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建议

去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个部委正式公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随后,省教育厅发布了《浙江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温州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本底数据普查试点工作的通知》。因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迅速响应上级要求,将做好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一、我市青少年近视现状

近年来,我市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并且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据2013年乐清的一份抽样调查报告,17所小学和8所初中的8467名学生,近视率为60%。从小学四年级到八年级的近视率分别为24%、32%、42%、55%、66%,随着年级提高近视率在不断攀升,而且高度近视的眼睛数量占到4%。又据去年政协对16所中小学863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小学生近视率为46.9%、初中生79.1%、高中生88.1%,分别比温州平均水平高出2-7个百分点,其中初中生近视率比温州平均水平高出7.7个百分点。目前我市0-17岁儿童青少年共有26.74万人、其中在校青少年学生17.4万人,近视具体情况如何,要等今年六月底全市各中小学校近视防控本底数据普查结果出来后才有。

关于做好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建议

二、调研发现存在的几个问题

造成青少年近视率如此普遍的原因很多,涉及学生、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个层面。为了解近期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本人咨询了验光专家,并前往教育局、卫健局、人民医院开展调研,发现当前有以下六个方面问题需要引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1、缺乏防控工作业务主体机构。当前近视防控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具体防控方案,缺乏多部门联合协同干预机制。尤其是缺乏一家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业务主体机构,防控工作的专业指导和咨询不到位,没有科学有效的干预机制,无法具体指导和推动全市近视防控工作。省里成立了近视防控指导中心挂牌在温州眼视光医院,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出台的近视防控工作意见征求稿也提出,各市、县(市、区)结合实际,组建相应的近视防控指导机构,行使相应职能。

2、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过多、户外活动时间过少。

当前青少年作业负担太重,缺乏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户外活动时间较少,造成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和强度过大,这是近视现象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关于做好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建议

3、部分教室照明不足。有些教室照明亮度不够,需要更新照明设备、安装黑板灯、改造线路等等,但教育和卫健部门缺乏照明条件达标监督的联动机制。新建学校在设计方案会审的时候没有叫卫健部门参与,导致个别学校教室采光和通风不足。

4、学校缺乏校医现象严重。近视防控需要基层中坚力量,但当前学校普遍缺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据教育局2018年统计,117所需配备卫生室(保健室)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校,其中93所学校建成卫生室但是没能配备卫生专业人员。而现在省教育厅近视防控意见要求各学校或每千人配备兼职视觉健康校医或保健教师1人,目标差距较大。

5、大数据采集平台缺失。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起青少年视觉健康和近视大数据采集、共享机制,教育和卫健部门都没有相应的数据采集平台,学校进行的一级裸眼视力检测、医院和眼镜店进行的二级屈光度检测结果都无法实时上传到大数据管理平台。

6、近视防控认识不到位。社会普遍对近视防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大部分学生家长对孩子近视习以为常,尤其对三级视功能检测作用不了解,因此带孩子进行的仅仅是一级裸眼远视力检查和二级屈光度验光配镜,很少有学生进行三级视功能检查。没有找到视功能具体哪项方面指标出了问题,没有进行对症防控,难以达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近视目的。

关于做好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建议

三、几点建议

近视影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乃至就业,甚至对后代有遗传或致盲。降低青少年近视率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六点建议:

1、成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检测指导中心。尽快出台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实施方案,制定防控目标,明确防控责任,落实防控措施。尤其要着手考虑组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检测指导中心,坚持政府主导、医教结合、体教融合、家教协同的工作机制,赋予指导中心相应职能,让该中心联合各部门、医疗机构、学校等,及时分析发现我市青少年视觉健康问题,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具体指导推动全市青少年视力低下筛查、视光档案建立、科学预警、教育培训、预防控制、康复矫正、效果评估等工作。

2、切实增加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计划和温州"明眸"工程,教育部门要督查各学校严格落实"减负"要求,合理安排作业,减少学生持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和强度,增加课外活动、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时间,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眼保健操时间要纳入课程表,严格按规定时间组织实施。

3、全面实施教室照明改造。教育和卫健部门要联合采取行动,对教室照明情况进行摸查、登记造册,利用假期进行改造,解决学校教室灯管数量不足、灯管老化、未设置黑板灯等问题,或者采取设备更新、线路改造、电力增容等措施,确保各教室照明条件符合国家所有强制性和推荐性条款的标准。教室照明设备改造要涵盖我市所有公办和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对新建的学校,在设计方案会审的时候要让卫健部门参与,对教室采光和通风等情况做好把关工作。

关于做好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建议

4、加强视觉健康校医队伍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会同教育局、卫健局完善中小学校医、保健教师职称评审政策,为校医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岗位设置提供专用通道,以此来吸引医学院校毕业生乃至已从事医生职业的人员进入校医行列,逐步实现全市各幼儿园、中小学每校或每千人配备专兼职视觉健康校医或保健教师1人。组织眼科医疗机构加强对校医和保健教师的近视防控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专业防控能力,推动形成学校和医疗机构协同开展近视防控工作的良好局面。

5、建立视力检测大数据平台并实现互联互通。教育和卫健部门要建立起青少年视觉健康和近视大数据采集平台,并制定在校学生近视监测制度,确保在校学生每学期开展2次与近视相关的视功能和视觉健康检查,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份视力健康电子档案,随学籍变化转递,并及时把相关数据采集上传到平台,记入电子档案。教育和卫健部门的数据平台要打破信息孤岛,互联互通,对视力异常的学生要及时采取提醒、检查、筛查应对措施。

6、营造重视近视防控的全民氛围。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要完善近视防控宣传机制,将宣传工作任务落实到学校、总务处、医务室和各个班级,特别要通过开展近视防控讲座和班主任的宣传动员,让每一位学生和家长都能树立起科学近视防控的理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近视防控。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和载体,将近视防控扩展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此外,尤其要重视宣传三级视力检测,鼓励学生进行视功能检查,找到视功能具体哪项指标出了问题,进行对症防控。

关于做好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