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智慧城軌發展呈燎原之勢 脈搏強勁忌“心律不齊”

專家:智慧城軌發展呈燎原之勢 脈搏強勁忌“心律不齊”
專家:智慧城軌發展呈燎原之勢 脈搏強勁忌“心律不齊”

“智能列車”亮相北京地鐵6號線。

中新網北京新聞4月24日電 (記者 杜燕)作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第一個“綱要”“規劃”類文件——《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發展綱要》(簡稱《綱要》)印發後,引發業界學習、研討熱潮。專家們表示,中國城軌交通行業信息化建設初具規模,智慧城軌的發展已呈燎原之勢,但在城軌智慧發展脈搏很強勁的另一面是“心律不齊”,要提倡城軌行業信息化健康發展,智慧城軌有序建設。

今天,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了解到,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內地累計有40個城市開通城軌交通運營線路6730.27公里,2019年度新增運營線路968.77公里,客運量超240億人次,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專家和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李中浩在線解讀《綱要》時指出,《綱要》確定了兩步走的“建設目標”和“建設重點”,並細化到十大智能體系中,分建設目標、建設重點、量化指標、示範工程四個方面加以描述。

他指出,城軌裝備屬於製造業,現狀是不存在“超強”國家,只有強國和大國,而且國家和社會已經認可軌道交通裝備同航天裝備、發電裝備、輸變電裝備、通信裝備已經進入世界領先水平。因而,城軌交通設定2025和2035的“兩步走”戰略是從實際出發的,力爭通過“兩步走”實現智慧城軌建設的戰略目標,即2025年中國式智慧城軌特色基本形成,躋身世界先進智慧城軌國家行列;到2035年進入世界先進智慧城軌國家前列,中國式智慧城軌乘勢領跑發展潮流。

“首都智慧地鐵”科研項目成果之一——智能列車乘客服務系統,目前在北京地鐵6號線進行試驗。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敏華指出,中國城軌交通行業信息化建設初具規模,京滬穗等先行城市的智慧車站、智慧線路等建設已經起步,一批後發城市躍躍欲試呈遍及全行業的態勢。

他表示,智慧城軌的發展已呈燎原之勢,但在城軌智慧發展脈搏很強勁的另一面,是“心律不齊”,表現為步調不一致、思想不統一。協會順應加強行業指導、進行頂層設計的呼聲,提倡城軌行業信息化健康發展,智慧城軌有序建設,並加強頂層設計,明確發展目標,確立重點任務,謀劃實施路徑。

智慧乘客服務是《綱要》的內容之一。李中浩指出,《綱要》從行業層面對智慧城軌建設的發展戰略、建設目標、重點任務、實施路徑、體制機制和保障措施等進行了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

李中浩表示,《綱要》創建建智慧乘客服務、智能運輸組織、智能能源系統、智能列車運行、智能技術裝備、智能基礎設施、智能運維安全和智慧網絡管理八大體系;要建立一個城軌雲與大數據平臺;要制定一套中國智慧城軌技術標準體系,繪就智慧城軌藍圖。

“統籌規劃、頂層設計、自主創新、重點突破、分步實施。”李中浩指出,《綱要》是城軌行業今後一個時期(2020年—2035年)引領中國城軌行業智慧城軌和交通強國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協會將與行業一起努力,以更接地氣、更有工作指導性的目標予以推進,有序推進智慧城軌建設,開創交通強國建設的新局面。(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