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修長城是為了抵禦外寇,其實還有別的大用處

都知道修長城是為了抵禦外寇,其實還有別的大用處

眾所周知,大秦為了抵禦匈奴入侵,徵發勞役,修築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長城的修建,在相當程度上維護了內地安全。

簡單概括一下,長城就是用來打仗的。所以逆向思考一下,不打仗是不是就不用修長城了?

理論上來說,沒錯。

都知道修長城是為了抵禦外寇,其實還有別的大用處

這種看法倒是並非筆者一家之言,確實是學界論調之一,譬如說李治亭教授的《長城新解》就覺得因為清朝長城沿線兩百年無戰事,故無修葺。而實際上來說,不只他老人家是這麼覺得的,就連清朝人自己都是這麼認為的,所謂“聖朝不畫長城界,一道平岡是九邊。”嘛。而且清朝自認國力強盛,皇上天天喊著“不修邊城”的口號給人洗腦。

不過,就實際上來說,我個人卻傾向並非如此,清朝雖然沒有大規模的修築長城,但卻有按時定點的予以修葺,雖說北方無戰事,但畢竟打起來長城也是一道屏障。這種說法倒也有史料可證,清政府雖然一直口口聲聲的說他們要“棄長城而不用”並且“不修邊城”。但實際上,順治時期他們就曾大規模的修築大境門過及山海關等等重要關口,這顯然是當場打臉,長城它用來打仗它不香嗎?

香!

都知道修長城是為了抵禦外寇,其實還有別的大用處

說遠了,回到正題,長城除了打仗,還有用嗎?

當然有了,而且是有大用。

顯而易見,長城最重要也最明顯的作用毫無疑問是其軍事效用,大明三邊總制,扳倒嚴嵩的大功臣楊一清就上書過“非創築邊牆,不足以御腹心之患。”

除此之外,長城其實還有著貿易功能。說是貿易,但實際上更像是今天的高速公路上的收費站或者服務區。

都知道修長城是為了抵禦外寇,其實還有別的大用處

在大清,民眾出行需要領取票照,在經過長城關口時,要查驗票照,順便被守關軍揩走一層油,再被朝廷抽一波稅,當然,行商終究還是有利可圖,所以眾多關口就熙熙攘攘起來,人一多就容易形成集市,形成集市就自然會有貿易功能。1661年,也就是順治十八年的時候,張家口就達到了“年稅一萬三千兩”的程度,長城貿易之用,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長城關口的集市,經常迎來一些特殊的客人,這些客人就是藩部民眾。至於大清的態度,基本上是開放的,“凡外藩各蒙古來貿易者,俱令駐於邊口照常貿易,無得阻抑”。

都知道修長城是為了抵禦外寇,其實還有別的大用處

這就引出了長城的第二功能,隔絕內外。

再說長城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促進內外融合。沒錯,世事就是如此奇妙,長城既能隔閡內外,卻也能溝通兩邊。到底那個作用更大一點呢,按照馬克思的理論分析,矛盾的鬥爭是此消彼長的,限制的作用大,溝通的作用就相對小,而具體事物則要具體的分析,簡單概況一下,清前期隔絕的作用大,而後期則是更利於內外融合。

都知道修長城是為了抵禦外寇,其實還有別的大用處

歷史就是如此有趣,天作之合也好,因緣際會也好,總之,本是為了提防塞外異族的萬里雄關,卻成了見證兩族人民和諧交往的集處。這就像朱元璋處心積慮隱忍數年搞個胡惟庸案出來,一度成功消滅了相權,但後來朱棣卻又搞出了個內閣制,張居正他老先生名為首輔,實為權相,這事要是朱元璋泉下有知,還不得氣得跳腳。

歷史就是如此的有趣,一哀復一榮,兩兩相交印。而人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