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級市第一”這針麻醉劑,蘇州你別打了好嗎?

蘇州名列地級市第一

” “蘇州名列全省第一”,多年來,蘇州媒體頻繁使用這類標題,每次都是一臉幸福又自豪的樣子。


雖然符合事實,但在我看來,這種概念只會讓蘇州不思進取。蘇州面臨的城市競爭,往小了說,面向全國;往大了說,面向全球。


“地級市第一”這針麻醉劑,蘇州你別打了好嗎?


改變的時候到了!


3月5日,驚蟄。蘇州召開一次非同尋常的會議,大會主題被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藍紹敏總結為一句話:考驗蘇州幹部的時候到了!


這個會議是蘇州市2019年度綜合考核工作總結暨作風建設大會。瀏覽相關新聞報道後,我感到:考驗兩個字,一點沒水分!蘇州的官員,以後難當了!


“地級市第一”這針麻醉劑,蘇州你別打了好嗎?


具體的考核措施,我不感興趣。藍書記的發言中,我個人覺得最振聾發瞶的是這兩句:1、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蘇州幹任何工作都要與最強的拼,與最快的賽。2、我們改革開放的實踐,從來都是突破能級創造奇蹟的。因為爭第一創唯一,我們才挑戰成功了一個又一個極限。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與最強的拼,與最快的賽,這並不是盲目要求,我們蘇州一定要達到最強、最快。而是隻有這樣拼、這樣賽,我們蘇州才能達到更強、更快!——就像奧林匹克精神一樣。


“地級市第一”這針麻醉劑,蘇州你別打了好嗎?


回到主題。對蘇州而言,“地級市第一”根本不是什麼激發上進的“衝鋒號”,反而是一針軟化鬥志的“麻醉劑”,甚至在一些領域是遮掩落後的“遮羞布”!比如:蘇州高等教育、醫療水平“地級市第一”,咋一看挺不錯,可實際就是,蘇州與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大部分計劃單列市、很多個普通省會城市都有相當大的差距!欠賬太多,根本不能滿足千萬級人口大蘇州的需求!


有些小夥伴不太瞭解中國大陸城市的行政級別,今天既然扯這個話題,簡單羅列如下:


中國大陸城市的行政級別


4個直轄市(正省級)

: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15個副省級城市:廣州、武漢、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 。其中深圳、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是計劃單列市,其它是省會城市。


17個非副省級省會城市(地級):石家莊、太原、合肥、福州、南昌、鄭州、長沙、海口、貴陽、昆明、蘭州、西寧、呼和浩特、南寧、拉薩、銀川、烏魯木齊


N個非省會普通地級市(地級):蘇州、徐州、溫州、泉州、佛山、洛陽、唐山……


全國有17個非副省級省會城市,它們的行政級別與蘇州是一樣的,也是“普通地級市”。但因為它們是省會,實際上從官方機構到新聞媒體再到普羅大眾,從不把它們看做“普通地級市”。來個簡單點的比較,鄭州(地級)與濟南(副省級)、長春(副省級)有啥實際地位的區別?根本就沒啥。


所以很清楚,在中國的政治與媒體語境下,所謂的“地級市第一”,不過是“非省會普通地級市裡的第一”罷了。很光榮嗎?


4+15+17=36,這36個城市,無論級別高低,無論地盤大小,無論人口多少,無論經濟發達還是薄弱,事實上就是中國的“高階城市”,是超越“普通地級市”的存在。所謂的“地級市第一”,一定程度上不過是“全國第37名”!


全國第37名。蘇州啊蘇州,還感到光榮嗎?還感到牛逼克拉斯嗎?


“地級市第一”這針麻醉劑,蘇州你別打了好嗎?


我特意詢問一位蘇州媒體圈的前輩大咖,他明確告知:現在動不動“地級市第一”,以前的記者很少寫。


在此,我懇請蘇州媒體圈,儘量少用“地級市第一”這個標題。實在要用,儘量是在內容裡一筆帶過,儘量別在標題上招搖過市。


更何況,“地級市第一”對蘇州來說,這還能算新聞嗎?1983年地市合併形成“蘇州大市”以來,經濟社會的絕大多數總量指標,蘇州難道不一直是“地級市第一”?


爭第一,創唯一,絕對不是爭一個根本不值錢的“地級市第一”!蘇州吸引外資,曾經多年名列全國第一或第二,何曾考慮過“地級市第一”?蘇州以前很有優勢的IT產業,何曾自豪過“地級市第一”?蘇州的生物醫藥產業,如今位列全國第一方陣(與京滬平齊),被列為蘇州的“一號產業”,何曾狹隘到“地級市第一”?


“地級市第一”這針麻醉劑,蘇州你別打了好嗎?

▷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


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在我看來,如果某一天來個“XXXXXX,蘇州痛失地級市第一”,這才是新聞!


上面的一些措辭、觀點,或許是苛刻了些。我也難以否認,“地級市第一”確實是個榮譽,並且這個榮譽也確實不是“全國第37名”。就以吃瓜群眾最喜歡談論的GDP排名來說,蘇州是“地級市第一”的同時,也是“全國大中城市第六”。


其他很多領域,也差不多類似。既然如此,蘇州媒體能不能多采用“蘇州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N”的提法?這要準確得多、客觀得多。


在我看來,長期的、反覆的自嗨“地級市第一”,對蘇州起碼有兩大害處:


其一,讓新老蘇州人反覆確認,蘇州僅僅是個地級市。這雖然是客觀事實,但長期這麼說,效果只會讓蘇州人自我矮化。


其二,今年第一名,明年第一名。門門第一名,始終第一名。都第一名了,那還奮鬥個啥?效果就是讓蘇州人精神弱化。


如果長期沉迷於此,早晚被其他城市扒掉底褲!


“地級市第一”這針麻醉劑,蘇州你別打了好嗎?


藍書記的發言中提到:一些同志認為,蘇州的發展已經碰到城市能級的“天花板”,與上海、深圳等城市沒有可比性。


什麼是蘇州的“天花板”?很多官員和民眾就是認為,蘇州名列“地級市第一”就可以了,再高不可能。真的不可能嗎?


突破能級,創造奇蹟,這才是蘇州的精神,而不是糾纏於狹隘的“行政級別”。改革開放以來,我們蘇州的經濟發展,多次搶抓到歷史機遇,把大部分“高階城市”挑落馬下,靠的是這種精神;我們蘇州的城市建設,從運河之畔到金雞湖周圍,再從金雞湖周圍到蘇州灣兩岸,同時,崑山、常熟、張家港、太倉等縣市也屢放異彩,靠的是這種精神;我們蘇州的……


“地級市第一”這針麻醉劑,蘇州你別打了好嗎?

▷ 吳中太湖新城規劃圖


從古到今,蘇州是一座有追求的城市。我們要有自豪感,但更要有清醒的意識。我期待看到,蘇州社會各界都淡忘所謂的“地級市”,首先盯牢我們蘇州目前是“全國大中城市”的第幾名,然後確立我們蘇州未來目標是“全國大中城市”的第幾名。——事實上,在比較公正、客觀的研究者和媒體眼裡,誰會把蘇州當做“普通地級市”,而放棄研究和關注呢?


沒辦法,蘇州有作為,就是有地位。


需要說一下的是,在行政系統的文件中,“地級市”這個名稱已經漸漸退出了,轉而使用的是“設區市”。北京、上海是設區市,南京、杭州是設區市,蘇州、溫州也是設區市,除了縣級市和少數幾個“直筒子地級市(例如:東莞)”,大家都是設區市,雖然級別有高有低。所以更理想的措辭是——“全國設區市第N名”。


最後放個大炮仗,我覺得蘇州的未來目標,應該是全國第五名左右。不僅僅是GDP,而是很多領域達到第五名左右,比如常住人口數量、城市建成區規模、軌道交通長度等等。我的理論很簡單:長三角有兩個城市,珠三角有兩個城市,北方是北京。這五個城市,大概率會站在中國城市金字塔的頂端。


神馬?這是做夢?夢想,不一定實現,但一定要有,否則的話,蘇州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地級市第一”這針麻醉劑,蘇州你別打了好嗎?


子曰:欲得其中,必求其上。與熱愛蘇州的諸君共勉。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