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

当“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然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时,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的龙应台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这位素来以犀利闻名的斗士,一改往日的风格,首次露出温情、柔软的一面。在书中,作为妈妈的龙应台不仅回答了为什么建议当代父母在这人人热衷“抢跑”的时代“慢慢来”的原因,也用实际行动做出了“慢慢来”的尝试。它就像一剂舒缓焦虑的良药,让我们可以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以寻找新的出路。

■ 为什么孩子的教育要“慢慢来”?

当作者龙应台听到老人在一旁粗声骂着孩子:“死小孩,工作这么慢,客人在等”时,就忍不住地柔声劝阻起来。

孩子,你慢慢来

在她看来,要求一个五岁的孩子像大人一样利落地系好蝴蝶结,本来就是一件苛刻的事。更何况这个小男孩的努力一点儿也没受到老人的重视。老人依然按照大人的标准,不停地催促、责骂孙子。

龙应台无法想象,如果自己没有劝阻,又或者也表现出一副很急的样子,老人会不会就干脆夺过孙子手中的花束,替他将蝴蝶结给扎好呢?

如果真是那样,那小男孩该有多么伤心,多么怀疑自己的能力?

孩子,你慢慢来

也许是想到这些,龙应台就毫不犹豫地安抚起老人来,并且打从心底里感慨道:“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然而,在当今社会,真正能够像龙应台这样意识到育儿不仅要慢慢来,还要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毕竟还是少数。

孩子,你慢慢来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有近68%的中国家长都在为下一代的教育感到焦虑。这些焦虑小到吃哪个牌子的奶粉,学习哪种才艺,大到上什么学校,买哪里的学区房。可以说,什么事一旦和孩子扯上了关系,当父母的就都不淡定了。

可作为妈妈的龙应台,却是一个例外。她既不愿意让儿子的假期毁在那些排得满满当当的课表上,也没兴趣像其他家长那样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相比这些,她宁愿让自己的宝贝儿子开开心心地度个假。

而她之所以会做出如此选择,是因为她心里无比确信,孩子的成长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当父母的,与其无视规律,揠苗助长,不如给予孩子足够的平等、尊重和耐心,陪着他一起“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

■ 如何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和他一起“慢慢来”?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这样三个步骤。第一步,蹲下身子,平等交流;第二步,尊重天性,适时放手;第三步,关键时刻,亮出原则。

第一步——蹲下身子,平等交流。

一位年轻母亲分享到:当自己下班回家后,如果只是倚着房门叫女儿过来,女儿多半热情度不高,有时甚至还不愿意响应。可当她改变策略,选择蹲在门口,朝女儿张开双臂后,一切就大不一样了。女儿不仅会急忙朝着妈妈跑过来,还会紧紧地抱着她说:“宝宝想妈妈了。”

对于幼儿来说,和站着的大人交流,会有一种压迫感和距离感,但当大人愿意蹲下身子时,这种抵触的心理就会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亲近和被喜欢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会乐意和家长亲昵、交流了。

孩子,你慢慢来

深谙此道的龙应台每每和孩子们交流时,都会首先蹲下来,接着看着对方的眼睛,和他对话。也因此,无论是她的两个儿子,还是儿子们的小伙伴都十分亲近她。

除了蹲下来以外,龙应台还十分注重和孩子平等交流。

在安安因为弟弟而吃醋时,龙应台的做法也相当值得借鉴。首先,她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居高临下地要求安安:“你是做哥哥的,就应该让着弟弟!”其次,她选择坐在孩子旁边,引导他说出自己的委屈,给孩子一个拥抱。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她通过帮孩子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让他自己得出结论——其实,爸爸妈妈对他的爱从来就只多不少。

通过此番交流,龙应台不仅成功引得安安破涕为笑,还巧妙缓和了自己和安安,以及安安和弟弟之间的关系。

孩子,你慢慢来

好,说完了第一步后,我们再来看看第二步——尊重天性,适时放手。

在书中,有一张插图很有意思,龙应台的小儿子飞飞将他的小汽车一辆一辆地投进马桶,又小心地一辆一辆捞出来。让我们设想一下,此情此景若是发生在其他人家里,恐怕隔了老远也能听到女主人抓狂的吼声吧?

但龙应台却表现得十分淡定。因为她知道,这是属于飞飞那个年龄再正常不过的举动,自己完全犯不着为此大动干戈,她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个小家伙一遍遍地重复,只需要保证安全就好。

再后来,当安安第一次向妈妈提出——自己想要独自出门,和小伙伴一起去游乐场时,龙应台压下心里的担忧,表示了同意。

不过在这之前,她蹲下身子,再三地向孩子们强调,无论任何情况都不可以跟着陌生人走。这,是龙应台的第一次放手。

有了第一次以后,后面的第二次、第三次……就变得容易多了。可是当安安连续几天放学晚回家时,龙应台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到了担忧。放心不下的她决心偷偷地跟在安安身后,看他这一个多小时究竟都干了些什么。

除了玩,还是玩,且花样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在这个过程中,尽管龙应台有很多次机会可以直接露面将安安带回去,但她没有,她选择尊重孩子“玩”的天性,一路默默跟随他,从学校到工地,再到家门口。

孩子,你慢慢来

你以为龙应台做的就只是这些吗?不,不是这样的。对于“玩”,龙应台曾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写道:“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因此,她不仅尊重孩子“玩”的天性,偶尔也会加入其中,和孩子一起玩。

比如,她就曾经在四个孩子的带领下,亲手解救了一只被卡住的老鼠,也在无数个夜里,和孩子们一起玩起“躲猫猫”的游戏。

对于幼儿来说,和站着的大人交流,会有一种压迫感和距离感,但当大人愿意蹲下身子时,这种抵触的心理就会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亲近和被喜欢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会乐意和家长亲昵、交流了。

看完这篇文章你收获了什么呢?欢迎评论去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