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控27年前性騷擾女下屬,拜登的白宮之路會否遇阻?

2020-05-04 16:33

賈洛

澎湃新聞

幾乎已經穩獲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美國前副總統拜登正陷入一則陳年“桃色新聞”泥潭中,而這則“桃色新聞”的真實性目前尚未被證實。當地時間5月1日,拜登在媒體上公開回應27年前的一名女助手對自己的性騷擾指控:“我可以毫不含糊地說,這件事情從來沒發生過。”《時代》雜誌稱,特朗普本人曾被17名女性指控性侵,卻總能“化險為夷”,但第一次正式面對類似指控的拜登,能否渡過此關呢?

陳年舊賬被翻後不斷髮酵

性騷擾、總統大選,當這兩個字眼聯繫在一起,美國政壇註定橫生波瀾。這一次,將拜登推到漩渦中心的女人叫泰拉·裡德,今年56歲。1992年底到1993年,裡德擔任時任參議員拜登的助手,職責包括監督實習生。事實上,裡德從2019年拜登宣佈參選後就不斷在媒體上爆料,稱拜登當年對其舉止不端,主要包括“不恰當的身體接觸”。《時代》雜誌稱,對拜登有類似抱怨的,還有其他8名女性。當時拜登不得不公開表態,會注意禮儀,“避免今後會出現類似情況。”

不過,事態發展在今年4月9日迅速進入另一個層面。當時裡德前往華盛頓特區警局報案,稱自己是當年一樁性騷擾案件的受害者,矛頭直指拜登。按裡德在3月25日接受播客“凱蒂·哈爾珀秀”採訪時的說法,這樁事件發生在1993年的某一天,當時她去給拜登送一個運動包,拜登乘旁邊沒人突然把她推到牆上,之後用手指插入她的下體對其進行了侵犯。裡德對哈爾珀說,她曾向拜登的助手內部抱怨過這次的遭遇,但她沒有提及性騷擾。裡德在5月2日曾告訴美聯社,她當年準備向國會人事辦公室提交投訴,但在最後時刻退縮了。

為何在27年後又重提往事?裡德告訴《時代》雜誌,她直到最近才開始講述這段經歷,是因為和女兒進行了一次“關鍵”的談話,然後受到了激勵。而在接受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採訪時,裡德表示是在受到“網絡騷擾”後才向警方報案的。一名華盛頓警局發言人透露,該案件目前並不處於有效狀態,警方沒有進一步評論。按照華盛頓特區法律,提交虛假的報警信息,可能會受到罰款或監禁的懲罰。

美國媒體則對裡德的指控進行了多方面的核實和採訪。裡德的前同事洛瑞恩·桑切斯在接受《商業內幕》採訪時說,她記得裡德曾和自己討論過華盛頓一位前老闆對其性騷擾的經歷。《商業內幕》還採訪了裡德以前的鄰居琳達·拉卡斯,後者回憶起裡德在上世紀90年代曾對其描述過這起涉嫌性侵事件的細節。裡德當年在華盛頓的一位同事向《時代》雜誌爆料稱,“她媽媽當時想讓她報警,我告訴她不要報警。除非你準備好離開華盛頓,否則我不會建議這麼做。”

裡德說,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已故的母親。4月下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知名節目“拉里·金”訪談中,一名匿名女子的電話錄音被曝光,內容是她女兒在為一位知名參議員工作時發生的“問題”。該女性當時沒有具體說明她指的是性侵犯。不過,裡德後來承認,這名女子是她的母親。

雙標質疑

5月1日,拜登出現在MSNBC節目中,首次對該事件進行回應。拜登說,自己完全不記得有這件事情,甚至連裡德也不記得。“我不知道為什麼27年之後,這個問題突然被提了出來。我不明白。但我不會去質問她的動機,我不會攻擊她。她有權利說她想說的任何話,但我有權利說,核實一下,看看她所說的是否屬實。”

拜登在民主黨內的同僚們,也都沒有意外地站在他這邊。眾議院女議長佩洛西說:“我支持拜登,他是一個正直的人。”而希拉里在事件發生後宣佈支持拜登的競選活動,但並未正面評論該事件。而包括“艾米莉的名單”、“計劃生育組織”,再到“時間到了”等知名女權組織大多保持沉默。一些組織希望拜登儘快發表聲明,以回應外界的質疑。

斯坦福大學法學教授、民主黨籌款人米歇爾·道珀說:“我主要的擔心是,所有這些女政治家、重要的女性領導人把他們的信譽全都給了拜登,而這一切是建立在事實還沒有浮出水面的時候。”道珀呼籲對裡德的指控進行獨立調查,“如果這是真的,拜登的候選人資格或(未來可能的)總統職位可能會因此崩塌。”

《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稱,1991年在大法官克拉倫斯·托馬斯提名確認聽證會上作證指控前者對其進行性騷擾而知名的安妮塔·希爾表示,“拜登否認不應該是事件的重點,必須開始獨立調查。”身為布蘭迪斯大學法學教授的希爾說,堅持公平正義很重要,不能因為(對象)是拜登而不是特朗普,採取的措施不相同。

許多支持共和黨的保守派人士指出,民主黨對裡德的冷漠和忽視與2018年指控共和黨最高法院大法官卡瓦諾性侵的布蕾西·福特時的高聲附和截然不同。支持女性競選公職的洛杉磯婦女團體聯合創始人薩曼莎·埃圖斯說:“我們怎麼能夠有雙重標準呢,所有人都不應該選擇性地對待女性運動。”

女性權益研究人士弗洛雷斯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我確實認為,鑑於民主黨乃至一些女權主義領導人的虛偽立場已經得到充分展示,這將迫使人們展開更廣泛的討論,討論‘相信女性’意味著什麼。”弗洛雷斯稱,拜登事件將是一件好事,將促使美國的女性運動更加理性思考,如何才能取得進步。

專家稱對選情影響有限

《今日美國》2日報道稱,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湯姆·佩雷斯當天駁回了外界希望對拜登展開調查的呼籲,稱這位前副總統已經是“公開透明的”。佩雷斯表示,拜登在2008年當選副總統時,已經接受了“全面調查”。“奧巴馬信任喬·拜登,我也相信他。”而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朗娜•麥克丹尼爾則對此並不認同。“儘管很多媒體視而不見,但對他的指控已經浮出水面了,拜登還沒有經過審查。”

不過,很多政治評論家都表示,這次事件並不會對拜登的總統競選造成實質性的傷害。維吉尼亞大學政治中心主任拉里·薩巴托說:“回憶一下特朗普吧,他在2016年大選中受到了那麼多人的性騷擾指控,結果毫髮無損。現在對候選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疫情和經濟復甦,這是所有人都關心的,因為我們正處於災難之中。”

與特朗普一樣,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在競選連任時也沒有受到對其不當性行為指控的影響。不過,鑑於拜登一直以女性權益支持者和維護者自居,而且民主黨急需獲得女性群體的支持才有望在年底大選中擊敗特朗普,這次的性騷擾指控會對其產生多大的影響,還需觀察。

《今日美國》和薩福克大學上週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拜登以50%對40%的優勢領先於特朗普。但同樣的調查發現,在民主黨初選中支持桑德斯的民主黨人中有22%不一定在11月支持拜登。薩福克大學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大衛·帕利洛戈斯說:“我想知道,性指控問題是否會讓桑德斯的支持者們退縮,當然,還有獨立女性或民主黨女性,拜登不能失去她們的支持。”該民調還顯示,只有31%的美國人認為特朗普值得信任和誠實,而拜登的這一比例為47%。

雪城大學政治學教授格蘭特·裡赫表示,無論在競選過程中出現什麼指控或失誤,拜登和特朗普都能獲得相似比例的選民。“不管出現什麼問題,他們都將獲得43%的選票,因為這個國家兩極分化嚴重,問題的重點是爭取中間選民。”共和黨策略師亞歷克斯·科南特表示,現在判斷針對拜登的指控將如何影響11月的選舉還為時過早。“媒體會關注這些醜聞,但老百姓還是會更擔心經濟問題。”

由於自己也曾遭到多起性侵指控,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這一事件上態度低調。“我被誣告過很多次,所以這次的事情也可能一樣。”但特朗普的競選代理人,包括他的兒子小唐納德·特朗普卻並沒有迴避這個問題,他上週在推特上引用了一個標籤,標題是“拜登在隱藏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