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一条微信,就能看出情商高下

好友发了条微信过来,我第一眼没看懂,再一想才反应过来:她是直接复制了别人的信息转发的。其实,这条微信的内容有一部分跟我完全无关,她应该只截取其中的半条发给我,显然,她偷懒了。

好友是出了名的高情商。这次她因为偷懒而给我造成不便,算不算是低情商的行为呢?——这事儿本不足挂齿,但它不经意间勾起了我的一些思绪,让我忆起自己和情商的一段往事。

回复一条微信,就能看出情商高下

我理解的情商

——情商是什么?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说“情商”了,想来至少也该是我进入职场10年以后了吧,毕竟它是个新名词,1990年才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和彼得·萨洛维)首先提出,而且当时还没有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直到1995年,时任《纽约时报》的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才引起全球性的情商研究与讨论。之后,“情商比智商重要”的观念被广为接受,逐步成为主流。等它进入中国时,我已经作为一个低情商人士在职场混了好多年了。

什么是情商?什么样的人具备了高情商?抛开学者的定义,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解读我感觉挺到位:情商高,就是让别人高兴,也让自己开心。

我的好友就是如此,基本上跟她有互动的人,都会觉得如沐春风、心情愉悦,同时她又非常会自我调节,所以她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也总保持着正面积极。

看来,情商说到底就是对自己、对他人的情绪感知和管理能力。

回复一条微信,就能看出情商高下

我需要的情商

——为什么要有高情商?

我是个典型的低情商人士,一方面是因为我天生对人不太敏感,另一方面,或者说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没把它当回事。我总认为,独善其身最好,能少接触人就少接触人,这样就不用费心神去考虑别人是怎么想的,我该怎么和他互动了。慢慢地,这变成了我的习惯、性格。

但是,生活在如今的社会,独善其身不等于独居其室。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要和各色人等接触,从小处说,日子要过得顺手;从大处说,事业要获得成功,哪方面都需要在和人打交道时有良好的互动。而我的低情商时不时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点不适。

记得几年前的一次小聚会,某位朋友提起我曾经送给她一件礼物,她很喜欢,我脱口而出:我还送过你这样东西啊,我自己都忘了!她没再表示什么,但事后,在场的另一个朋友提醒我:你这样说可不太合适啊,看起来你送礼物根本没上心,她却一直珍藏,这让她显得好傻!尴尬了——我是一个健忘的人,经常有这种别人记得清楚而我完全没印象的事发生,但以前真的没有想过这对别人的感情可能是一种伤害。而且,自己一向在选择礼物时都会很用心,我这样说,也贬低了当年自己的一片真诚啊!

一下子,情商的意义凸显起来,我必须开始学习了。该从哪里学起呢?

回复一条微信,就能看出情商高下

我学到的情商

——刻意练习,提高情商

所有的能力,都是既包含了天赋的成分,又包含了刻意练习的成果。情商既然是一种能力,就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学过能力层级的人知道,能力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次:知识、技能、才干,当我们想提高某种能力时,可以先学习知识、再练习技能,最后把它攒成自己的才干。(关于能力三层级的说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留言索取阅读链接。)

既然我的情商天赋不高,那就要刻意练习了。首先我得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高情商的表现,然后,我要有意识地在与人互动时去不断练习这类行为,让它成为习惯,最后变成在同类场景下自然而然的反应

而好友,即使天性开朗、乐于助人,从小就人缘好,但在我看来,她的高情商,也不仅仅来自个性,还有后天有意识的自我培养。在进入社会和职场后,她结交的朋友很多,也给她很多帮助,慢慢地她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优势,开始有意识地去利用自己对人的良好敏感度,把握他人的需求并恰到好处地满足,逐步真正地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和她做朋友这些年,耳濡目染,什么是高情商的行为我已知晓一二;虽然天生对人的敏感度不高,但有了多关注别人需求的意识,总可以减少一些对关系有伤害的行为。现在,甚至已有些朋友开始夸我情商高了。

回复一条微信,就能看出情商高下

我和我追逐的情商

——保持情商在线

当然我自己明白,“高情商”还远未成为我血液中的一部分。

就拿本文最开始的那桩小事来说,在想明白她是直接复制别人信息转发给我后,还是有种冲动想损她两句。好在一转念,觉得说两句损她的话完全无益,自己还平添了一份不耐烦的情绪,于是即时打住抱怨,转而跟她确认内容。而高情商的她马上觉察到了什么,回了一句“冰雪聪明”,两人相安无事。情商高下,立见分明。

提高情商的路上,我需要时刻觉察,持续前行

作者简介:路西,职业顾问,愿用文字记录自己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过的事、见过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