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詩歌藝術節走進酒都宿遷,洋河股份打造詩酒文化“金名片”

瓊漿抒胸臆,佳釀寫詩篇。9月12至14日,夢之藍·第十一屆天問詩歌藝術節在酒都宿遷舉辦。三臺山下,美人泉畔,葉永青、嶽敏君、芒克、潘洗塵、餘秀華、張楊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六十餘位詩人、藝術家、音樂人,訪名酒景區,留詩篇墨寶,舉杯詠懷之間,以詩性與酒興,繪就了一幅曲水流觴的吟詩宴飲圖。

天問詩歌藝術節走進酒都宿遷,洋河股份打造詩酒文化“金名片”

曾宏作詩,芒克好酒,美人泉畔演繹“詩酒流年”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在聞名遐邇的白酒之都,里拉琴空靈曼妙的樂聲分外動人心絃,伴隨著知名獨立音樂人歡慶的輕聲吟唱,於燈光交織中營造出一幅酒香氤氳、仙樂飄飄的秋夜勝景。

正如余光中評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作為中國著名的“朦朧詩派”代表,芒克同樣對酒愛不釋手,引之為“創作源泉”。此次與文人好友相聚酒都宿遷,68歲的芒克特意隨身攜帶了一瓶珍藏已久的80年代雙溝酒,一品一咂之間,喝得怡然自得又分外珍惜。他自認一向對酒挑剔,“只喝好酒”,亦有足夠老練的經驗辨識好酒。

“這是我第一次到酒廠來”,談及此行的體驗,芒克微醺的面龐上滿是笑意。文人相知,以酒入詩,以詩和歌,本身已是極盡風雅的人間樂事,何況還有良辰美景,酒香陣陣,引人入勝。但是在他看來,最大的收穫還數喝到了“蘇酒頭排酒”。

“頭排酒”是洋河股份三大釀酒基地於金秋時節所出的第一排酒,也是一年中酒質最好的一批酒。恰逢此次詩歌藝術節緊挨著洋河一年一度的“頭排酒開窖節”,大家可謂是藉機“大飽了一番口福”,向來愛酒的芒克更是連連讚歎:“真是好酒,過癮”!

美酒與美景最是催生詩意,雖然只有短短三天的行程,詩人曾宏卻即興捏出了此行的20首小詩:“酒也喝了/也上臉了也透腳了/秋風看得到/它說/這叫夢之藍;好酒釀好詩/我卻枉喝了它/寫一首東倒西歪的詩/扶我去明朝/再喝一杯綿柔的洋河”,引來一眾詩人應和。清風習習,美酒飄香,滿載一地月色秋光,知名作家沈奇也將一首親筆寫下的現代詩贈予洋河,以讚許這片讓他靈感爆發的土地。

“牛仔導演”愛自由,張楊:自調酒特別“對胃口”

在東道主洋河股份的熱情招待下,60餘位詩人、藝術家現場觀摩了洋河成品酒包裝生產流程,深入瞭解了綿柔酒生產工藝,又先後參觀了萬噸陶壇庫、百年地下酒窖,以及神秘復古的白酒銀行等,每到一處,對中國白酒文化的認知就更深一層。而“品酒調酒”作為此次活動最具特色的環節,備受大家期待。

一身皮靴、牛仔褲、皮馬甲,再配一頂牛仔帽,儼然一副康巴漢子造型的張楊彷彿剛從草原上走來,在人群中格外顯眼。隨手拿過一瓶調味酒,滴幾滴,再加入一些陳年老酒,晃一晃,聞一聞,張楊嚐了一口,隨即露出了一個滿意的微笑,“我很喜歡”。

因為一部締造票房神話的電影《岡仁波齊》,導演張楊一下子走進大眾的視野。“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和自我表達”,這是媒體對張楊作品的評價,也是張楊本人給大多數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自由的去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自由的去支配自己的時間”,崇尚自由的張楊向來對喝酒沒什麼特別的講究,而這次的自調酒恰恰十分“對胃口”。張楊表示,能夠按照自己的喜好、口味調酒,自由快樂、沒有拘束,他很喜歡。

“第一次親手調酒,特別有紀念意義,我要把這瓶酒送給我的父親”,當得知可以用一瓶酒“敬最尊敬的人”時,表演藝術家朱晏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父親。朱晏與洋河的第一次結緣是在今年1月份,她曾用“百鍊鋼成繞指柔”來形容洋河酒的釀造工藝,並認為“把白酒錘鍊成這樣一種綿柔的口感,一定需要很多時間,這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而這次親自體驗調酒,真正參與到酒的口感、風格的設計中來,更讓朱晏堅定了自己的看法,用這樣的酒敬父親最合適不過。

“調兌一直都是專業品酒師的工作,能夠參與其中十分難得”,嘉賓們興致高漲。據介紹,“自由調兌”早有傳統。2005年,雙溝珍寶坊就在繼承傳統名酒品質的基礎上,開創了中國白酒自由調兌的先河。讓消費者參與其中,變單向被動消費為主動自由體驗,人們既能品美酒,又能獲得精神和情感上的雙重滿足。

“詩歌與酒都是歌頌自由的”,當驚採絕絕、滿腔豪情的文人名家,遇上了開創中國白酒自由調兌先河的名酒,兩者之間形成了奇妙的“共振效應”。

從“酒文化”到“文化酒”,洋河品牌內涵提升之旅

中國數千年的文化發展史中,“詩”、“歌”、“酒”一直相生相伴,詩、歌借酒以靈感,酒借詩、歌以名揚,詩與酒的交織凝結為中華民族悠久酒文化的精華。

宿遷作為中國著名的酒都,自古以來以詩聞名、以酒留香。歷朝歷代的一流文人幾乎都與宿遷有過交集,他們在宿遷暢飲美酒,留下不朽詩篇,特別是把洋河盛產美酒的名聲傳揚了出去。

洋河制酒始於隋唐,盛於明清,曾入選清皇室貢酒,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佔江淮第一家”的美譽。依託特異的地域生態環境,擷取“美人泉”之甘露,綿柔的洋河酒成為不少文人墨客吟誦的對象,“秋風送我酒鄉行,美人泉邊醉流雲。漸覺此身非我有,十里長街挾酒瓶”,這是著名詩人沙白留下的詩篇;“我要知道美酒為什麼香飄四海,我要知道狀元郎為何在洋河鎮誕生”,這是詩人鄒荻帆品過洋河酒後的感慨。還有著名國學大師、書法家、詩人啟功留下的“一飲瓊漿發浩歌”的佳句。

毫不誇張地說,洋河酒的每一個細小的“側面”都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故事,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與人文價值。此次舉辦“夢之藍·第十一屆天問詩歌藝術節”,以詩為盟、以酒會友,可以說是洋河股份打出的又一張文化“金名片”,借用詩歌的翅膀,洋河股份把中國白酒帶向四面八方,讓世界品味到中國詩酒文化的獨特魅力。當具象的洋河酒和抽象的“人文”有機結合,也為洋河股份注入了更加醇厚悠遠的歷史文化內涵。

可以看到,這幾年洋河股份不斷站在世界的舞臺,面向全球去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經典詠流傳》通過傳誦經典向全球展示中國詩詞文化;穀雨論壇揭示溼地釀酒的奧秘,並促成了“世界三大溼地名酒”的首次同框;封藏大典感恩先聖惠澤,致敬傳統文明;蘇酒·書法名家藝術酒展讓白酒與書法相互浸潤,詮釋更美的酒文化;蘇酒頭排酒開窖節中傳統技藝的傳承和釀造過程的匠心堅守……這種從“酒文化”到“文化酒”的物化凝練過程,正是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對物質與精神財富雙重需求的良好載體。洋河於大眾,已不僅僅是酒,更是一種生活的訴求,一種精神的依戀。

以一滴之芳華,鑑千年之文明。通過舉辦“夢之藍·第十一屆天問詩歌藝術節”,洋河股份向傳統文化借力,橫向打國際知名度,縱向挖掘歷史內涵,在品牌“純度”和文化“深度”上開掘,無疑是一次更有長遠眼光和戰略佈局意義的品牌內涵提升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