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百年大明史上唯一的政治家

張居正是明朝中晚期有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推行了著名的“一條鞭法”。也正是由於他的改革,萬曆才有能力打贏“萬曆三大徵”,解決明朝的內憂外患,使得明朝在種種弊病下還能延續近五十年。

明代大史學家王世貞稱他“救世宰相”。

明思想家李贄稱讚他“宰相之傑”。

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說“他是近三百年大明史上唯一的政治家”。

陳澤敏曾說:張居正有著天使與惡魔這兩面。他也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是一個孤獨的英雄。即使是現在又有多少人能夠懂他。

近三百年大明史上唯一的政治家

張居正在當上內閣首輔後,明王朝的狀況卻一直在走下坡路,一天不如一天。全國大半的土地都被地主劣紳吞併了,他們仗著自己在社會上特殊的身份地位,想盡辦法逃避國家的稅收和徭役,這些賦稅就要相應的轉嫁到那些土地很少或者根本就沒有土地的農民身上去。因此鬧的國家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張居正針對這種情況,為了在增加國家稅收的同時減輕農民的負擔,就推行了一種新的改革賦役制度的措施,這就是著名的“一條鞭法”。一條鞭法大大簡化了稅制,降低了徵稅成本,使得中間環節大幅減少。

近三百年大明史上唯一的政治家

本來我國古代國家的賦役制度是分為兩部分的,一部分是賦,包括土地稅、人頭稅等等,大多數都是用實物繳納,有時也交銀錢。還有一部分就是勞役,國家的法律規定,百姓有義務無償為國家服勞役,可是很多時候這種勞役又沒有規定出確定的服勞役時間和內容。在這種賦役制度下,很多時候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都不能得到保證,還要交納些五花八門的苛捐雜稅,有時還要放下賴以為生的田地去為官府無償服務。一些地方上的土豪劣紳也用各種辦法巧立名目,往老百姓頭上轉嫁負擔。

張居正的這種改革方法就是為了解決這種情況而創造出來的。他下令重新丈量全國的土地,規定出豪富之家佔有土地的最高限額,多出的部分就要分給同族的無地農民耕種。再把各種稅收和勞役全都摺合成銀子,百姓只要按時上繳這份相對比較固定的稅銀,就不用另外交納別的稅項,也不用在為官府服役,改由官府用收上來的銀子去僱人幹活頂替原來需要農民服的勞役。

近三百年大明史上唯一的政治家

這個辦法使稅額相對固定下來,地方官員不太容易在稅收上做手腳,百姓只要繳納一次稅,就能得到比較長時間的安定生活,地主大量霸佔土地的情況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這種做法損害了地主們的利益,遭到了全國貴族地主的強烈抵制和反對。但是由於張居正有太后和皇帝的大力支持,丈量土地重新制定稅額的措施還是被強行貫徹了下去。

通過重新丈量土地,全國的需要繳納賦稅的土地比以前多出了三百多萬頃,比以前的數字多了一倍,相應的國家的稅收也增加了一倍。當時全國的府庫都因此裝滿了充足的儲備糧食,足以支撐國家數年之用。據說當時放在國家金庫裡的一貫貫銅錢都因為長久不用而生鏽了。

近三百年大明史上唯一的政治家

為了恢復農業生產,發展社會經濟,張居正還命人在全國各地修築水利工程,尤其是當時黃河氾濫嚴重,他下令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築堤防,堵塞決口,使黃河不再氾濫,減輕了沿河百姓顛沛流離的痛苦,也使國家的經濟命脈大運河能夠得以正常完成運輸任務。明朝最有名的治河水利專家潘季訓就生活在這個時代,他治河成功的原因中少不了首輔張居正的大力支持。

當時沿海倭寇的騷擾剛剛稍有平息,北方蒙古勢力又頻頻進犯。張居正就把當時的抗倭名將戚繼光調到北方,訓練士兵,修建堡壘,極大的加強了邊境的守衛力量。戚繼光的成功也是因為有張居正在他背後鼎力支持,他把與戚繼光有矛盾的當地將領都調離駐地,好讓戚繼光能夠大展手腳。等張居正死後,戚繼光這一位代名將也因為在朝中缺少了強有力的支持而很快就被罷官回鄉了。

大明王朝在張居正主政的這一段時間裡,無論是政府機構的工作效率還是國家的社會經濟、軍事力量都有了明顯的提高,明王朝似乎有了上升的趨勢。但是一個國家的衰亡並不是只靠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夠起死回生的。儘管張居正為了挽救時局做出了巨大的嘗試和努力,但是他一死,他的改革措施也隨之被廢除,不僅他的一生心血都付之東流,明王朝也很快地走上了最終滅亡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