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决定未来,联接是基础计算是核心,美国能赶上这趟快车吗?

话说,这一周原油价格暴跌,期货价格甚至为负的时候,市场上有两种声音一起出来,第一种是不少人直呼“新能源、充电桩和电动汽车这次凉凉了吧”?第二种以美国特总为代表的旧工业势力,喊话曰:“这是抄底原油大好时机。”

一方面,金发长者特朗普作为旧工业时代经常自称“没有人比我更懂”的典型代表,对于原油金融属性乃至价格趋势的判断不无道理,但是背后的逻辑他看得清却无法控制:石油价格来自需求端重挫与生产过剩,虽然包括美国在内,肯定要恢复生产恢复出行,但是4万+的死亡以及每天几千还在增长的死亡数据面前,什么时候能恢复生产恢复出行,还是未知数。特朗普自己也不会用自家游轮和酒店来运输和储存石油,——他想的和他能做的时间的距离实在是不太好逾越。


新基建决定未来,联接是基础计算是核心,美国能赶上这趟快车吗?


另外,他是真的懂么?从2月份对新冠病毒的判断,到现在终于把确诊人数控制到75万以上,配合以他的支持者们发动的复工游行,我们有理由担心福奇的预言可能实现——贸然复工很可能让之前的努力都白费。

此外,石油负价是否真的会影响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这个问题死掐是没有意义的,不妨让我们换一个思路来讨论这个问题:

如果时间倒回50年前,木质平板车免费送,是否就不造拖拉机了?

如果时间回到40年前,收音机免费送,是不是就不需要有电视机了?

如果回到20年前,电话座机免费安装送话费,是不是就不开发手机了?

新基建的投资力度大小,不仅解决环境问题或就业问题,还是一个关乎全新的发展方向的重要问题。

2020年新冠疫情对中国乃至全球是一个警醒,也对数字经济的“底座”进行了一次抗压测试。在我国疫情防控期间,在线办公需求陡增,手游、在线娱乐、在线教育、线上生产和生活交易异常活跃,使人们深切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从远程会议到远程医疗,从智能护理到送药机器人,这些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完美融合,都离不开“新基建”的有力支撑。


新基建决定未来,联接是基础计算是核心,美国能赶上这趟快车吗?

新基建和清洁能源的发展,起步之处的确和改变石油控制的被动局面有关系,时至今日,石油作为工业的动力来源之一,它的价格够低,反而说明为新一代基建和能源发展方向提供的生产资料的成本越低,那就更应该促进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之类的新基建发展才对。

举例来说,计算产业是“新基建”的上游产业,上游的竞争代表着的是国家的核心技术实力。正因如此,计算产业一直是各发达国家争夺的焦点,全球GDP前五的国家——美、中、日、德、法,与全球服务器出货量排名几乎一致。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北上广深和浙江,每万亿GDP的服务器需求量也远高于其他地区。

“新基建”的内涵包括了“联接”和“计算”两个部分,联接是基础,计算是核心。而在这两个方面积累深厚的企业与国家,也必将在“新基建”领域抢占先机。


新基建决定未来,联接是基础计算是核心,美国能赶上这趟快车吗?


至于要不要抄底囤积石油?这和抄底囤积粮食的思路有点像,同样在中国,如果你1942年抄底囤积粮食,那是一次具有战略眼光能左右政策和数百万人生死的富贵险中求;你2020年抄底囤积粮食——莫不是粮油加工企业为了消化库存陈粮而进行的炒作?

新基建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可能出现“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事实,但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却是必然改变中。这个路线选择,必然会伴随着一步步的突破石油控制,甚至美元世界的各种令人被动的规矩。

1949年不能加入南京政府!

2000年不能投资寻呼台!

2008年不能再做非智能手机!

这些常识,当时的很多人未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在历史的趋势面前,所有的经验都会被未知打破。


新基建决定未来,联接是基础计算是核心,美国能赶上这趟快车吗?


在趋势面前我们很可能看见的会是:此前鉴于石油对旧工业无法替代的价值产生的以控制石油而获得的回报乃至社会福利,很可能会因为石油地位下降,导致控制成本的沉没,此前为控制作为经济命脉的石油所做的很多幕后工作,会逐步变得没有必要——就像电影里1942年的河南人,可以为一斗小米卖掉亲人,到几年之后,小米没那么重要,之前为小米所付出的努力和各种争斗,自然也成为历史。

不得不说,为了摆脱未来发展的“扼住喉咙的桎梏”,那个国家选择得当,投入足够大,那么也必然会收获更大。

今天疫情之中的大国选择,正在对未来经济乃至世界的格局产生更大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