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刻意創造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如正視缺憾,釋放孩子的復原力

文|誠言呈語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從《歡樂頌》到《狗十三》,從《都挺好》到《小歡喜》,從《安家》到《完美關係》…

最近幾年,有關“原生家庭”題材的影視劇備受追捧。讓不少深受原生家庭影響的觀眾,找到了情感的共鳴,看到了自己的縮影。

每當此類題材的影視劇播出後,都會引發廣泛的討論。評論區也有無數網友開始分享自己受原生家庭影響的實例,把藝術帶回現實。

與其刻意創造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如正視缺憾,釋放孩子的復原力

坦白地說,我原來並不知道所謂“原生家庭”是個什麼概念。

至少,不知道它為什麼總是會牽出成年人的負面情緒,引起家長的教育焦慮。

但無論如何,我也或多或少地因此陷入到了類似的焦慮之中。

畢竟,我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而我的家庭教育,也將與他對“原生家庭”的感受結下一生之緣。

家庭教育,是一個社會性的、寬泛的話題。有關如何為孩子打造更好的原生家庭的書籍和教材,數不勝數。而相應的線下培訓及早期教育,更是能逆經濟週期地蓬勃發展。

我曾自認為是個相對理性,至少是相對淡定的父親。但是“望子成龍”的心態,終究會被時代的洪流所裹挾。

在“原生家庭”這種框架型問題的面前,我同樣也短暫地陷入到焦慮和迷茫之中。

與其刻意創造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如正視缺憾,釋放孩子的復原力

原生家庭的影響有多大?

什麼是“原生家庭”?

從社會學角度來說,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是指還沒有結婚的子女和父母組成的家庭。

這只是一個寬泛的定義。

從心理學角度來解釋的話,“原生家庭”的相關論述甚至可以追溯到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Psychoanalysis School)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認為:成年人的人格缺陷往往來自於童年不愉快的經歷。

他這一結論的核心,指向的是一個人在童年獲得的強烈感受,能夠影響他接下來生命中的其他決定和決策。

這也是得到了如今很多人認同的一個結論,進而引申到家庭教育的具體問題上。

與其刻意創造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如正視缺憾,釋放孩子的復原力

我們之所以總會把原生家庭與家庭教育密切關聯起來,是因為孩子的家庭生活,在內外部環境中佔有較高的比重。

總體來說,它的特殊之處有以下幾點。

  • 權威可靠

對於子女而言,父母無疑是最可靠的。在他們走出家門之前的很長一段時期內,父母都是他們的全世界。所以由信賴帶來的依賴,會讓他們更容易、更迅速、更高效地接受父母的教育。

  • 動態可控

相比外部因素來說,家庭教育具有持續性強、可控性強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家庭教育是一個變量,可以在孩子成長所受到的各類教育反饋中起到調節的作用。

  • 持續性強

無論夫妻的感情如何變化,母子/父子的親情紐帶始終都不可被分割。這也意味著家庭教育從時間到影響力,都會長時間陪伴在孩子左右,且不易被改變。

與其刻意創造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如正視缺憾,釋放孩子的復原力

我承認,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但是客觀地說,每個人的成長並不僅僅侷限於家庭。

針對這種觀點,德國新弗洛伊德主義代表人物,心理學家卡倫·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 1885-1952)也有過類似的論述。

卡倫·霍妮認為:人格會被文化和社會化的因素強烈影響。當我們成長的內在誘因受到了外界阻礙時,扭曲的、偏離理性的行為就有可能出現。

當然卡倫·霍妮是在論述負面情緒的時候做出的這個結論。

我更傾向於將她的觀點解釋為“外部力量對孩子人格的影響意義深遠”。

與其刻意創造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如正視缺憾,釋放孩子的復原力

事實上這也確實如此。

從相處時間來說,除去睡覺之外,孩子在家裡和父母相處的時間,甚至不比在學校和社會中的社會化時間長。

而同學、發小這些玩伴,在他們的成長中也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自然生長和思維發展的客觀規律之外,個體的獨特經驗、影響深遠的人和物,以及一些偶發性事件造成的精神刺激,都會對他的整體人格產生深遠的影響。

雖然這幾方面之間會有重疊的部分,但是意義卻完全不同。

顯然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孩子所接觸到的總體環境才是決定性因素,而家庭教育雖然對孩子影響重大且意義深遠,但依然有限。

與其刻意創造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如正視缺憾,釋放孩子的復原力

如何消除原生家庭的教育焦慮

正如我在其他有關避免教育焦慮的文章中所說的那樣,焦慮無法避免,但值得正視。

同一個問題,並不會同時引起所有家長的焦慮。當然,也不應該引起焦慮。

畢竟,想要解決問題,首先要拋棄焦慮,迴歸理性。那麼如何避免這些焦慮,就是我們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一、客觀看待,中性評價

儘管我們的理性深處在告訴我們,家庭教育只是影響孩子的因素之一,但是“原生家庭”總會有一種“網紅”的特質,引得無數家長盲目焦慮,四處尋“藥”。

我們不妨看看多年來藉助“原生家庭”來販賣焦慮的根本問題出在哪。

早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心理治療家默裡 · 鮑恩 ( Murray Bowen ) 就提出過“家庭系統理論”的概念。

這和我們如今所說的“原生家庭”十分接近。

他認為人的人格缺陷,是受家庭問題所影響。而這個缺陷會伴隨人的一生,並世代相傳。

與其刻意創造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如正視缺憾,釋放孩子的復原力

相比於他論述的正確與否,我更傾向於將關注點放在他的職業上——心理治療家。

從事心理治療工作的人,接觸到的案例自然都是存在長期心理障礙或被其他負面心理籠罩的人。

而更重要的是,若干個個例聚集到同一個治療師的面前時,他顯然很容易將個例擴大為普遍現象來看待。那麼在做出相關評價時,自然也會偏負面。

這和我們生活中認識的律師、財務人員都比一般人更謹小慎微是一個道理。

無論你接受與否,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把別人的“新生家庭”當做“原生家庭”,再去建立自己的“新生家庭”,創造別人的“原生家庭”。

這只是個自然的輪迴和循環,並不是孩子缺陷的“原罪”。

所以,在看待“原生家庭”的問題上要想做到客觀,首先要明白它本身實際上只是箇中性的、闡述性的定義。

與其刻意創造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如正視缺憾,釋放孩子的復原力

二、坦然面對,接受遺憾

在教育孩子之前,我們不妨深度“檢討”一下自己。

平心而論,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認知不足,甚至是缺點和缺憾。不完美的自己難道能給孩子一個完美的原生家庭嗎?

這本身就不現實。

此外,雖然家庭教育的意義重大,但其實並沒有人能在完全無害的家庭環境中長大。

孩子成長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改變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本身就具有兩面性,可能變“好”,可能變“壞”。

從這兩方面來說,家庭教育的問題本身就客觀存在,無論你是否焦慮。

而解決這種焦慮的辦法,就是坦然面對,承認它們的存在。

當然,這並不是撒手不管的理由。

父母不完美是現實,但未必是“限制”。

讓家長的“缺陷”不演化為“限制”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學習。

試想,從走出校園後,我們有多久沒靜下心拿起書了?

我們可以不去讀教育類的書,畢竟知識的適用性並不侷限。而讀書的目的也在於突破自我認知,讓自己得到成長。

一些我們過去看起來天塌地陷的問題,在我們自身成長後,也許會變得雲淡風輕。

而以前讓我們焦慮的教育問題,也可能因為認知的提升而找到解決的方法。

與其刻意創造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如正視缺憾,釋放孩子的復原力

三、激發“復原力”

在認識到了完美的原生家庭並不存在之後,我們也終於可以放下為孩子解決一切問題的偏執。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激發他們的自我糾錯能力,形成積極的,向上的情緒修復能力——復原力。

復原力(Resiliency)是心理資本的四要素之一。

指面對困境、威脅、創傷、悲劇或其他嚴重壓力時所表現出積極適應的過程,也是對困難經歷的反彈能力。

復原力包括3個基本特徵:

  • 理性接受並戰勝既成事實的能力;
  • 在受創時的自我治癒的能力;
  • 遇到問題時的隨機應變能力。

這三個特徵的激活,對應了內在保護和外在保護兩方面的因素。

1、內在保護因素

情緒的穩定性:通過情緒的自控,減少情緒劇烈波動的頻率,從而增加情緒修復的可能性。

外向型性格:外向型性格更容易讓孩子通過溝通和交流獲取幫助和支持,從而降低面對問題時內心的不確定性。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對未來結果推測和判斷的能力。這樣可以讓他們預見事情的結果,更容易從容地面對可能到來的失敗。

2、外在保護因素

家庭和睦:和睦的家庭氣氛,有利於建立更牢固的親子情感。面對問題時樂觀積極的教養方式,會提高孩子潛意識中的安全感,幫助他建立復原力。

健康社交:社交包括學校的學習生活等家庭生活之外的活動。雖然這個方面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跟在他的身後,但是劃定社交界限,明確社交群體,會讓他得到更多的正向心理反饋,及時修復可能出現的負面情緒。

與其刻意創造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如正視缺憾,釋放孩子的復原力

四、放下自己的“權利”,提高孩子的“掌控感”

“掌控感”對應著歸屬感,這是自由發揮的前提,也是自主行為的驅動力。

但遺憾的是,現實中我們很喜歡去給孩子做規劃。

一旦做好了規劃,就會要求孩子對目標進行執著的追求。而他們的自主發揮空間也因此受到了擠壓。

久而久之,便會讓他們的心理調節機制失去靈敏度,習慣於依賴父母、老師和同伴的指令。

等到他們有一天真的想“反抗”時,卻會發現自己除了抱怨和憤怒,實際上壓根想不出什麼解決辦法來。

這時我們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你給孩子下達的“指令”,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還是為了滿足孩子的需求。

這是個以誰為中心的問題。

如果你的本意是要解決孩子的需求,那麼家長實際上是起輔助引導作用的,很多情況下不應該越俎代庖。

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考慮孩子一言一行背後的核心訴求,結合他們心理和身體的客觀生長規律,才能切中要害,給予他們有效的幫助。

相反,如果讓自己和孩子陷入一場“權力之爭”,那麼一方的“勝利”(通常是家長的勝利),必然以另一方面的妥協為代價。這顯然是毫無意義,沒有任何贏家的。

值得注意的是,授予孩子“權利”,並不代表一味地妥協,甚至縱容。我們在孩子無法做出自主選擇的同時,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是否為他們提供了足夠多的“選項”。

至於言行的邊界,這才是我們應該著重注意限制和約束的方面。

與其刻意創造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如正視缺憾,釋放孩子的復原力

寫在最後

回到“原生家庭”的問題上。

網絡上經常會有網友發表的對“原生家庭”的悔恨甚至譴責,細細想來,這何嘗不是一種對現實的妥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每個人的父母能力也有高有低。

誰都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不可能一輩子活在原生家庭的陰影中。

畢竟,一個總是被過去的枷鎖“奴役”的孩子,只會陷入到曾經的灰暗中,將自己束縛得越來越緊,在逃避和麻木中去尋求與現實的和解。

『誠言呈語』每天趣談教育新鮮事。

在這裡,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

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