,日後在完成各種任務、協調人際關係、成功適應社會等方面都能受益於此。

“延遲滿足”的教育方式,並非一無是處,但要懂得避開這些誤區

如果孩子缺乏延遲滿足的教育,就可能會在社交中處境艱難,遇到陌生人容易羞怯固執,遇到挫折容易心煩意亂,遇到壓力就退縮不前、不知所措。

而如果錯用了延遲滿足教育,卻又可能導致孩子佔有慾過強、焦躁易怒,反而不美,其中尺度還需要家長來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