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小歡喜》,有網友發帖說這部劇道盡了中國式家庭教育的喜與憂。而我看到的不僅僅是教育上的喜與憂,更多的是家庭鬥爭,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鬥爭。

劇中三個不同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各有各的喜憂。每組家庭的父母給予了孩子最無私的愛和奉獻。三個孩子對此的反應卻各不相同,印象最深的是陶虹飾演的宋倩與英子這組和季楊楊的家庭。

宋倩為女兒付出了全部,卻換來了女兒的怨恨,她不明白為什麼她這麼愛女兒,最終換來的是女兒抑鬱了、崩潰了。宋倩一手包辦了孩子的一切,將英子牢牢掌控著,讓英子沒有自我,只為了媽媽的目標而活著。

《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英子掙脫不了媽媽的牢籠,又找不到發洩的途徑,一直壓抑著自己。媽媽以愛為名的操縱,讓英子身心受損,英子鬥爭不了,因為英子理解媽媽的不易,一直說服自己媽媽這麼做,只是太愛自己了。

宋倩毫無疑問是位具有攻擊性的媽媽,但宋倩自己沒有意識到,她的愛太過於侵略了,讓英子無所事從,所以英子崩潰了,只想要逃離宋倩的掌控。

《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宋倩對女兒的愛太過侵略,以致於女兒患上抑鬱症

1 認清鬥爭的實質,才能更好的區分攻擊

鬥爭本能是生存本能的近親。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就一直在鬥爭,與天鬥、與大自然鬥,鬥爭是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而這種鬥爭本能一直延續至今。現今的“鬥爭”更多的是指我們每個人都在奮力生存和發展,這種的鬥爭不是肢體上的暴力和攻擊,大多數人也不是天生的具有暴力攻擊傾向。

在《當愛變成了情感操縱》中,對“攻擊”有了另外的解讀。作者提出“攻擊”是指為了個體生存、提升自我、追尋愉悅以及消除一切障礙堅持到底,而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有力抗爭。心理動力學理論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我們也在努力維護個人的社會優越感。為了個人優勢和社會福利,我們與他人爭奪權力、聲望和安全的社會“地位”。

《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教你識別攻擊,遠離情感操縱

的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著抗爭。鬥爭本身是無所謂錯誤或有害的,有壓迫就有鬥爭。當鬥爭是不必要的,也不管別人是否會受到影響,這時的鬥爭行為才能稱之為攻擊性行為。

攻擊性行為標識了一個人不能掌控和約束自己的本能。在心理學家看來,這都屬於性格障礙。聊到了攻擊性行為那就要說下攻擊性人格了。“人格”一詞源自於拉丁文“persona”,本義是面具。經典理論家將人格定義為人的社會屬性,意思是人類用面具掩飾“真我”的一面。通俗來講,每個人在不同的人面前會有不同的表現。

按人格屬性來劃分,可以將人類劃分為順從型人格和攻擊性人格,順從型人格可以理解為在際人交際中較為逆來順受、無主見、自信不足;而攻擊性人格則相反,他們大多極度自信,他們的字典中只有“贏”,可以為此努力奮鬥;他們極善鑽營、追求權力、樂於接受挑戰,力求登上巔峰掌控一切。

《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攻擊性行為分為顯性和隱性攻擊

有攻擊性人格的人極易觸發攻擊性行為。攻擊性行為分為顯性攻擊和隱性攻擊。顯性攻擊識別度高,隱性攻擊一般不易識別。比如說物品拍賣會,價高者得。競價的過程就是顯性攻擊,採用的就是公平公開、直接、明顯的手段。隱性攻擊直白來講就是為了贏,不擇手段,只要達成目的就行,也將是我們重點需要關注的地方。

2 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攻擊性的可能是父母,也有可能是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攻擊性更加多樣化,表現形式也各不相同。可能大部分人認為存在攻擊性的只有父母一方吧,因為在傳統觀念裡孩子是弱者。但其實孩子也可能是攻擊的一方,只是他們的攻擊性不易查覺。我們詳細來了解他們各自的表現方式:

  • 隱性攻擊之父母篇

說到父母攻擊性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反應是打罵、體罰等方式,但這裡說的攻擊性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攻擊,也就是隱性攻擊。估計很多人又會表示不解,沒有父母是不愛自己孩子的,怎麼還能在精神上攻擊孩子呢?對,往往就是

父母以愛為名的攻擊,才會讓孩子倍感壓力,讓孩子瀕臨崩潰。

《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當愛成為了操控,受傷最深的是孩子

有這麼一類父母總希望孩子處處都要拔尖,根本不考慮孩子的能力範圍,一旦孩子沒有達到他們的預逾,就會變得冷酷無情。《當愛變成了情感操縱》中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

有位父親什麼都追求一流,包括孩子的學習也要求拔尖。他的女兒因他的行為,天天做噩夢,變得易怒、叛逆,學習成績也是越來越差。他的妻子認為他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女兒了,便與他溝通不能再給她壓力了。他說服妻子說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因為愛孩子,只有優秀的人,才能擁有一流的生活,所以孩子必須要事事拔尖。

一次他女兒拿著一份B的學習報告回家,他認為是學校老師搞錯了,要求重新測試被拒絕了。為此,他認為是學校有問題,將女兒轉到了另外一所學校,結果事情孩子的成績反而更差了。

《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他為此給女兒預約了心理諮詢,當心理諮詢師聽完了他女兒的訴說後,便對這位父親說,其實需要諮詢的是他,而不是他女兒,他女兒只有中等的智商。諮詢師的話激怒了他,他認為諮詢師不專業,他的女兒以前成績全部是A,一直是優等生!

他為了解決女兒的問題,後面買了一臺電腦,配了全套的學習資料,為女兒制定學習計劃,每天陪女兒一起學習好幾個小時,他認為沒有人會比他更愛女兒了,女兒做噩夢也只是與他鬧脾氣。

案例中的父親攻擊方式就是隱性攻擊,他將自己凡事只追求一流的目的掩蓋起來,高舉“愛孩子”的幌子,其目的也只是想要找回以前那個A+的女兒,他不相信自己的女兒能力有限,只願意相信自己,聽不進其他的意見,不懂止步、讓步,步步緊逼讓孩子精神緊繃。孩子老是做有人傷害自己的噩夢,也說明她感受到了父親的冷酷無情,只有在夢裡才能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

《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父母只考慮自己的意願,而忽略孩子的能力侷限,對孩子而言也是傷害

這個案例也說明,當父母的愛變成情感操縱時,都有可能在家裡實施情感暴政。當父母的愛變得有攻擊性是,孩子必然身受傷害,這種精神上的傷害遠比身體上的傷害更傷人,也難以修復。

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說自己從小在父親的嚴厲和高壓下生活,父親對她永遠只有鞭策、挑剔而沒有鼓勵,父親挑剔程度甚至細微到生活中的一些繁瑣小事,就像吃飯的時候就會挑剔她這個做得不好,那個做得不對,小時候的自己經常是一邊哭一邊吃飯。

她說為此她從小就沒有自信,甚至還會有一些自卑的感覺,覺得自己就是扶不上牆的爛泥,什麼都走不好。有時候在父親極端嚴厲的教育下會滋生“自己這樣還有什麼意思”這樣的危險的想法。

《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不要讓愛成為孩子的束縛

不能說董卿的父親不愛她,只是父親的愛太過侵略,年幼的董卿根本無力抵抗,所以她才會感到不自信、有些自卑。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孩子精神上遭到傷害,那將是孩子一生都難以治癒的傷口,愛孩子就應該持有邊界。對於存在攻擊性的父母而言,我們需要做到幾下方面:

第一,認清自我,設置個人邊界。走出知己的誤區,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我們很瞭解自己,其實有可能我們瞭解的並不是那個真實的自己。這時候就需要結合各方面的評價綜合的審示自己。如親朋好友眼中的自己、工作夥伴眼中的自己、孩子眼中的自己等,從多維度分析自己,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認知。當對自己了真實的評價後,才能設置個人邊界,設置邊界的好處是,能明確自己的目的、控制自己的行為,知道哪些行為是禁區,這樣才能更好的避免攻擊性行為發生。

《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父母的邊界意識讓愛不過界,孩子更能感受愛

第二,告訴孩子自己是為什麼鬥爭。告訴孩子自己希望孩子達成什麼樣的目的。這裡的鬥爭最好是選擇自己最在意的事情,不要事事都選擇與孩子鬥爭。對於註定會失敗的鬥爭不去掙扎,讓它順其自然,其餘的就看孩子要怎麼做了。比如你在意的是孩子學習,那可以告訴孩子你對孩子學習成績要達到什麼標準,給孩子一個明確、可量化的目標,是期末班級排名前10?還是年級排名前10?只要孩子同意了你的要求,那麼就讓孩子去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讓他自己去發揮,如果考砸了,也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

在《當愛變成了情感操縱》中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己與孩子的鬥爭方式,就是公平的鬥爭。她說她會選擇自己最在意的事情來與孩子鬥爭,在此過程中她不干涉孩子的行動,也樂見孩子來挑戰她,但她只堅守自己的底線和立場。只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其他的讓孩子去發揮。她發現她這樣做後,反而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融洽了,自己也能自信的處理好自己了。

《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公平鬥爭才是鬥爭最好的方式

第三,自主生活。對於我們父母而言,生活中不應只有孩子,除了孩子之外,我們應該還有自己的生活、詩和遠方。雛鷹離巢,大雁南飛。孩子如同雛鷹,總會離巢遠飛,去領略天空的魅力。到那時陪伴在我們身邊的只有自己的愛人了。在照顧孩子的同時,我們更需要多些時間關注下愛人和自己。不妨趁自己還年輕,多培養點兒自己的愛好,將自己的圈子再擴大些。“常與同好爭高下”才是我們父母應該追求的精神境界。

  • 隱性攻擊之子女篇

“巨嬰”、“啃老族”這些詞大家都不陌生,而且大家對這類人都痛恨無比。現今有這麼多“巨嬰”、“啃老族”的存在,很多人都認為是父母過分的溺愛造成的。其實不然,是因為他們利用父母對子女的愛,來操控他們的父母,讓他們的父母沒有辦法拒絕他們。他們善於利用情感、策略來達成目的。造成這樣的結果,雖說父母沒有及時去糾正他們的錯誤行為,但更因為此負責的是他們自己。他們自己的行為讓他們走上了絕路。

《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我們父母的生活中除了孩子,還應有詩和遠方

在微博上看到一則信息,一位山東母親說的自己37歲的兒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兒子吃飯要幫他把碗筷準備好,吃水果要洗好、削好遞到嘴邊,因為兒子在玩手機,騰不出手來吃。就連兒子上完廁所都需要她去衝馬桶,她對此表示非常的後悔,後悔當初沒有抵擋住兒子的種種要求,結果將兒子養成了現在這樣。

從這個案例中,表面來看是母親過分的溺愛導致兒子一點生活自理能力的,但從攻擊型人格心理角度來分析,是孩子太瞭解自己的母親,以及母親對自己的愛,並利用母親的愛來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他懂得為自己的目的遮蓋一層保護膜。這種攻擊具有一定的隱蔽性,難以識別。

相信很多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總會努力給孩子最好的一切,對於孩子的一些要求,也是盡力去滿足,更甚至是超預期的滿足孩子。孩子是聰敏的,他善於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來達成自己的需求,而不被父母查覺。久而久之,父母陷入了孩子的圈套而不自知,而孩子也習慣於不勞而獲,善於走捷徑。

《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溺愛的背後是孩子對父母情感的利用

針對於有攻擊性的子女來講,我們父母要怎麼糾正孩子的行為呢?

首先,幫助孩子瞭解鬥爭,認清自己。對於有攻擊性人格的孩子而言,我們需要坦誠的告訴孩子鬥爭是人類的本能,但並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值得鬥爭。在該鬥爭的時候採取正當的手段、公平公開的鬥爭才是對他人和自己的尊重。存在攻擊性只是孩子性格上的障礙,通過糾正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對自己有深刻的認知,正視自己性格上的障礙,我們就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其次,我們需要判斷孩子的行為,而不是意圖。不要試圖猜測孩子為什麼做了這個事情,尤其是做了傷害他人的事情時,這些是父母沒有辦法真正瞭解的,最終也是無關緊要的。捕捉孩子的意圖最終只會與真正相關的問題偏離,判斷孩子行為本身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有害的,注意這個問題,應對這個問題就好。

《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孩子的行為模式本身就能給父母提供判斷性格的明確信息,過去行為是判斷未來行為的唯一可靠依據。“少時偷針,大時偷金。”這句諺語很形象的說明了這點。一個人小時候有偷盜行為,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糾正引導的話,成大必然會在偷盜的路上越走越遠。

再次,幫助孩子適當的疏導和約束攻擊傾向,培養孩子負責任的社會意識。在以前父母需要教會孩子克服恐懼和不安,但在現今,我們需要教會孩子做好情緒管理,要有責任意識。但對有攻擊傾向的孩子而言,需要自律的同時,父母也應該教會孩子鬥爭的注意事項:

一、父母需要教會孩子什麼時候適合鬥爭、什麼時候不適合鬥爭,幫助孩子看清什麼是合法的個人需要,什麼是道德價值觀,什麼是值得鬥爭的情境,什麼是不必要的鬥爭情境。如當孩子面臨校園欺凌時,就可以告訴孩子要鬥爭了,哪怕是發生肢體上的鬥爭。

二、父母需要向孩子指導和演示不用鬥爭,就能獲得所需的辦法。

如孩子和其他人都看上同樣的玩具,而商品只剩下一件時,這時我們可以和孩子商量購買類似的玩具,不用非要搶同一個。

《當愛變成情感操縱》:走出愛的誤區,讓父母的愛更加純粹

三、父母應該幫助孩子瞭解攻擊和自信的區別。我們需要了解到,孩子身上天生具有攻擊傾向,適當的約束和自律、考慮他人的權利和需求,才是有助於孩子個人成長。教會孩子這些道理比什麼都重要。

眾所周知美國青少年犯罪案件大肆氾濫,就是由於年輕人攻擊行為沒有受到約束,父母對於他們疏於管教,沒有教會鬥爭的本質、鬥爭的方式以及比鬥爭方式更好的替代選擇。

再者,幫助孩子建構性格。建構性格是終身發展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可以發展孩子與他人共同生活、協作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學會“愛”這個能力。斯克特·派克曾說,愛不是一種感覺,不是一種藝術,不是一種心態,而是一種行為。形成一種充滿愛的性格,一種對生活負責的性格。

我是@雒漓陪娃成長記,想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的80後老母親。心願是左手陪娃長大,右手通過文字見證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