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喜歡“三思而後行”,越容易成功:做事前請先自問這3個問題

用文字,記錄你我身邊的故事。

文/知陽;圖/網絡

越喜歡“三思而後行”,越容易成功:做事前請先自問這3個問題

我們都希望自己成功,也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不斷奮鬥著。

從很多已經成功的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們身上的品質、能力和思維等等。

無論是藉著大環境的時勢成功的,還是憑藉自身資源優勢成功的,甚至是因為運氣而成功的人,其實在他們獲得成功的“偶然”表面裡,還藏著“必然”的因素。

而這些必然的因素中,有一種習慣是幾乎所有成功者都會有的,那就是“三思而後行”。

這句話出自《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字面意思是說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多思考幾次,謹慎小心穩紮穩打。

而本文要分享的,則是另一種“三思”而後行,也就是每次做事前都要先自問自己3個問題。

越喜歡“三思而後行”,越容易成功:做事前請先自問這3個問題

“三思”之一:能不能不做?

管理學家史蒂芬·柯維曾在暢銷書《高效能的7個習慣》中提出過,要把事情分為“四個象限”——也就是“四象限法則”。

他提出,我們需要把所有的事情分為“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和“不重要也不緊急”四個象限來進行時間管理。

而我們的“三思”之一的“能不能不做?”這個問題,其實就是需要培養自己的“四象限法則”做事習慣。

第一象限:重要且緊急的事。

這一類的事情具有時間的緊迫性和影響的重要性,無法迴避也不能拖延,必須首先處理優先解決。

往往這類事情都是跟自己的重大決策有密切關係,這類事情甚至還會直接而迅速地影響到自己接下來發展。

處理及時妥當,那麼可能會獲得更大成功,或者最大化降低損失。

第二象限:重要不緊急的事。

這一象限的事件不具有時間上的緊迫性,但是它具有重大的影響。對於自己的存在和發展以及周圍環境的建立維護,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比如我們做人際關係網的建設維護、資源整合等都屬於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類別。

越喜歡“三思而後行”,越容易成功:做事前請先自問這3個問題

第三象限:緊急而不重要的事。

這類事情很緊急但並不重要,因此這一象限的事件具有很大的欺騙性。

很多人認識上有誤區,認為緊急的事情都顯得重要。所以比較考驗一個人對事情的重要性判斷力。

實際上很多緊急的事情其實並不重要,比如打麻將三缺一就是一件緊急的事情,但其實並不重要。

第四象限: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

這類事件大多是些瑣碎的雜事,沒有時間的緊迫性,沒有任何的重要性。這種事件與時間的結合純粹是在扼殺時間,是在浪費生命。

發呆、上網、閒聊、遊逛,這些事情就是典型浪費時間精力的不緊急也不重要的雜事。

越喜歡“三思而後行”,越容易成功:做事前請先自問這3個問題

而在“三思”這這件事情“能不能不做?”的問題時,其實就是讓我們養成判斷“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的事情。

對於“緊急而不重要”和“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我們要儘量“不做”。

事實上,我們很多人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為自己把大量的時間精力花費在跟自己發展無關的事情上。

只要跟自己發展和成功無關的事情,我們都要把它們劃分為“不重要”的事情類別中來,然後問自己“能不能不做?”——幹掉影響發展的事。

越喜歡“三思而後行”,越容易成功:做事前請先自問這3個問題

“三思”之二:能不能明天再做?

很多人都在說,成功的人都習慣於把當下的事情做好。

其實成功的人除了會做好當下的事情,他們也很擅長“推遲”事情。

他們的“推遲”跟普通人把當下該做的事情推到以後來做不一樣的是,他們是把當下該做的首要事情排滿,然後把次要的事情往後推。

另外,成功的人把“明天再做”是作為一種計劃、規劃的方式來呈現,而普通人則是直接“以後再說”。

這兩種做事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我們在“三思”之二的“能不能明天再做?”的自問問題裡,要養成兩種更容易走向成功的習慣:分清輕重緩急和做好計劃安排

越喜歡“三思而後行”,越容易成功:做事前請先自問這3個問題

習慣一:分清輕重緩急。

和“四象限法則”有所不同的地方是,當我們把事情按照“四象限法則”分好類之後,我們要在“重要緊急”和“重要不緊急”兩類事情中進行更細化的分類。

如果說“四象限法則”是在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做一個大的、長遠的分類,那麼“輕重緩急”則是細化到每一天、每件事情的分類。

也就是“首要”事情先做,“次要”事情後做的基本原則。

“次要”不等於不重要,所以不能放任不管,因此就需要第二個習慣。

習慣二:做好計劃安排。

普通人的“能不能明天再做?”是一種偷懶,而成功者則是一種規劃。

同樣一句話,背後的含義卻大不相同。

進行合理的安排規劃之後,不僅能夠保障當下“首要”事情的執行,還能讓“次要”事情得到適當的計劃。

在“明天”到來之後,“次要”的事情就會變成那個當下的“首要”事情,再安排好另一類“次要”的事情。

越喜歡“三思而後行”,越容易成功:做事前請先自問這3個問題

當一個人養成了分清輕重緩急和做好計劃安排的事情之後,那麼他每天都會圍繞這些跟自己發展有關的“重要”事情進行有條不紊地執行。

每天都會有“當下”的事情,也會有“計劃”的事情,不斷重複循環,才能更有效率地保障自己的成功之路走得更穩妥。

所以從現在開始把事情輕重緩急分好之後,面對一些“次要”的事情,就要問自己“能不能明天再做?”——不能的,就是當下要做的;能的,就是計劃要做的。

越喜歡“三思而後行”,越容易成功:做事前請先自問這3個問題

“三思”之三:能不能交給別人來做?

在這個需要資源整合來獲得成功的時代,單兵作戰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因此我們一定要培養“藉助他人的力量”這種習慣。

像馬雲、劉強東、喬布斯這類世界級的成功人士,在邁向成功之前都是藉助了非常多人力量的。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自己一個人埋頭苦幹,在必要的時候藉助他人的力量,可以讓自己事半功倍。

我們通過自問“能不能不做”分好了事情的四個象限,再通過自問“能不能明天再做”分清了輕重緩急並做好了計劃規劃,最後自問“能不能交給別人來做”,就是把事情分為“自己力所能及的”和“需要藉助他人力量”的兩類。

越喜歡“三思而後行”,越容易成功:做事前請先自問這3個問題

自己力所能及的,除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的事情以外,還有就是一些比較核心且獨一無二的東西,比如思維、眼光、格局等。

而需要藉助他人力量的事情,除了自己能力範圍外的以外,更多的時候我們則是對一些事情的價值判斷。

比如花費同樣的時間,如果我做這件事的價值是20分,但要是我做另一件事情的價值是100分,那麼我們就需要把20分價值的事情交給別人來做,而自己來全身心去做價值100分的事情。

這才是最容易成功的“能不能交給別人來做?”的態度。

如果僅僅只是想“偷個懶”,或者如同“甩手掌櫃”般的做法,那麼就不算是一個成功者該有的行為習慣。

越喜歡“三思而後行”,越容易成功:做事前請先自問這3個問題

所以真正的走向成功的“三思而後行”除了字面意思的做事前多思考再行動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能不能不做?”的判斷力“能不能明天再做”的合理規劃和“能不能交給別人做”的事半功倍借力三者相結合。

這才是真正的“三思而後行”。

只要培養好自己在這“三思”方面的行為習慣,那麼遇到一些好的機會、貴人或者項目時,你才能真正把握住走向成功,並持續獲得更大的成功。

—END—

本期話題:你如何理解“三思而後行”的真實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